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的冰,竟用溫室氣體製造

2020-12-26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婁玉琳

北京冬奧會的腳步漸行漸近,截至目前,北京賽區15塊冰面已全部完成場地建設。除首都體育館外,其他所有競賽場館均在進行製冰設備調試,將於今冬全部完成製冰。

首都體育館快人一步,已成功制出北京冬奧會首塊由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制出的冰面。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是當前冬季運動場館最先進的製冰技術之一,將在北京冬奧會進行大規模應用。

體育場館的大塊冰面如何製成?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到底有多先進?相比其他製冰技術,它又有哪些優勢呢?12月1日,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馬一太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元老」製冷劑復興,北京冬奧顯身手

二氧化碳在製冷領域並非「新貴」。事實上由於其簡單易得、價格低廉,早在100多年前,歐洲剛出現蒸氣壓縮式製冷技術時,二氧化碳就被作為製冷劑使用。

但隨著人工合成製冷劑技術的發展,二氧化碳逐漸被臨界溫度高、易液化的人工合成製冷劑氟利昂所取代。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各國開始意識到臭氧層破壞和溫室效應兩大環境問題與人工合成製冷劑有關,紛紛開始停止其使用。

「根據1987年國際社會籤訂的《蒙特婁議定書》,我國在2010年前,已經淘汰了對臭氧層有嚴重破壞力的製冷劑,有代表性的是氟利昂R12;到2030年,我國還將淘汰對臭氧層有輕微破壞力的製冷劑,有代表性的是氟利昂R22。」馬一太介紹說,「2016年,全世界197個國家籤訂的《蒙特婁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要求發達國家到2035年,發展中國家到2045年,逐年削減強溫室效應的合成製冷劑使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目前大量使用的R134a、R410A和R507等,這些製冷劑雖然不破壞臭氧層,但產生的溫室效應強烈,1公斤製冷劑產生的溫室氣體相當於數千甚至更多的二氧化碳當量(1公斤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當量是1)。」

由於人工合成製冷劑存在種種弊端,使得二氧化碳這一「元老級」製冷劑又重回人們視野。

馬一太說:「二氧化碳作為大氣的組成成分之一,不會對臭氧層產生破壞。二氧化碳雖是溫室氣體,但溫室效應遠低於其他人工合成製冷劑。」

正是由於二氧化碳製冷的這一環保屬性,此次冬奧會北京賽區的15塊冰面中將有7塊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這使得北京2022年冬奧會將成為歷史上首次大規模使用二氧化碳製冷劑的奧運會。

製冷原理像冰箱,製作細節見真章

作為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比賽場館的首都體育館已於11月中旬完成製冰,冰面尺寸為31米×61米。製冰過程中,多臺二氧化碳壓縮機同時運作,冰板層裡製冷管道內低溫二氧化碳與冰板混凝土進行換熱,冰板混凝土溫度逐步降到零下十幾攝氏度,製冷團隊不停地在冰板上灑水作業,凍成每層幾毫米的冰面,經過很多次這樣的工序,厚度幾十毫米的冰面才能凍結成功。

小到家用冰箱,大到商業冷庫,所有製冷活動的核心都是制冷機。制冷機主要由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蒸發器4個部分組成,其中的關鍵物質就是製冷劑,不同的製冷劑可以達到的最低溫度也不同。

馬一太向記者解釋了制冷機的工作原理,首先是氣態製冷劑進入壓縮機,通過壓縮機的壓縮,製冷劑溫度升高;然後,這種溫度較高、壓強較大的製冷劑蒸氣進入冷凝器,在這裡高壓蒸氣放熱變成高壓液體,熱量在這一環節通過冷凝器排到外界或進行餘熱利用;接著高壓液體通過膨脹閥的降壓,變成低壓蒸氣加液體的混合物進入蒸發器;最後,液態製冷劑在由於壓縮機的抽吸作用而保持很低壓強的蒸發器中迅速蒸發變成氣體,吸收熱量,溫度降低,此時如果周圍有水就會凍結成冰。最後變成氣體的製冷劑又被吸入壓縮機,進入下一個循環。

「二氧化碳可以像氟利昂或氨一樣作為製冷劑,它的製冷循環原理與普通製冷劑基本相同,都是蒸氣壓縮製冷(或熱泵)循環,但是在細節上又有所不同。」馬一太介紹說,通常二氧化碳液體罐中儲存有較多的液體二氧化碳,通過二氧化碳泵,以製冷需求量的1.5—2.5倍供液,可以保證冰場各處的溫度更均勻;壓縮機多為數臺,實際應用時可根據製冷量的變化控制開啟臺數;由電腦控制的電子膨脹閥可根據製冷量大小以及環境溫度變化精確地控制二氧化碳蒸發溫度。

