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星巴克的工作人員沒那麼熱情?

2021-02-15 商業評論

來源: 良大師 (ID :liang_da_shi)

作者: 徐大維,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

星巴克的企業文化向來為人樂道,這家公司一貫倡導「與咖啡無關」的人文理念。而這份人文情懷並不是束之高閣的理想,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它就藏在如橫向排隊的方式、不那麼熱情的服務態度等日常細節中。

1. 為什麼星巴克的排隊模式和別家不一樣,顧客都被要求橫向排隊,而非豎向?

2. 為什麼星巴克陳列櫃裡的「依雲礦泉水」,幾乎賣不出去,還天天擺著?

3. 為什麼你什麼都不買,幹坐在星巴克,工作人員也不會趕你?

4.   為什麼星巴克的工作人員沒那麼熱情?

降低焦慮的方法,是讓對方看到過程

星巴克設計橫向排隊有什麼好處呢?

顯然,最大的一個好處是,讓所有顧客都是面對工作區。

這樣,他們能看到工作人員的忙忙碌碌,一杯又一杯調製而出的咖啡,意味著自己那杯也很快來臨。

焦慮感也隨之降低。

反之,你回憶一下豎形排隊時的心情,大家都會焦急的望向櫃檯,心理不停的嘀咕,怎麼這麼慢?

這樣的情景在生活中很常見,塞車時,你會忍不住把頭伸出窗外,想一探究竟。

但是,就算你看到塞車的原因,難道路面情況會好一點嗎?當然不能,但你心裡會好受些。

再比如,曾有個實驗,電梯裡不顯示樓層的變化,裡面的人焦慮感立刻上升了很多。

所以,你應該明白,為什麼大家在電梯裡,都統一盯著門上變化的樓層顯示,那就是在消除焦慮感。

人是唯一擁有控制感的動物,控制感的獲得,不僅來源於對事件進程的顯性幹預,也來源於對事件的目所能及。

是的,當你在觀察一件事物時,就會因此獲得了一種控制感。

這在現實中有很多可應用的場景。

如果你是個創業者,就可以考慮如何把內部運作的流程向客戶展示,這會極大的提高客戶的信任感和參與度。

比如,很多飯店的後廚是全透明的,就是讓顧客看到整個過程;

再比如,為什麼「得到」會把內部例會內容公開,讓所有用戶看到?就是為了增加用戶的參與度嘛。

如果你是個職場人,領導給你布置個工作,你就一定要記得在過程中時時匯報,不要總想著把事搞完後,有了結果,再給領導一個surprise。

領導不需要驚喜,只需要控制。

人的主觀感受來自於對比

先揭曉答案,星巴克擺放「依雲礦泉水」根本不是拿來賣的,而是給你看的。

「依雲礦泉水」在星巴克一般標價20多人民幣,而星巴克咖啡價格在20-30上下。

所以,「依雲礦泉水」只是個陪襯,由此在向你傳遞一個潛臺詞:

你看,一瓶水都賣20多,我20到30的咖啡還能算貴嗎?

這種現象在營銷領域很常見,《經濟學人》雜誌曾說過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

一家雜誌社想推出網絡版,於是找營銷專家策劃,專家做了兩個方案:

1.  購買網絡版要56美元;

2.  購買網絡加紙質版125美元;

結果,用戶大多會選擇56美元的網絡版。

但是問題隨之而來,紙質版的沒人買,於是又請來一位營銷大師,這位大師給了三個方案:

1.    購買網絡版要56美元;

2.    購買紙質版125美元;

3.    購買網絡加紙質版125美元。

結果可想而知,大家都選第三個方案,第二個方案其實就是個陪襯。

這一招我們現實中隨處可見,如果你留意一下手機話費套餐,就會發現確實存在陪襯者,只為你做決策方便。

這種「陪襯機制」的底層原理,就是諾貝爾得主卡尼曼所揭示的:人類的主觀感受主要來自對比。

這給我們有什麼啟發嗎?

