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部分由行走的荷爾蒙朱亞文、狄大人梁冠華、俞灝明、老戲骨等主演。
作為皇太孫的朱瞻基,不僅是爺爺的乖孫子,也是太子老爹躲避皇帝責罵的法寶,自從認識孫若微之後就變了,身著錦衣衛服,卻有一顆既要江山也要美人的野心。
尤其是朱瞻基穿著錦衣衛的衣服,妥妥的朱公公風,還有點痞裡痞氣,雖然不像皇太孫,但卻有些詼諧幽默,值得一看。
直到三十多集,朱家五子下線,有張藝興出演朱祁鎮,雖然以往的于謙在、徐濱在、孫若微在,再加上張藝興的自帶IP,依舊沒有能挽回《大明風華》,導致後半部分直接垮掉,沒有能撐起該劇。那麼問題來了。
女主湯唯飾演孫若微沒變,為什麼顏值高、有流量、有演技的張藝興為什麼沒有撐起後面的大劇呢,其實這並不是張藝興的錯。
雖然有孫若微這個角色能夠把這部戲串聯起來,但張藝興這部分的戲和前半部分的朱家五子劇情、戲路等相差太大了,就像是把兩個完全風格不一樣的衣服非要搭配在一起。
張藝興也是一線演員之所以後面的劇會撐不起來,會垮掉,最主要的就是前半部分的朱家五子的日常首先是佔據了整個劇集的一半,有了幽默搞笑的基調,而朱祁鎮從昏庸貪玩被困瓦剌到再登帝位。
劇情戲路發生很大變化,不再是幽默詼諧,偏向嚴肅的歷史題材,還有些小清新的情感路線,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像一部劇。
除了前後兩部分劇情上完全不同之外,就是演員陣容上,從剛開始朱家五子再加孫若微姐妹二人,再到朱祁鎮、朱祁鈺的角色上變化,演員陣容上瞬間變得太單薄了。
從多個點到單個點,無法撐起整個劇情,再加上該劇的主題,有些偏離,著重點並不是孫若微,而是跟大明王朝相關的帝王人生經歷。
直到最後,把點全部集中在了朱祁鎮身上,劇情線越來越薄,自然有些無法撐起整部劇。
其實《大明風華》這部劇跟《羋月傳》基本是同一題材的電視劇,基本都是講述女權者傳奇的一生,兩部電視劇如果拿來比較的話,《大明風華》是在有掉價了。
因為跟沒有看出來是在講述女權者孫若微經歷五朝六帝的傳奇人生,反而更像是在講述明朝帝王變更史,不管是孫若微在劇情上還是關注度上,完全看不出是女主光環再身,發散的點太多了,並沒有著重點。
所以張藝興沒能撐起後面的劇不是他的錯,是劇情太零散了,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了了知事為你分享,每天了解娛樂八卦多一點,記得關注我哦,小編碼字不易,歡迎留言討論轉發分享收藏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