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琅琊榜首,江左梅郎,天下第一大幫之《琅琊榜》第一部之後,我們又火熱迎來了琅琊榜第二部:《琅琊榜之風起長林》!
劇情接著第一部故事線發展,劇中的反派男一蕭元啟起初也是一個天真爛漫小少年,後來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黑化的呢?
蕭元啟,是乃蕭景琰的二兒子萊陽王遺腹子,對,蕭景琰就是《琅琊榜》第一部中梅長蘇扶持的那一位皇帝。
蕭元啟相依為命的母親被人殺死,這是蕭元啟黑化的第一根主線,從此蕭元啟徹底涼了,再加上濮陽纓、荀白水、墨淄候對他的蠱惑,便徹底成為一個提線木偶了。
蕭元啟的仇人是墨淄候,明明知道是墨淄候殺了萊陽夫人,但蕭元啟照樣的為了利益和皇位,放過了他,反而將槍口指向他人。
沒有能力便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以自己沒有能力為藉口,損害他人的權益。蕭元啟順路黑化,到最後的叛國,到最後的政變,以為可以取代年少的皇帝蕭景時。
蕭元啟以為自己是皇家人,理應由自己當這個皇帝,實際上不單單是時運不濟,蕭元啟是各方反派勢力的一枚棋子,雖然是棋子,但終究不是一個「有智商」的棋子。
在電視劇的最後一幕,等待他的是被別人咔嚓,終究是嗚呼了......蕭景時的一生是失敗的,他認為自己是皇子,卻沒有皇子命,壓根沒有皇子的待遇,幾十年活成了一出夢。一個人的境遇是什麼樣的,不是決定性因素,真正起決定性因素的是你如何看待它,是用積極、陽光的心態看待?還是用消極、負面的心態看待?
殊不知有平步青雲的呂不韋,也曾有兵敗烏江的項羽。失敗有失敗的路徑, 比如有的人拖延、比如有的人恐懼、比如有的人找藉口,比如有的人不學習。
在失敗中,最嚴重性的一種失敗是怕失敗。什麼都不做=現狀;實踐=50%的贏或50%的輸,人們往往怕輸,但實際上,即使輸了也只是維持現狀。不學習、不努力便沒有未來。
只要我們實踐過程時,明確自己的底線和成本,即使你輸了,你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不變方是最大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