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風靡全國,先後被600多個劇團移植的莆仙戲

2020-12-19 老大河聊史

莆仙戲經典劇目(3)——《春草闖堂》

相國李仲欽之女李半月,仳丫頭春草上華山進香,遇吏部尚書吳侗這子吳獨糾纏,幸遇薛玫庭解危,心甚感佩。

薛下山後又見吳獨打死漁父,強擄漁女,一時憤怒,打死吳,投案被審,春草趕到府衙,見吳母恃勢迫知府胡進杖殺薛,憤而闖堂阻刑,一時情急,信口認薛為相府姑爺。

胡疑春草有詐,令春草帶往相府問證。春草一路磨蹭,籌思對策,胡心急如焚,自願讓轎。及抵相府,春草勸說半月認親。半月迫於情勢,含糊搪塞。胡信以為真,急遣守備攜書上京邀功。半月得知,急與春草上京面父,李仲欽怒責半月,並回書命胡將薛處決。

春草獻策,誆騙送信的守備,偷改書信。胡得改後的「回書」,大張旗鼓,親送「貴婿」上京完婚,以致朝野震動,京都及行省官員紛紛送禮,皇帝也頒賜御匾相賀。

李仲欽勢成騎虎,被迫將錯就錯,薛與半月成婚。

《春草闖堂》是陳仁鑑根據莆仙戲傳統劇目《鄒雷廷》改編而成。

傳統劇目《鄒雷廷》的出目是:打死奸兒、冒認姑爺、將錯就錯、以女報恩、縣令吞金、打虎救駕、法場阻刑、褒封團圓。

原劇中並沒有「春草」這個丫環,而是有一個院子名叫李用。他闖堂後用眼淚和磕頭乞求李相國和小姐的同情與憐憫。

《春草闖堂》以鋤奸、闖堂、坐轎、證婿、堂爭、改書、送婿、認婿八場戲,以相府丫環春草為核心,賦予了這個小人物以獨特而鮮明的人格特徵。

《春草闖堂》將原來的男主角鄒雷廷改為薛玫霆,女主角李金環改為李半月。刪除了二女配一夫的情節,並砍掉張玉蓮等等蕪雜劇情。使整個戲結構更加緊湊,性格衝突更加強烈,具備了更加的戲劇性特徵。

京劇《春草闖堂》

這部戲創作於1961年,1979年曾參加國慶三十周年晉京演出。

之後,該劇風靡全國,先後有600多個劇團進行移植,成為許多劇種的經典保留劇目。

《春草闖堂》中最經典的選段是「抬轎」,通過知府會轎、春草伴行,變成春草坐轎、知府跟班的情節。將傳統科介踏步、蹀步、雙跳步、躚步、短步、抽步、搖步等,設計成妙趣橫生的抬轎子舞步,展現出莆仙戲表演藝術的魅力。