其實很多。

比如,你給領導寫報告,如果時間充足,第一稿可以糙一點,因為無論怎樣,領導看完都會提出意見讓你改,所以第二稿要憋足勁,搞得完美一些,對比之下,比第一稿好那麼多,通過率自然也高;

再比如,如果你是女孩,找閨蜜逛街,就不能找和你姿色差不多,要找比你差一點的,道理你自然懂。

「陪襯機制」在生活中處處有應用的機會,只看你是不是個「有心人」了。

經營如做人,都不要太勢利

十幾年前,我和幾個朋友談事,就近找了個星巴克,但我們幾個都是一喝咖啡睡不著的主,所以什麼都沒點,只是幹坐著。

一位工作人員,走了過來,我以為是攆我們走,連忙站了起來。

誰知,她笑了笑說:沒關係,你們坐,你們坐。我只是看到桌了上有點汙漬,來擦一下。

這下讓我感覺挺不好意思,於是點了幾杯咖啡含量極低的「摩卡」。

那是我第一次喝星巴克的飲品,卻對這家企業頓生好感,成為日後的忠實擁躉。

本來以為,是那位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最近有件事更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我經常在深圳書城星巴克寫文章,而且有個「御用寶位」,安靜、景色佳,可最近一直被一名流浪漢佔據。

是的,你沒看錯,真的是名流浪漢,很年輕,但頭髮幾乎能擠出油,整天一身油汙滿身的衣服。

一連兩個月,都佔據我的寶位,而且什麼東西都不點,只是坐在哪裡,看手機裡的動畫片,一待一上午。

但是,工作人員對他卻置之不理,甚至在店內分發免費飲品時,也給他也分一小杯.

我問一名工作人員,這人什麼都不點,一坐兩個月的人,你們也不趕走,為什麼?

她說:「這是公司規定,只要在店裡坐的人,都是顧客。」

這句話,還是小小顛覆了我對經營的認知。

放眼多數的餐廳、茶飲,很少會讓你白坐,沒一會兒店員就會問你要喝點什麼,如果你說什麼都不要,對方馬上會說:

「不好意思,不消費不能白坐。」

哪怕當下一個顧客也沒有,店家也會下逐客令。

這就是格局不夠大,只把真正花錢的才當顧客,而忽視了那些潛在的消費者。

人家坐久了,多數人都會花銷,這不就有轉化率了嗎?

就算別人不消費,最起碼也給商家攢個人氣啊,路過的人看到你熱火朝天,就有進來的衝動。

你看就是這樣,做生意和做人一樣,不要太勢利。

人這一生很漫長,說不好誰會成為你的貴人。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說剛剛離職,就被很多同事拉黑。

我覺得那些同事真的好傻,多個朋友多條路,這句話什麼時候都適用。

我以前在500強時有個習慣,但凡有離職的同事,我都會發個信息,道聲別,說聲保持聯繫。

因為這些出去的人就是一個個窗口啊,他們在外面混得如何,不也給你的未來做個參照嗎?

後來我出來創業,就是得到了一位離職同事的幫助,他幾年前創業做培訓。我是踩著他的腳印一步步走來,還真省了不少勁。

所以,我老媽以前說「人緣是攢出來的」。現在想想還真有道理,就像星巴克的理念,來的就是客,現在不消費,但終究有了消費的機會。

狼性文化不如人性文化

去年過年期間,我在歡樂海岸星巴克,旁邊來了一個中年婦女,帶著兩個娃,她衣著華麗,穿金戴銀。

只是她嗓門大了些,一直大聲呵責那倆熊孩子,引來很多人側望。

沒一會兒,其中一熊娃把飲料打翻了,那婦女又尖叫起來,給了娃兩巴掌,娃哇哇大哭。

婦女氣急敗壞的對著櫃檯大聲:「服務員!服務員!快拿抹布過來啊!」

結果,櫃檯內的幾個工作人員,沒一個理她。

於是,她走向櫃檯,對著最近的工作人員嗓道:

