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熱播的諸多電視劇沒一部能打的。
只好再來一波回憶殺,這部描述50後的電視劇值得每個年輕人看一看。
當年播出後,直接迷倒了70後和80後。
按理說,描述50後的電視劇,當然應該是引起50後的共鳴。為什麼會迷倒70後和80後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這部電視劇片名叫《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既然是描述青春的電視劇,當年播出時,80後正青春,而70後剛剛結束青春。
這部劇的主角是一群北京部隊大院長大的孩子,他們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末,改革開放後,他們正直青春。
劇中核心人物是方言(佟大為飾),他是一個小有名氣的作家。據說這個人物形象的原型是王朔,原著小說作者,也是本片的編劇。一天,突然有警察找他調查案件,懷疑他是殺死高洋(果靜林飾)的兇手。然後為了配合案情調查,方言(佟大為飾)開始回憶青春。
高洋(果靜林飾)是院裡的孩子王,一幫孩子裡他最看得起方言(佟大為飾)。大院朋友圈裡的人都迷茫的時候,他已經明確知道想要什麼,那就是金錢以及利益,最終他拋棄了朋友圈中的所有人,還害死一個人。核心成員還有卓越(文章飾)、許遜(陳羽凡飾)、高晉(黃勐飾)、 汪若海(張昊飾)、馮褲子(佟磊飾)、 李白玲(齊歡飾)、喬喬(白百何)、 金燕(高露)。邊緣人物還有夏紅(李玥)、百珊(常景如)、吳胖子(班贊飾)。
許遜(陳羽凡飾)和喬喬(白百何)在劇中屬於虐戀型,許遜(陳羽凡飾)愛喬喬(白百何)愛的發瘋,但是喬喬(白百何)在劇中比較亂,和 汪若海(張昊飾)好過,去了廣州作風更亂,但是內心深處愛的是方言(佟大為飾)。這部劇也促成了陳羽凡和白百何的相愛,兩人在現實中幾乎是上演了和電視劇中一樣的劇情。
汪若海(張昊飾)是最早脫離這一伙人的,他最早找到自己的目標。據說這個角色是在影射海巖。
馮褲子(佟磊飾)是大院朋友圈中最被看不起的人,總是愛哭鼻子。但是他卻是人生贏家,最終成為名導演。據說這個角色是在諷刺馮小剛。
卓越(文章飾),卓越是大院朋友圈中最早死的,他為了朋友兩肋插刀。與其說是高洋(果靜林)害死了他,不如說是青春的自以為是害死了他。大院朋友圈的所有人都該為此承擔責任。文章憑藉此片嶄露頭角,說實話文章的演技還是可以的,只是生活作風就呵呵了。
李白玲(齊歡飾)是劇中的女一號,她一面愛著方言(佟大為飾),一面又不想放棄利益,這個利益指的是高洋(果靜林)。最終愛情和利益都沒得到,反而因癌症去世。這個角色應該是劇中最不討喜的角色。
說完人物,再說說故事。故事比較複雜,但是也簡單。細枝末節太多,主線其實也很簡單。大院朋友圈的小夥伴們,從小一起偷幼兒園的向日葵,從樓上往過路人身上吐痰玩兒,美好的童年。然後各自參軍,分離後又再次聚集在一起,開始創業,其實就是搞事情,下廣州經商,也不過就是投機倒把。最後因為一塊兒假石頭,大院朋友圈的小夥伴們都互相拉黑了。沒有人敢面對其中一個小夥伴兒的過早死去。
看完這部劇,70後會看到自己剛剛逝去青春的影子。80後會更加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青春。50後們經歷的很多事情,70後和80後無法想像,但是卻十分嚮往。例如沒有那麼多作業,例如沒有父母的嚴管,多麼的自由自在。而最讓70後和80後羨慕的就是茬琴文化,這也是劇中最精彩的部分。
還有茬架,這個場面足夠震撼。相比這些,70後和80後真的是好乖啊。他們也許會感嘆,自己的父輩真的是這樣過來的?除了這些,還有一個也是迷倒70後和80後的因素。那就是這部電視劇中的金句不斷,還有那不太了解的朦朧詩,當代詩人居然曾經寫過這麼美的句子。
劇中最出名的兩句詩詞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這是出自詩人北島的作品《回答》。這首詩最精彩的句子就是前面幾句,「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這些句子在電視劇中反覆出現過多次。
從此,80後明白了,我們不僅有古詩,還有當代詩。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中,還有很多老電影的經典臺詞曾經反覆出現,這大概只有50後看過的電影,卻是當年唯一的影視娛樂。
「多麼藍的天啊! 跳下去就會融化在藍天裡。昭倉不是跳下去了嗎?堂塔不也跳下去了嗎?」出自日本電影《追捕》空氣在顫抖,
「仿佛天空在燃燒,是啊,暴風雨就快來了!」出自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 。
「列寧同志不咳嗽了,他已經不發燒了!」出自前蘇聯電影《列寧在一九一八》。
雖然70後和80後也許不會明白這些句子的具體含義,但就是覺得這些句子炫酷,並為之著迷。
電視劇最後一集,大院朋友圈的小夥伴兒們再次集合,來到了卓越的墓碑前。一段總結性的話語被方言(佟大為)用旁白形式讀了出來。
「我們浪費掉了太多的青春,那是一段如此自以為是、又如此狼狽不堪的青春歲月,有歡笑,也有淚水;有朝氣,也有頹廢;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我們敏感,我們偏執,我們頑固到底地故作堅強;我們輕易的傷害別人,也輕易的被別人所傷,我們追逐於頹廢的快樂,陶醉於寂寞的美麗,
我們堅信自己與眾不同,堅信世界會因我而改變;我們覺醒其實我們已經不再年輕,我們前途或許也不再是無限的,其實它又何曾是無限的?曾經在某一瞬間,我們都以為自己長大了。但是有一天,我們終於發現,長大的含義除了欲望,還有勇氣、責任、堅強以及某種必須的。」
這段話適不僅是50後總結的,也不僅僅讓70後和80後著迷,同時它適用於每一個時代的年輕人。
說完電視劇,再說說劇中演員發展狀況。如今,劇中混的最好的是一個不起眼的配角,就是張涵予飾演的警察,劇中連名字都不被人們熟知。相當於是客串。這部劇是2006年播出,張涵予是在2007年《集結號》後才成名的,並且一炮而紅,獲得影帝。之後也一直在電影圈混的風生水起,《風聲》、《湄公河行動》、《智取威虎山》等都是不錯的作品。
劇中的男一號是佟大為,當年拍劇時,也就是佟大為在影視圈有些知名度。但是這部劇後,也就是《奮鬥》紅了一陣子,之後就不溫不火,始終在電視圈混,電影圈怎麼也起不來。如今更是只能偶爾上個綜藝節目什麼的。感覺要徹底沒落了。
男二號果靜林如今穩穩的進軍老戲骨行列。男三號文章因為出軌醜聞轉到幕後。
女主是齊歡,現在叫齊襄。演完這部劇就似乎消失了。雖然一直不停的拍劇,可就是沒給人留下印象。
女配角裡,知名度最高的就是白百何,《失戀三十三天》中走紅。高露憑藉《都挺好》回歸大眾視野。
在娛樂圈,紅的早不代表成功,誰能紅到最後,才是最大贏家。這大概也是一種對於青春的解讀。
在沒有好劇的時候,回顧一下過去的好劇,也是對於青春的回憶,也許會有新的解讀和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