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淘房 柏莉 為了早開工、早建成、早達效,全力以赴提效率,加足馬力往前趕,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近日,南京市秦淮區暨南部新城2020年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隆重舉行。
▼市政府副市長蔣躍建宣布項目開工,市、區領導共同啟動項目集中開工:
圖片來源:秦淮發布
據悉,2020年南京市秦淮區安排重大項目98個,計劃投資225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35個。
此次集中開工的8個項目:南京中芬合作交流中心、智能交通產業園、南京天安數碼城二期、太平南路民珠薈、南部新城南京外國語學校、EPC項目(北、中、南3個片區項目),既有老城更新的街區,也有科技創新的載體,還有南部新城的項目,涵蓋會展、酒店、科研、教育以及基礎設施等諸多領域。
一、中芬合作交流中心
南部新城自2015年9月成為首批中芬低碳生態試點示範城市以來,得到了兩國政府和省市領導的高度關注。為進一步推動低碳生態理念在新城新區建設中的應用,南部新城啟動了低碳生態試點項目——南京·中芬合作交流中心。
中芬合作交流中心於2016年6月展開概念方案設計國際徵集工作,最終芬蘭PES建築設計事務所佩卡·薩米寧先生團隊的「冰立方」方案一舉奪魁。
▼2019年底,芬蘭駐滬副總領事來訪南部新城:
為促進中芬兩國合作共贏,推動南部新城中芬合作交流中心建設,2019年11月27日下午,芬蘭駐滬副總領事任愛麗來訪南部新城。秦淮區委書記、南部新城管委會主任、黨組書記林濤接待並主持座談會。
圖片來源:秦淮區新城發展服務辦公室
林濤就南部新城中芬合作交流中心項目進展的最新情況進行了介紹,並對任愛麗在內的芬方高層和芬蘭客商發出了邀請。南部新城將把握中芬合作契機,強化國際合作,推動低碳生態試點示範工作,引進優質企業、技術、人才,高品質建設成為「中芬低碳生態示範區」。目前,中芬合作交流中心項目各項前期工作正穩步有序推進。
任愛麗就南部新城的未來發展情況和中芬合作交流中心項目的建設表示期待,並對項目開工儀式提出寶貴意見。她表示,未來將引薦更多的芬蘭企業來到南部新城,尋求互利共贏的合作機遇。
▼2020年1月, 南京中芬合作交流中心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批前公示:
中芬合作交流中心位於南部新城核心區,該項目佔地70.4畝,總建築面積21.7萬平方米,總投資35.4億元。
該項目作為中芬合作的典範,將打造成低碳生態智慧技術的集中展示應用中心、芬蘭總部企業聚集的核心載體、創新創業的國際社區、芬蘭氣息濃鬱的生活街區。
項目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南部新城,北至西一路,南至機場路,東至響水河路,西至東風河路。
項目總佔地面積51508.86平方米(其中包含東側部分公共綠地下方4558.66平方米),用地性質為Bb商辦混合用地,容積率≤2.7、建築高度≤100m、建築密度≤55%、綠地率≥20%。
現規劃設計方案總建築面積約216838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約126823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90015平方米,主要功能為酒店、展覽、辦公、地下商業及停車。
▼項目最新動態:
根據《南京市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項目計劃》,項目將建設低碳生態展示與智慧城市管控中心、主題展館、特色會展中心和酒店、辦公樓。
建設起至年限為2020-2025,今年將完成地下基坑及結構樁基,開始施工地下工程。
二、天安數碼城二期
項目位於白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東至永豐大道,南至紫雲大道,西至雙麒路,北至紫丹路,佔地66畝,總建築面積18.8萬平方米,投資10億元。
南京天安數碼城以「技術巨頭+服務平臺+地方政府」 三方合作的模式,引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加速推進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創新與落地,推動物聯網產業上下遊企業共同發展,帶動物聯網產業鏈的進一步集聚,共同構建物聯網綠色產業生態圈,打造一座以產城融合為理念,把產業、城市、人文、生活融為一體的智慧新城。
▼項目最新動態:
根據《南京市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項目計劃》,二期地上規劃建設面積約13.89萬平方米,主要用於產業研發及配套設施建設。
建設起至年限為2020-2023,今年將完成基坑支護施工。
三、太平南路民珠薈
太平南路民珠薈投資主體為南京太平裡歷史文化保護開發有限公司,計劃總投資約2.46億元。項目位於主城核心,東至太平南路北段,南、西至行宮飯店,北至太平南路七十六巷。規劃總建築面積約2400平方米,主要實施內容為文化娛樂及商業服務。
項目精巧別致,整體融入太平南路商業街風格,包羅文創、珠寶、美食等特色業態,形成具有太平南路民國建築特色的商業集結區。
建成後為遊客感受民國歷史建築風貌,提供深度文化體驗的南京主題工作集群和時尚休閒空間。成為南京歷史風貌新地標、展示傳統文化傳承的新「明珠」。
四、智能交通產業園
智能交通產業園位於白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範圍內,東至永智路,南至紫霄路,西至永豐大道,北至紫雲大道。
規劃總建築面積約21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約13.8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7.2萬平方米,主要實施內容為科研辦公、人才公寓及配套設施,總投資約19.5億元。
結合秦淮區主導產業之一的物聯網產業發展,重點引進培育車輛識別與定位、人工智慧等高端領域,園區將打造成長三角地區知名的智能交通產業集聚區。
發展是硬道理、項目是硬支撐,項目抓得好、發展才能好。
秦淮區將圍繞項目推進,全力以赴抓進度、優服務、興產業、強保障,以大項目帶動大發展、推動大跨越,奮力實現「強富美高」新秦淮建設的更大突破。
返回南京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