作者簡介:劉登清,男,66年生人,淮南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鳳臺縣某機關工作,愛好文學,曾做過鄉土記者,發表新聞稿件千餘篇,作品散見於報刊雜誌。
「包包」軼事
劉登清
11月23日,小雪節氣後的第一天,我們這還真稀疏地飄起了小雪,後來就陰冷了。為了活絡活絡筋骨,我就決定棄車步行去上班。家距單位約3300步,近半個小時腳程。
有天下午2時許,我走到「二中」那裡,一熟人跟我打招呼問「你這是到哪去」,我應答說去上班,那人呃了一聲。繼續走,上了大圓盤的天橋,我駐步往下看,因為大圓盤一圈被鐵皮圍著在施工。又遇一熟人打招呼問「你今天怎麼不上班」,我愕然了一下回應他道:我正在上班的路上呀!
下午下班回,剛準備上樓,遇到一樓的鄰居老張跟我打招呼,他說:「你溜街回來啦」,我愕然道:「我下班了」。老張上下打量我,點著頭連聲「呃、呃、呃」。
進了屋,坐在沙發上,我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噢!是包包的問題!這天不是冷了麼,我年年都凍爛手和耳朵,那兩天怕凍手,我就把包包放在辦公室,上下班來回走動沒有提著包包。
包包,就是包,於我而言,就是我的手提公文包。不知何時起,人們習慣開始用了較為女性色彩的疊詞了,如笨笨球球肉肉蛋蛋狗狗飯飯花花臭臭果果包包怕怕等等。我是不太喜歡的,一如我不喜歡「我有看過」和「你有吃過麼」中硬生生多個「有」字一樣。
提著包包就是上下班,沒有包包就是溜著玩。這樣一想,我不禁啞然失笑。
許多年前,看了部電視劇,叫《鄉村愛情》,裡面有句臺詞我認為特別經典。那是主人公王長貴醉酒騎自行車撞上另一個醉酒騎車人,兩人爬起來扛錯了自行車,分手時那人要包,王長貴說:「你不是領導哪來包啊!」。
我是什麼時候開始有公文包的呢?念書的時候背書包,當兵的時候是軍用黃挎包。我擁有公文包應該是1991年,因為那年我開始寫新聞報導。包是黑色,長方體,鼓騰騰的,上方和側方的一面都有拉鏈,裡面有分隔層,分隔層及側方的一面也都有拉鏈。一根手提帶能套在手腕上。出門時把包包掛在我那輛除鈴鐺不響哪都響的自行車把上,一悠一晃的,很有節奏感。
我現在正在用的這個包包,是我用過的包包中最貴的。棕色,啄木鳥牌真皮手提包(我一直對真皮持懷疑態度)。標價980,成交價400元,2016年4月份妻子陪我一塊在鳳臺蘇果商場買的。記得當時妻子對我買如此貴的包包大惑不解驚詫不已,因為我一向對吃穿用都不太講究,妻子認為這次很反常。其實,反常還真有道理哩,3月30日,我被選舉為鎮黨委委員,進入了鎮領導層,成為鳳臺縣50歲還能進鄉鎮黨委政府班子的第一人。那期間,除重金購得包包外,當時還買了兩件名牌上衣呢。哈哈哈,我認為,人生有此際遇,應該弄點儀式感記念一下。只是,我這個司法所長去兼鎮黨委組織委員這事,妻子是不知道的,所以對我購包包驚詫不已。我這個人吶,有個缺點,不,應該是特點,那就是拿捏掂量辦事的時候,不愛跟他人商量,我行我素,無論是失敗的事還是成功的事,就喜歡獨自面對和承受。
「啄木鳥」之前的那個包包,還是鎮綜治辦一同事曾用了幾天後就扔在辦公室資料柜上面擱置多年不用很蓬頭垢面了我討要過來用的。