「服務員!我叫你呢,你裝著沒聽見嗎?」

那女孩環顧左右,一臉懵懂回到:「我不知道你在叫誰?我們這兒沒有服務員,只有咖啡師。」

婦女威脅到:「你怎麼這種服務態度,不想讓別人再來了嗎?」

女孩微微一笑說:「請便」。

親眼看到這一幕,心裡默默給那女孩點讚。

日常中,你也會發現,星巴克的服務員,不,咖啡師,不像海底撈那般的熱情,當然也不是冷冰冰,而是和你平起平坐。

他們不會因為你是顧客就刻意討好你,這其實就是企業文化的體現。

星巴克中國區人力資源副總裁餘華曾說過,企業內部從來不稱呼「店員」或「員工」,而是稱「夥伴"(Partner),就是想讓每個人之間是彼此尊重。

這種人性文化,也許就是咖啡師們不太熱情,卻又恰如其分的原因。

相比較而言,我極討厭很多企業崇尚的「狼性文化」,而且「狼性文化」往往會演變成一種「狼狗文化」。

怎麼說呢?他們期望員工對待紀律的統一性像狼,但又有希望員工對待公司的忠誠度像狗;他們期望員工對待競爭的進取心像狼,但又希望員工對待客戶的迎合度像狗。

這一會兒狼性,一會兒狗性的,員工不分裂嗎,為啥就不能讓他們擁有「人性」。

我的MBA管理學教授說過一句話,我很認可,他說:

「管理就像教育小孩,身體力行大於說教,你對員工啥樣,員工也會對客戶啥樣。」

想想也是吧,你一嘴的仁義道德,卻對員工百般苛刻,你還能指望員工對客戶好到哪裡?多半是能騙一個算一個。

最後,吃虧的到底是誰?