這齣戲也成為了莆仙戲發展中的第一個高峰。

相關焦點

  • 劇團發展應堅持原創、復排、移植劇目三者並重
    在新中國成立後至「文革」前的17年中,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的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江蘇揚州揚劇團的《奪印》都曾被上百個劇團搬演和移植演出。從滬劇《蘆蕩火種》移植的京劇《沙家浜》,從《革命自有後來人》改編的京劇《紅燈記》,更把我國戲曲現代戲推向一個高峰。
  • 千年莆仙戲,如今民間劇團面臨巨大的生存危機
    文:聞道 圖:木痴每年春節前後,本是莆仙戲民間劇團演出旺季。然而,疫情衝擊下,莆田120多個民間劇團幾乎「停擺」,遭遇生存困境。演出取消、失去收入,為了生存,許多優秀的莆仙戲演員四散各地養家餬口,處境艱難,面臨巨大生存危機。
  • 他們讓莆仙戲「活」起來!
    一個劇團,需要有自己的氣質和屬性。而戲曲傳承,重在守正創新,激活傳統,與時代共鳴。福建省莆仙戲劇院《踏傘行》《海神媽祖》在南寧人民大會堂的演出,讓人看到這樣的新氣象。在南寧,這兩齣戲能受到戲劇界專家與觀眾的優評,蓋緣於此。演出結束後,記者就此次莆仙戲參演東協戲劇周活動採訪福建莆仙戲劇院院長吳清華、副院長黃豔豔。
  • 千年莆仙戲《天嬌搶親》《棄官尋母》12月13日精彩上演!
    千年莆仙戲,文化惠民,周周有戲莆仙大劇院公益惠民演出演出劇目:莆仙戲《天嬌搶親》演出時間:12月13日(周日)14:00演出劇團:莆仙戲潮洪劇團演出地點:莆仙大劇院戲劇廳演出票價:15元售票電話:0594-6920099
  • 人物| 王少媛綻放莆仙戲的美麗
    來源:塵屋) 王少媛綻放莆仙戲的美麗 作者:曉耕 土生土長的北京人, 聽皮簧 、梆子耳順 , 看莆仙戲, 費勁。好在看戲有時像賞音樂,找的是那種感覺。
  • 黃美雲,莆仙戲女神一樣的存在!
    1960年就讀於錦江中學的她,陪同學去報考莆仙戲學員班,沒想到自己卻一眼被考試師傅看中,臨場試唱了一首《東方紅》之後被莆田縣前進劇團錄取為「團帶班」學員。母親得知女兒要去學戲,極力反對:「你父親在南洋打拼,寄錢回來是為了培養你讀書,如果讓他知道了你去學戲,將如何是好?」莆田舊時有句俗語:「父母沒志氣,送仔去做戲」,她母親為此大年三十臥床哭泣不已,全家甚至因此沒有過年。
  • 以年輕人的視角看莆仙戲
    但毋庸置疑的是,莆仙戲已在宋朝初具雛形,無論是宋王邁《瞿軒集》中記載「惟梅叔兼其所長故自少至老挾耿耿者以遊四方而歲得子弟束脩及青雲貴人餽遺以自肥其遯家衡日買姬妾數十人吹笙鼓琴歌舞以娛賓客」,還是南宋莆田詩人劉克莊留下的關於莆仙戲況的記載,或者是莆仙戲保存著我國現存流傳至今最早的一部南戲《張協狀元》的種種證據,都可以證明莆仙戲在宋元時期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並進一步吸收「楚謠」「吳歌」和各類民間劇種、地方曲調
  • 鄉音丨林啟賢:莆仙戲的鼓聲
    △莆仙戲演員在演出前化裝。圖丨新華社 初三返鄉,當天晚上我就到興化府城隍廟看戲,看久違了的莆仙戲。在莆仙戲的鼓聲裡,我又一次領略了濃濃的家鄉年味。在莆田市(含仙遊縣),不論是山區、平原,還是沿海、市區,只要有宮廟、堂觀,現在大都有戲臺,沒有的則屆時搭戲棚(戲臺),常年累月都不時有莆仙戲演出,年節猶多。我從小就是個戲迷,這與父母喜歡看莆仙戲有關。我曾經由母親抱著進劇場看戲,當時一票才五分錢。
  • 從「伯仁含冤」到莆仙戲「新亭淚」
    莆仙戲經典劇目(5)——《新亭淚》東晉時有位名士周顗,為西晉安東將軍周浚之子。周顗畫像周顗曾在東海王司馬越之子、鎮軍將軍司馬毗屬下為長史。琅琊王司馬睿出鎮建業時,周顗被徵辟為軍諮祭酒。後出任寧遠將軍、荊州刺史、護南蠻校尉,官至尚書左僕射。
  • 鯉聲劇團疫後首演賓朋滿座
    傾情演出  莆田網訊 5月22日至24日,鯉中文化體育廣場上鑼鼓齊鳴,被譽為「南宋活化石」的莆仙戲之音重新響徹仙遊大地。據悉,在仙遊病例清零近三個月後,鯉聲劇團2020年疫後首次公開演出。演出期間,許多戲迷冒雨撐傘圍坐檯下。而在23日晚上的直播中,還引來了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王馗,他全程觀看了直播,並提出了極高的評價。  5月22日晚,演出的是莆仙戲《魂斷鰲頭》,該劇目曾獲2015年福建省戲劇匯演優秀劇目一等獎,講述了陳玉娥與王長卿的悲劇愛情故事。
  • 莆仙戲驚豔中國—東協戲劇周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12日訊 據莆田晚報報導 昨晚,莆仙戲《踏傘行》在南寧人民大會堂劇場展演,國家一級演員吳清華、黃豔豔及劇團的其他演員們用豐富飽滿的演技,演活了一出傳統卻又直面人性的才子佳人戲。這次聽說莆仙戲來南寧展演,他和父母特地帶上96歲的爺爺、14歲的兒子前來觀看。他告訴記者,離開家鄉十幾年了,聽到久違的鄉音很激動。演員的表演很精彩,他很震撼,也很滿足。而從長沙與同事特意趕來的長沙市湖南省藝術職業學院戲曲系、國家一級演員李亦敏老師則告訴記者,她跟同事對莆仙戲很感興趣,福建的莆仙戲很有特色,各種行當的作派特別有特色。
  • 聚光燈下唱「好」戲——探訪莆仙戲演員熱天裡的堅守
    重裝上臺  職 業:莆仙戲演員  地 點:鯉聲劇院8月27日,在鯉聲劇院裡,莆仙戲演員阮開雄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阮開雄今年已經59歲了,演了40多年的戲,也寫過許多劇本,在表演和劇本創作方面都曾獲獎。熱天裡下鄉演出,那是常有的事,就在一周前,鯉聲劇團前往北高鎮演出,阮開雄也參加了。  三十七八度的高溫,下午三點,正是一天中地表溫度最高的時候。
  • 在牡丹江<29.9元>看風靡全國的兒童舞臺劇《恐龍世界之我是霸王龍...
    在牡丹江<29.9元>看風靡全國的兒童舞臺劇《恐龍世界之我是霸王龍》全部是國家級專業演員! 10月13日 星期二天氣:12/-2℃ 多雲明日: 7/-3℃ 晴在牡丹江<29.9元>看風靡全國的兒童舞臺劇
  • 莆仙戲《踏傘行》獲福建第二十七屆戲劇會演一等獎
    藝術節薈萃了全省戲劇、曲藝、音樂、舞蹈、雜技、美術和書法等多個門類的精品力作,共計有18個劇種38臺劇目參加戲劇會演,18臺劇(節)目參加音樂舞蹈雜技曲藝類展演,9臺劇目參加展示演出,總數量比上屆增長了38%。
  • 活動預告丨體驗戲劇人生——戲劇賞析系列講座活動(莆仙戲專場)
    莆仙戲《踏傘行》劇照屆時將邀請福建省莆仙戲劇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吳清華,福建省莆仙戲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演員黃豔豔擔任主講嘉賓,以《莆仙戲藝術講座暨<踏傘行>劇目賞析》為主題,講解莆仙戲特色樂器,展示莆仙戲行當科介,共同賞析《踏傘行》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