從1991年那個「黑色包包」到2016年這個「棕色包包」,其間我經歷了「治安隊、學校、外流、政法辦、司法所」等,我到底用了多少包包,已不記得了。只知道其中有半數是別人用過不用了或是別人嫌孬擱置在那,我討要過來用的。
有句歇後語叫「秘書的提包——裡面儘是問題」。秘書的提包裡裝著各種文件和材料,形容問題很多。常含有戲謔和嘲諷之意。如果打開我們的提包,裡面會有什麼呢?可能會有手機、耳機、U盤、數據線,茶杯、紙巾、香菸、打火機,筆、紙、眼鏡、鑰匙、身份證等各種證、購物卡等各種卡,甚至會有各種藥。女士們的包包裡面都裝些啥呢?我想,更多的可能還會有粉底、唇膏、香水、眉筆、口紅、護手霜、口香糖等。哈哈哈,這樣說來,我們的公文包簡直就是杜十娘的百寶箱啊!但,甭管公文包裡面裝的是啥,哪怕沒有一點「公文」的元素,你只要是公務人員,你只要把公文包提在手裡,你就是在工作,你就是在上班。這是個絕對的真理。不然,我那天不會因為沒提著包包,儼然被退休了被下崗了一樣。
以「包」取人,其實質就是以貌取人。這現象,在現實中多了去了。
大概有15年了,我堂叔到淮南市交警支隊辦事,帶上了我這個參謀。堂叔是去找他的正處級支隊長李同學的,李此前在鳳臺縣當過副縣長。那天,好象那裡在開一個什麼會抑或是培訓班,正好結束了,人們陸陸續續往食堂走,我和堂叔站在院子裡張望,這時過來一個人,扒拉一下我的肩膀說:「快進去坐倒吧,馬上開飯了!」。看來,那人把我當成參會者了,而無視站在我旁邊大我13歲的農民堂叔。招呼我,肯定因為我的皮鞋很亮,手裡又拎著公文包。
「言語壓君子,衣貌壓小人」。是說君子注重的是你的言行,因為言行是體現個人文化修養的。而小人往往注重你的穿著打扮,從外表去定奪一個人。當然,這個比喻用在這裡是不夠恰當的。以貌取人者,也不是小人,而是人人都有這種心理,尤其是在畏權羨富的中國,以貌取人現象非常嚴重。它更多地是體現了國人的奴性和自卑感。
在過去公廁還收費的時候,你氣宇軒昂提著公文包,你沒錢也能解決內急的問題,但如果你拎個蛇皮袋子,你沒錢還真未必能進得去。哈哈,不信你試試?
我在單位負責政工工作,幾乎每天都要到縣政府辦事。我的車放在縣移動公司那裡,與公安局東門隔著路,縣政府又挨著公安局西邊,兩個大院是連通的,我家住在移動公司直東,所以,我要到縣政府,從公安局東門穿越就近些。開始的時候,門衛是不讓進的,後來慢慢熟了,也就給我方便了。有個雙休日,我要回老家,就去縣政府開車。我沒有地點放車時,就到縣政府辦事,開車進去,然後就把車停在那了。(當然,後來就不讓開車進去了,除非是自動抬杆的)。但是,那天公安局的門衛卻擺手示意不讓我從那進了,我挺納悶,就走近崗亭窗口揚臉對著他說:「是我!」。門衛仔細看了下我,呃了一聲說你過去吧。我打開車門,坐在駕駛室,我幡然大悟,一拍大腿——噢!是包包的問題!平日裡到縣政府我都是提著公文包,有時還穿著司法制式服裝,門衛一定是忽略了我的臉。看來呀,這個包包比我的臉還有面子!
我在想:如果你把皮鞋擦的鋥亮,提著公文包,穿著警察制服,最好腋下還夾個檔案袋(「檔案袋」這3個大紅字還顯露出來示人),你就是穿過北京天安門走進人民大會堂也可能沒有人攔你。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