省去製冷「二傳手」,溫度易控效率高

號稱當前最先進位冰技術之一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絕非浪得虛名。除去綠色環保、易獲取等屬性外,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還具有溫度控制準、冰面質量優、製冰效率高等優勢。

這項技術之所以能夠準確地控制製冰溫度,保證冰面質量,與其採用直接蒸發冷卻密切相關。

以往一些體育場館製作冰面時通常應用間接製冷,即載冷劑製冷的方式。間接製冷是指將直接蒸發冷卻得到的冷量通過載冷劑傳遞給冰面以完成降溫的過程。馬一太介紹到,其優點是對冰場地下埋管的強度要求很低,只要不漏液就可以,通常可以用塑料管。耐壓的部分都在制冷機裝置裡。這對於臨時的冰場,如舞臺表演或冬季冰雪嘉年華來說,是很好的選擇。但對於應用於正式比賽的冰場,它最大的問題是冰面的溫度不一致。因為通常作為載冷劑的物質,無論是鹽水還是乙二醇水溶液,都不是在一個比較固定的溫度放熱,載冷劑管道一定有進出口溫差。當進出口溫差過大時,冰面就會出現軟硬不一的情況,而要降低進出口溫差,載冷劑的流量就要加大,製冷的能耗也就上升了。

「此外,在大型比賽場館的製冰中,製冰溫度需要非常準確,溫差要控制在±0.5℃,相應的,製冷設備中製冷劑的蒸發溫度也要控制在一個準確的溫度(通常比冰面溫度低5℃—7℃)。」馬一太強調,加之在比賽中,冰場附近有運動員、教練、裁判、服務人員和數量不等的觀眾,冰面上還有照明和空調,同時室外的環境溫度也在變化。這些因素都提升了維持冰面溫度的難度。

「直接蒸發冷卻是製冷劑在冰場地下管道中直接蒸發,傳熱係數和製冷效率都很高,並且原則上能夠將溫度控制在一個固定值,加之用泵供液實現倍率循環,可將溫差控制在±0.5℃,冰場各處溫度基本一致,這對於像周長約400米的大道速滑尤為重要。」馬一太說。

同時,二氧化碳跨臨界直接蒸發冰場的冷熱綜合利用能效比較高,製冷過程中排出的餘熱還可以回收,滿足運動員生活熱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維護澆冰等能源需求。

