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哈林(庚澄慶)與伊能靜再次用智慧,把媒體策劃的一場」手撕前任「的戲碼咔掉了。
不管哪種原因促成這種轉變,能讓哈林站出來維護前妻,單說他這種「永遠不會提過去的事」的態度就夠格稱他為男子漢,更夠格稱他為一個好父親了。而伊能靜在微博回應中稱「相愛不相害,放下,放過,展望未來」,足夠顯示其教主的魅力與智慧。
雖然是一則娛樂新聞,可伊能靜一句「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希望一個孩子的父母是對立的、是敵對的?」折射出來的教育問題,確實值得所有為人父母者深思。
這是一對理智的父母,不管前情如何,兩個人總是相愛過,30來年的感情糾葛,如果沒有真情那是根本無法做到的。至於其後的分分合合,是是非非,那是另一回事。
世間萬物,變是根本,不變是不可能的。
婚內雙方,朝著一個方面變化,婚姻可持續下去,若雙方變的方向不同,一拍兩散,那也是自然選擇。
互相嘶罵,能證明什麼呢?覺今是而昨非?不過是說明自己過去的眼光不好,再過一段時間,又得否定此時的選擇錯誤罷了。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夫妻在離婚之後,不管其他家人如何,不管今後子女會有什麼想法,只會一味捶胸頓足:我當時怎麼瞎了眼了,怎麼找了他了。他是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如何該殺。
想過沒有?現在婚姻自由,當時也沒有人拿著槍逼著你娶逼著你嫁呀。婚姻之路走得不順,甚至走到頭了,離了再找未嘗不可,也沒有必要把這股怨氣兒一直帶在身上,帶給兒女們吧?
每一對夫妻在養兒育女之時,都是滿懷深愛,想要把懷裡的愛情結晶當作至寶。可一旦婚姻失敗,給孩子灌輸的就是負面情結,不是告訴孩子:你爸不要你了,要不就是你媽跑了。
再不然就是例證孩子的父親或者母親有多麼可惡,以至孩子把這種怨氣深深壓在心頭上。提及就會難過,避而不談,或者對繼父、繼母滿腔怨恨。
現代社會婚姻自由,離婚率也居高不下,離婚後不相往來也就罷了,大打出手、互為仇敵的大有人在。
這一點,做得最好的名人之一應該是王菲,不管是離了竇唯、當年的小謝,還是李亞鵬,她從未口出惡言,連一句解釋或者辯解的話也沒有。在李亞鵬需要支持之際,她還會伸出援手。
這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智慧的生活方式。不管曾經的感情經歷是對是錯,當事人都有過快樂的感受,是自己的一個選擇。即便愛情過了保鮮期,不得不放棄,也沒有必要急著去否定,甚至去踩上一腳再唾上一口。
那是在做什麼呀?分明就是赤裸裸地把自己的傷口撕開給別人看,分明就是在全盤否定過去的自己。
那有什麼意義呢?這樣的名人我們見得多了,這樣的普通人我們一樣也見得多了。
大人罵得痛快喊得愜意,似乎滿腹都是被辜負的委屈,喊得越興起罵得聲越亮自己越會被同情。
那孩子呢?有沒有看到孩子那受傷害的眼睛?有沒有看到孩子左右為難、痛苦難堪的身影?讓他們怎麼做呀,一個是爸一個是媽,都是他們的親人,要他們偏袒誰?
至於父母分開後,孩子選擇跟了其中的一方,耳朵天天飽受荼毒,也去痛恨另一方,他心內承受的傷痛那是雙倍的,既愛且恨,那恨自然要加倍。
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不信任婚姻,沒有安全感的,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就是他們的父母沒有在分開後做到「一別兩寬」。
哈林與伊能靜各自在事業上做得風生水起,在感情上也各生歡喜。面對過去的感情、婚姻經歷,如今他們又選擇各緘其口,這是他們的各自解脫,是娛樂圈後輩們學習的榜樣,更是給他們的愛子「小王子」一個沒有負擔、溫暖的成長空間。
試想,慢慢長大的「小王子」不需要理會那些或窺視或看熱鬧或惡意打量的眼光和非議,他該是多麼輕鬆、自在!
我們普通人不需要受到那麼多的媒體關注,但周邊人的「八卦」心情我們也需要注意,尤其是那些離婚有孩兒的父母親,不要讓你們互揭的舊創疤長成孩子心中的新傷口。即便是未離婚的父母親,也不要把對彼此的不滿宣之於口,授人以實,因為你傷害的不只是對方,不只是你自己,還有你們的孩子,他所要承受的難堪更多更重。
「落紅本是無情物,化作春泥還護花」,不管父母感情如何,都該給孩子留下一個愛的空間人,保護他們健康成長!
—END—
轉自親子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