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花木蘭》在豆瓣上的評分是4.8分,有接近5萬用戶參與打分,其中近20%給了一星,僅11%的評分高於4星。
迪士尼護航+鋪天蓋地式宣傳+強大的華人影星陣容,依然逃不過「外國人永遠拍不好中國故事」的魔咒。
對於改編自中國民間樂府詩《木蘭辭》的影片《花木蘭》而言,最諷刺的事莫過於:還未在國內正式上映,便已在國內遭遇了口碑的全線崩盤。
豆瓣開分5.9分,不到24小時跌至4.9分,目前只有4.8分,僅好於14%的古裝片,好於7%動作片,創造了迪士尼電影的歷史評分新低。
67%的差評,要想像《瘋狂動物城》《尋夢環遊記》等迪士尼電影,憑藉高口碑在票房上跑出黑馬路線基本已無可能。
而作為一部投資超過2億美元,將近14億人民幣的影片,《花木蘭》的全球票房至少要入帳6億美元才能避免虧損。
但在疫情迅速反彈的北美、歐洲和日本市場,《花木蘭》已基本放棄了院線上映計劃。一定程度上,迪士尼只能寄希望於國內的表現,然而如今影片在國內上映在即,卻遭遇口碑兩極化的評價。
01
《花木蘭》的上映坎坷路
作為家喻戶曉的大IP,民族英雄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一直受到國內外的觀眾熱捧。僅影視版本,就包括2009年馬楚成執導的同名電影,1961年黃鶴聲執導的同名電影,1998臺灣版袁詠儀、趙文卓主演的同名電視劇等幾十個版本。
其中最富盛名的,無疑是22年前由美國動畫巨頭迪士尼打造的動畫電影《花木蘭》。據傳影片總投資7000萬美元,自1998年6月19日起在全美首映的周末三天票房記錄就達到2300萬美元 ,最終在全球取得了3億美元票房。
動畫電影《花木蘭》的成功,讓「木蘭代父從軍」這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為全球觀眾熟知,極具想像力的「錢景」,也是多年來迪士尼一直都想重啟「花木蘭」的原因之一。
終於,在動畫電影上映20年之後,迪士尼投入重金開始拍攝「花木蘭」的真人版電影。
根據資料,真人版《花木蘭》於2018年8月14日開拍,2018年11月26日拍攝結束,電影的取景地跨越中國和紐西蘭。
為了充分凸顯中國元素,影片更是集結了多位炙手可熱的華語巨星,包括劉亦菲、李連杰、鞏俐、甄子丹等巨星。堪稱電影史上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大部分主角由華人出演、講述中國傳統故事、全球範圍傳播的真人電影。
2019年7月,迪士尼發布了《花木蘭》的首支預告,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熱烈關注。僅僅24個小時,影片的全網預告片播放量就超過了1.75億次。在國內,預告片發出後和《花木蘭》相關的多個話題也都陸續登上微博熱搜,熱度十分之高。
據了解,迪士尼為《花木蘭》投入了1億美金的天價宣發費,影片也成功在各地區引起了熱議,尤其是在「花木蘭」的故鄉中國。比如在微博這一個社交平臺上,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就上了近百次熱搜詞條,屬實未映先火。
如此高的熱度,票房自然極具想像力,當時就有媒體在國內給出了20億+的票房估算。
按照原計劃,影片應該在今年3月27日全球上映,劇組3月10日還在美國洛杉磯舉辦了盛大的首映禮,劉亦菲、李連杰等主要演員出席。
然而電影市場在2020年上半年遇到嚴重打擊,1月中國內地疫情爆發,2月疫情開始蔓延至日韓與歐洲,到3月初,全球範圍內都開始受到波及。
受疫情影響,《花木蘭》從3月份起不得不連續4次更改檔期,之後乾脆放棄北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院線,改為9月4日在迪士尼所屬的流媒體平臺上線,以29.99美元(約合人民幣209元)的價格進行付費點播。並且用戶要先交6.99美元月費成為Disney+會員,才有資格付費點播。
而在中國、東南亞、韓國等亞洲市場,《花木蘭》仍然會進入院線。
「一半市場上流媒體,一半市場進院線」的奇招能為迪士尼帶來怎樣的效益?有分析稱,截至今年8月,Disney+在全球已經有6000萬用戶。即使只有10%的付費率,按照600萬用戶、30美元一次來推算,也有1.8億美元入帳。
具體會有多少人願意花這麼多錢看《花木蘭》,答案不得而知。但在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這一最大票倉之地,《花木蘭》的票房表現恐不樂觀。
02
中外評價兩極分化
國內口碑全線崩盤
9月5日,《花木蘭》已經在Disney+上映,隨後影評口碑解禁,在爛番茄上拿到78%的新鮮度,MTC是69分,是迪士尼近四年來評分最高的一部真人電影,爛番茄評分甚至超過了同檔期上映的諾蘭新片《信條》。
《花木蘭》的品質很符合北美媒體的審美,在一項統計中,有42家媒體給出了評價,大部分媒體打出高分,比如IGN給出了8分,甚至有媒體稱該片是「動作史詩佳作」。
但國內觀眾對《花木蘭》的評價是完全相反,影片在歐美影評人眼中算是一部佳片,但在大多數中國觀眾和內地影評人人眼中,該片「只適合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觀看。」
目前《花木蘭》在豆瓣上的評分是4.8分,有接近5萬用戶參與打分,其中近20%給了一星,僅11%的評分高於4星。
從2015年的《灰姑娘》《頭腦特工隊》、2016年的《奇幻森林》《海洋奇緣》到2017年的《尋夢環遊記》《美女與野獸》、2018年的《超人總動員》,再到2019年的《獅子王》《阿拉丁》等等,縱觀迪士尼出品的電影,大多數影片的豆瓣評分都在7分以上。其中《尋夢環遊記》不僅拿下9.1的高評分,更是在國內豪取12.3億票房。而如今備受期望的《花木蘭》直接滑坡至4.8分。
翻看評論,大多數觀眾詬病《花木蘭》的主要原因都是針對在劇情上,斥責導演沒有認真研究「花木蘭」的故事,導致故事太單薄,人物立不起來,讓劇情顯得過於空洞。
製作上觀眾則表示場景還是拘泥於迪士尼的童話風格,沒有達到真正的大氣磅礴。而鞏俐、鄭佩佩等人物的造型十分違和,既不符合文化背景也不具備觀賞性。
毫不誇張地說,此次《花木蘭》在國內遭遇的是劇本、美術、特效製作、演員表演等全方面的口碑坍塌。
在越發看中影片自身質量的觀影環境中,網絡口碑崩盤無疑將成票房起飛的最大阻力之一。
除了口碑因素,盜版的提前流出也會對票房造成很大衝擊。《花木蘭》正式上線Disney+,高清資源幾乎在同一時間流出,短短幾天時間,影片高清片源已經充斥貼吧、微博等社交平臺。這對於一部院線新片的票房打擊是不可估量的。
此外,9月是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傳統淡季,在強勢的國慶檔到來之前,留給《花木蘭》的時間只有19天。
口碑滑鐵盧+資源提前釋出+檔期不佳,極有可能讓影片票房在國內市場大幅縮水。
距離《花木蘭》在國內正式上映還有2天時間,目前影片還未開啟預售。這部籌備三年,製作成本2億美金,首部華人主演、中國題材的S級好萊塢大片最終會取得怎樣的成績,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