「北京2022年冬奧會將向全世界展示綠色奧運先進理念,同時也必將推動我國和世界的製冷技術達到更高的水平。」馬一太說。

編輯:張爽

審核:王小龍

相關焦點

  • 北京動物園裡的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中新網·廣東
    北京動物園裡的冬奧會吉祥物 日前,記者探訪北京動物園,在園內大熊貓館展區看到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
  • 溫室氣體減排的健康協同效應:綜述與展望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加強溫室氣體減排的健康協同效應研究,對於改變溫室氣體減排的成本效益的傳統認識、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積極性、促進氣候變化和人群健康問題的協同解決、推動可持續發展進程都具有重大意義。
  • 冬奧會的冰面是用什麼做的?製作原理竟然和冰箱一樣
    北京冬奧會的腳步漸行漸近,截至目前,北京賽區15塊冰面已全部完成場地建設。據了解,首都體育館已成功制出北京冬奧會首塊由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制出的冰面。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是當前冬季運動場館最先進的製冰技術之一,將在北京冬奧會進行大規模應用。
  • 北京冬奧會籌辦大事記
    5月10日北京冬奧組委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舉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倒計時1000天活動,並開啟倒計時鐘。同日,北京冬奧組委正式發布《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志願服務行動計劃》。11月2日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和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玩具類特許商品正式首發。2020年2月17日受新冠疫情影響,北京冬奧組委與國際奧委會舉行高層視頻會,就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進行磋商。
  •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廣美設計的 創作歷程披露
    ■9月17日,來自豐臺區少年宮的小朋友在活動結束後與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合影。    新華社發艱辛創作歷程披露:從創意雛形到方案確認,他們走過一年多綜合新華社電 17日,首鋼冰球館,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和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揭開面紗。
  • 埃克森美孚承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道瓊12月15日消息,埃克森美孚公司承諾在未來五年減少其業務的溫室氣體排放,並且到2030年將不再常規燃燒甲烷,這是該公司回應積極投資者和投資者施壓其減少碳足跡所採取的舉措。
  • 北京冬奧會場館今全面完工具體位置在哪 冬奧會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京冬奧會場館今全面完工具體位置在哪 冬奧會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第二十四屆的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在我國北京舉行,今天北京冬奧會場館今全面完工,具體位置在哪?冬奧會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2022年冬奧會,北京準備咋樣了?
    北京以城市的名義成功申辦冬奧會,將成為首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舉辦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行冬季奧運會,由北京市和張家口市聯合舉行,同為主辦城市。
  • 平昌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總結大會在北京舉行
    平昌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總結大會在北京舉行 2018-03-02 16:01:1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歡
  • 冬日來臨 北京冬奧會12月「特許上新日」精彩來襲
    這組鑰匙扣以北京冬奧會15個分項的冰墩墩運動造型為設計元素,圓形吊牌展現運動項目的名稱,創新環扣設計使用起來更加便捷,精細金屬光澤凸顯質感。文創愛好者可以分別選購自己喜愛的造型和項目,也可以收藏整套鑰匙扣。
  • 相約北京青少年迷你冬奧會頒獎典禮圓滿舉行
    央視網消息:12月19日,相約北京青少年迷你冬奧會頒獎典禮在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舉行,350餘名大朋友、小朋友來到現場參加頒獎典禮,在冰雪項目正賽和「我愛冬奧」視頻圖片作品徵集中取得優異成績的30餘位獲獎者代表上臺領獎
  • 北京冬奧會冰球比賽分組確定 中國男隊遭遇加拿大美國
    圖說:中國女子冰球隊 新華社圖國際冰球聯合會昨天公布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冰球比賽分組,首次入圍冬奧會的中國男隊遭遇美國、加拿大、德國這三支強隊,中國女隊則與日本以及另外3支資格賽隊伍同組。中國男、女隊均是作為東道主直接晉級冬奧會。
  • 北京2022年冬奧會標誌性場館國家速滑館今日完工
    原標題:北京2022年冬奧會標誌性場館國家速滑館今日完工   記者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獲悉,北京2022年冬奧會標誌性建築國家速滑館於25日完工,
  • 羽生結弦:暫不去想北京冬奧會 專注投入世錦賽
    當日這位兩屆冬奧會冠軍回答了新華社記者關於北京冬奧會的提問,他說:「奧運會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北京冬奧會還很遙遠,我現在專注於這個比賽(世錦賽)。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參加世錦賽。」  談到本屆世錦賽,他說:「這次世錦賽和奧運會有相似之處,是世界級的比賽,但因為在日本本國舉辦,所以多少會有些緊張。
  • 2022北京冬奧會倒計時500天,每個人的名字都值得被記住
    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不如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吧~冬奧會會徽&吉祥物「冰墩墩」BEIJING冬帕運會會徽&吉祥物「雪容融」BEIJING在張藝謀指導下,「北京8分鐘」將傳統中國元素與現代科技融合,人工智慧機器人與演員同臺共舞。冬奧會進入北京時間的那一刻,中國就向世界發起了邀請:2022,相約北京!即將歷時17天的2022北京冬奧會,將分為三個賽區進行各類賽事:分別是北京,張家口和延慶。
  • 2022年北京冬奧會標誌性場館國家速滑館完工
    中新網北京12月25日電 (記者 於立霄)2022年北京冬奧會標誌性建築國家速滑館12月25日完工,計劃於明年1月開展首次製冰工作。冬奧會期間這裡將承擔速度滑冰比賽,在此誕生14塊金牌。2022年冬奧會標誌性場館國家速滑館12月25日完工。
  • 環境部:以降碳為「牛鼻子」協同控制溫室氣體與汙染物排放
    環境部:以降碳為「牛鼻子」協同控制溫室氣體與汙染物排放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刁凡超 2021-01-13 18:39 來源:澎湃新聞
  • 開幕倒計時進入400天 北京冬奧會籌辦迎來新節點 - 國家體育總局
    在2020年和2021年新舊交替之際,北京冬奧會的腳步也邁入了400天,冬奧會、冬帕運會的籌辦工作即將進入衝刺階段,競賽場館全面完工、場館團隊陸續就位,重要的裡程碑任務正在逐項落實。
  • 滿分背後絕非坦途 寫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兩周年之際
    滿分背後 絕非坦途——寫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兩周年之際  新華社北京2月4日電 題:滿分背後 絕非坦途——寫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兩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  2月4日立春,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迎來倒計時兩周年。
  •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回家啦
    這是12月21日拍攝的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新華社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21日,在中國傳統節氣冬至到來之際,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交接儀式在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舉行。完成月球之旅的冬奧會會旗、會徽、吉祥物冰墩墩等展示品,終於回家了。  12月17日,嫦娥五號在太空遨遊23天之後,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