所以這件事對我的啟發是,無論經營還是管理,無論對待客戶還是對待員工,都還是回歸本性好些。

不能因為員工身處底層,你就飛揚跋扈;也不要因為客戶手握財源,你就媚顏百獻。對人實實在在,把該做的做好,比啥都強。

也別在鼓吹什麼「狼性文化」,這個年代更需要的是「人性文化」。

相關焦點

  • 年輕人為什麼會去星巴克工作並留在那裡?
    假如像星巴克所說,到2021年開到五千家門店,將出現大量崗位空缺,員工們也就有了更大晉升空間。星巴克人力資源副總裁位晨是2016年6月加入這家公司的。之後她發現身邊同事都是在星巴克工作了很久的人。「星巴克85%以上的管理崗位都是內部提升。」在星巴克位於上海的中國區總部接受採訪時,位晨用自己的團隊舉例:「隨便想起一個人都是在公司呆了很久的人。有兩個工作十年的,六年的兩個,五年的兩個。」
  • 星巴克到底賣的是什麼,為什麼會創業成功
    星巴克在咖啡界裡屬於什麼地位?最近一檔《非你莫屬》的節目裡被一位小夥子一針見血的解讀了星巴克屬於什麼檔次的咖啡!當主持人問他:「你覺得星巴克在咖啡界裡屬於什麼檔次的咖啡」?這位小夥兒直言不諱的說:「星巴克是一家非常有名的企業,但是星巴克所做的是商業咖啡。什麼是商業咖啡?就好比說,今天你餓的不行了想去吃碗麵,你口袋裡有很多錢,而且你還有很多時間,然後就找了家特別有名的蘭州拉麵館。正宗的湯,正宗的料,結帳時老闆問你要100元,你覺得這家面味道確實不錯,值這個價,而且你也有這個經濟實力!
  • 為什麼星巴克不做廣告?
    那麼,舒爾茨為什麼不喜歡廣告呢?這得從星巴克的品牌理念說起。舒爾茨認為,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上,最強大、最持久的品牌是建立在人們心裡的——這才是真正可持久發展的品牌。這種文化造就了不同凡響的星巴克體驗,並通過服務傳播到了所有的門店,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感受到它獨特的人文關懷。星巴克的人文關懷體現在哪裡?自媒體人良叔也曾撰文感慨星巴克的文化,不僅可以外帶其他食品,而且即使是一名流浪漢長期流連於星巴克,他們的工作人員也不會把流浪漢轟走。
  • 「星巴克氣氛組」沒那麼簡單(上)
    問:在星巴克總拿個筆記本上網的人是什麼職業?答:星巴克氣氛組。簡短、幽默中帶著一點點冷淡和嘲弄意味的幾句話,直接引燃了網友們腦海中深藏的「小梗」導火索,開始瘋狂共鳴。我願稱之為《賽博朋克2009》雖說這種行為確實會被不明真相的喝咖啡群眾定義為「裝x」,但是社會上確實會有「在家裡太舒服嘛根本沒法專心工作/學習」的高危人群,數量還不少,所以需要一個「至少要整理打扮好自己,令自己陷入被動努力
  • 為什麼星巴克「氣氛組」 都不使用ThinkPad?
    原標題:為什麼星巴克「氣氛組」,都不使用ThinkPad?星巴克還有氣氛組#話題已經引起2.4萬討論,2.4億閱讀,不少「氣氛人」曬出了自己在星巴克工作的圖片,調侃自己的「愛崗敬業」。
  • 為什麼ThinkPad很少出現在星巴克「氣氛組」?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最近這段時間,一張話題引起大家熱議——坐在星巴克裡,拿著筆記本電腦工作的那群人,究竟是什麼職業?   一個網友戲稱「那是星巴克氣氛組」,截止目前,#原來星巴克還有氣氛組#話題已經引起2.4萬討論,2.4億閱讀,不少「氣氛人」曬出了自己在星巴克工作的圖片,調侃自己的「愛崗敬業」。
  • 星巴克「氣氛組」到底是些什麼人?為什麼他們喜歡在星巴克辦公?
    那麼為什麼商家願意找這樣的「氣氛組」呢?因為心理學角度講,大部分人都有從眾心理,也就是愛湊熱鬧。當看見一個店裡冷冷清清,就沒有吸引顧客的源動力。反之,如果看到這個店裡氣氛熱烈,大家都會覺得好奇,想進去看看,湊湊熱鬧。星巴克「氣氛組」到底是些什麼人?為什麼他們喜歡在星巴克辦公?
  • 為什麼星巴克「氣氛組」,都不使用ThinkPad?
    最近這段時間,一張話題引起大家熱議——坐在星巴克裡,拿著筆記本電腦工作的那群人,究竟是什麼職業?一個網友戲稱「那是星巴克氣氛組」,截止目前,#原來星巴克還有氣氛組#話題已經引起2.4萬討論,2.4億閱讀,不少「氣氛人」曬出了自己在星巴克工作的圖片,調侃自己的「愛崗敬業」。
  • 大家為什麼願意去星巴克?星巴克是對現代人生活的一個影響!
    是關於星巴克對現代人生活的一個影響,小約還依稀記得上面的選項有年齡階段、從事的工作、還有每個月大概會光顧幾次星巴克以及時間,還有體驗的滿意程度等等。 其實說起來大家願意去星巴克,無外乎幾種原因,要麼是被星巴克的店內環境或者服務態度再或者是星巴克的產品所吸引,就像不是所有的火鍋店都像海底撈那般的服務。
  • 復工後普通餐飲店防疫工作咋樣?今天我們查了星巴克、紅荔村和永和...
    復工之後,有很多餐飲企業都陸續開門營業了,那麼他們在防疫防控方面是如何保障用餐安全的呢?12日上午,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的「星期三查餐廳」推出防控疫情特別行動第八期,對福田區新聞路的餐飲門店進行檢查,目前新聞路上的餐飲店已有近50%開店營業。
  • 「星巴克氣氛組」沒那麼簡單(下)
    接下來就是星巴克官方一套眼花繚亂的借勢營銷技法,令人直呼「專業」——官博下場:「剛睡醒 什麼事?」#原來星巴克還有氣氛組#這一話題,在被巨大流量發展引爆後,星巴克中國的官博在半夜被召喚出來,懵懵地發文表示要白天去門店考察一下才能確定該問題的答案。
  • 日本宅男為什麼不敢喝星巴克?
    赴任前,小哥來我公司對接工作,同事特意帶他來跟我聊聊。寒暄了幾句,我發現小哥的中文相當不錯,小哥也開始套近乎,熱情地邀請我一起午餐。他雖然中文說得好,但從未來過中國,想多多了解在中國生活的情況。一般來說,同事之間共進午餐是AA制,但因為我回答了許多問題,小哥請我吃了午飯。作為回禮,我提議由我買兩杯咖啡帶回辦公室。
  • 星期三查餐廳|復工後普通餐飲店防疫工作咋樣?今天我們查了星巴克...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2月12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曾劍星 張嘉俊)復工之後,有很多餐飲企業都陸續開門營業了,那麼他們在防疫防控方面是如何保障用餐安全的呢?
  • 星巴克的大門,為什麼總是很沉?
    為什麼星巴克的門,總是很沉?為什麼星巴克的顧客,會按照一條固定路線走向點單臺?為什麼星巴克吧檯內部空間,寬度要定在1.2~1.5m?最近研究了10家星巴克門店,我發現一套大多數飲品店都能學的裝修細節。星巴克的門,為什麼總是很沉?女孩子去星巴克,有時會有「一隻手推不開門」的經歷。因為星巴克的門總是很沉,而且往往是兩道門,還會自動回彈。別抱怨星巴克「不人性化」,這個設計,其實意在食品安全。它保證了顧客進門時不會把門開到最大,進店以後也不會因為忘記關門導致飛蟲進入。
  • 為什麼整個義大利都沒有星巴克門店?
    有朋友答到義大利人不喜歡美式快餐,但是麥當勞在義大利開的還是很不錯哦。有朋友回答說是星巴克的咖啡在義大利人眼裡就像刷鍋水,星巴克在歐洲是有供貨中心的,我忘記是在哪個具體國家了,應該是在英國,所以不敢說全世界,起碼全歐洲的星巴克出品應該是質量統一的,那麼法國,英國人都開始接受星巴克的咖啡,我想質量這關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 星巴克用過的杯子為什麼不能回收?星巴克店員偷偷說出原因
    在當代工作強度的增加,日常繁瑣事務中,公司為了犒勞員工辛苦工作,公司下午茶逐漸展現出其企業文化,有的公司可能為了讓員工打起精神,習慣叫星巴克,但是星巴克用過杯子為什麼不回收,
  • 星巴克:咖啡豆中的人情味
    「星巴克的成功,依靠千萬人的努力,他們有人投資的是錢、有人投資了時間、有人投資了技術、更有人投資了工作的熱情,於是無論是老闆還是員工,大家都是平等的合作夥伴。」 在星巴克全球董事長霍華德·舒爾茨看來,正是通過夥伴的努力,才使星巴克成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品牌、卓越而永續經營的企業。他希望讓所有星巴克的員工都成為公司的夥伴,和他們一起分享公司的成功,並建立員工和公司之間的利益共同點。
  • 為什麼星巴克敗走澳大利亞?!
    星巴克在澳大利亞的衰敗2000年澳大利亞第一家星巴克在雪梨CBD開業,隨後迅速在全國擴張到87家,然而好景不長,2008年,星巴克不得不一口氣關掉61家店面,時至今日,星巴克在澳大利亞僅保留新南威爾斯州,昆士蘭州,和維多利亞州的22家店鋪。
  • 中國茶品牌為什麼沒誕生星巴克那樣的連鎖店?
    中國茶不連鎖,很大的原因 就是難以標準化的問題 別忘了像星巴克等各類咖啡、肯德基麥當勞這樣的快消連鎖店能走向世界,就是因為他們能夠連鎖經營、標準化生產、配送等。
  • 為什麼餐飲行業大多數都得關門,星巴克、麥當勞卻可以營業?
    同是餐飲店,星巴克們憑什麼能不關門?很多餐廳都關門了,星巴克為什麼能不關門?這和星巴克的本質有關。我們可以看一下,用戶去餐廳,最焦慮的問題是什麼?據工作人員爆料,麥當勞開一家店需要10多個人,每天上下班,以及值班經理,餐廳還打開各種設備。麥當勞有更多的熟食,這意味著更多的原材料成本。然而小編根據餓了麼 2 月的銷量情況計算了一下,截至 2 月 10 日,某店外賣收入大約是 7 萬左右,平均每天不到 1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