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愛情中最卑微的姿態是這樣的,對方給你一顆糖,你卻把全部的身心都交出來。
沒有被父母無條件愛過的女孩,突然得到無微不至地呵護,最容易迷失其中。
PUA渣男在一次採訪中表示:缺愛的女孩最好騙。這些女孩眼中的真愛瞬間,只不過是渣男的遊戲套路而已。
好女孩最容易愛上渣男,這一點,連高貴的奧黛麗·赫本也未能倖免。
奧黛麗·赫本有著純真無邪的臉龐,小鹿般無辜清澈的眼神,優雅脫俗的氣質,和一顆高貴善良的心。
她被稱為「被上帝吻過的天使」,然而內心始終卻有一個巨大的情感黑洞,也因此遭遇了兩段糟糕的婚姻生活。
當女神的婚姻以背叛為結束,世人不禁對奧黛麗的命運唏噓不已。有一種無奈,叫做遇人不淑,難覓良人。
在當時的影視圈,一次結婚就白頭偕老的夫妻少之又少,奧黛麗深信自己和他們不一樣,所以,奧黛麗在結婚前發誓,自己要做影視界夫妻白頭到老的典範。
然而,奧黛麗卻始終未能如願。
奧黛麗塑造了一個個經典的熒幕角色,然而,在光鮮的背後,卻是一地狼藉,兩段婚姻都慘澹收場。
在《羅馬假日》的首映式上,經好友高利·派克的牽線,奧黛麗認識了第一任丈夫梅爾·費勒。
當時的梅爾已經結過兩次婚,有四個孩子,比奧黛麗大12歲。
在擇偶標準上,奧黛麗似乎對年齡大的男人更有好感,梅爾能夠陪她上臺謝幕,阻擋媒體的追蹤,送她去環境適宜的地方調養身體,為她的職業生涯提供合理建議。這一切,是她安全感的重要來源。
奧黛麗對這種「父親式」的伴侶無法拒絕,很大程度上和她的「戀父情結」有關。
從戀愛時起,奧黛麗的擇偶標準都是那種有點花花公子味道的人,這像極了她父親年輕的時候。
她從小就對父親喜愛有加,但是父母卻經常爭吵,在她六歲時,她的父親突然不辭而別。為此,奧黛麗一直生活在情感匱乏之中,父親缺席造成的傷口從未真正癒合過。
從父親不辭而別的那天起,她在冥冥之中就開始了一場「尋父之旅」。
梅爾如父親般的呵護讓奧黛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溫暖,她覺得自己找到了一生摯愛。和梅爾結婚那一天,奧黛麗終生難忘。她穿上紀梵希為她設計的結婚禮服,臉上始終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最初的幾年,兩人也過了一段神仙眷侶的生活,奧黛麗天真的對梅爾表白:「因為你,我終於嫁出去了。」
公眾似乎並不看好這段婚姻,流言蜚語不斷傳來,說梅爾娶奧黛麗,只不過是利用她的名氣發展自己的事業而已。
婚後,奧黛麗的知名度遠遠超過了梅爾,大男子主義的梅爾覺得自尊心受到傷害,為了找回心理平衡,他變得霸道且獨斷,他希望妻子能夠依附於自己。
為了遷就梅爾的工作,奧黛麗不得已東奔西跑,梅爾並沒有像當初許諾的那樣,給她一個安穩的家。
並且,奧黛麗接連流產,做母親的夙願一直沒有達成,直到他們結婚6年後,奧黛麗才生下第一個兒子西蒙。
更讓奧黛麗心碎的是,梅爾的注意力始終在別的女人身上,各種桃色新聞從未間斷過。
為了挽回這段婚姻,奧黛麗做了許多努力。
她對介紹他們認識的高利·派克說:「我一直嘗試,極力想保住我們的婚姻,但是太難、太難了。」
女人什麼樣的情況下會極端擔心丈夫離開自己?是內心缺少支撐感的時候。奧黛麗的內心其實是很虛弱無力的,在愛情裡始終小心翼翼,心中始終隱藏著「我不配得到」的念頭。
在充滿問題的婚姻中,她愈發地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甚至用沒有底線的忍讓和討好來維繫婚姻。
然而,她所做的一切並沒有將這段千瘡萬孔的婚姻延長多久。
離婚後,奧黛麗一連好幾天都吃不下飯,身高一米七的她體重降到了42公斤。
奧黛麗後來回憶說:「婚姻的破裂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甚至是徹底的絕望。」
心理學上認為:缺愛的女人,總是很難走入幸福的婚姻。這話頗有道理,有些不幸有原罪,人一生都無法逃離它的魔爪。
沉浸在離婚痛苦中的奧黛麗打算用旅行的方式療傷,在去希臘的船上,她遇到了風趣幽默的心理醫生安德烈·多蒂醫生。
安德烈告訴奧黛麗,自己14歲時,就愛上了奧黛麗。
奧黛麗對情感有著熱切的追求,她說:「我需要很多的愛,愛與被愛,真正的愛。」
一個是無比渴望愛情的單純女孩,一個是經營人心的情場高手,奧黛麗自然再次沉淪了。
在安德烈的熱烈追求下,他們很快舉辦了結婚典禮。奧黛麗說:「我又戀愛了,儘管不敢相信愛情又降臨在我身上。」
和安德烈的婚禮,距離她和梅爾離婚儀式僅僅間隔了六個星期。
奧黛麗一心經營好這段感情,面對雪花般的片約,奧黛麗說:「我不想再拍電影了,我要專心演好妻子和母親的角色。」
這一次,為了維護丈夫的自尊心,奧黛麗開始改變自己,她開始享受家庭主婦的生活,脫下紀梵希設計的價格不菲的名牌服飾,穿上簡單舒適的衣服。
但是,多蒂愛的是奧黛麗光彩奪目的形象,他本想娶一位耀眼的電影明星,沒想到卻眼看著奧黛麗變成了一位平凡的主婦。
4個月後,奧黛麗懷孕了。在她待產期間,安德烈恢復了以前單身漢時的生活,流連於夜總會和脫衣舞廳。
據說,義大利男人不會因為結婚就終止他們的性自由,他們的老婆也習以為常,但是奧黛麗永遠不會。
這段婚姻的倉促結束,冥冥之中充滿了必然。他們一個喜歡風花雪月,一個嚮往家庭生活,這樣的兩個人走到一起,註定是一場悲劇。
在電影中,她能夠把角色的喜怒哀樂演繹得恰到好處,但是對於自己的感情生活,她卻始終無法把控。
奧黛麗兒子肖恩說:「母親總是全身心投入地愛著她的丈夫,她盡了最大的努力去維繫這兩段婚姻。」
但是,健康而長久的關係中,從來不是一方永遠在拼命付出。
海靈格曾說過:最好的關係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的接受,通過這種交換,雙方的接受和付出達成了一種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這個關係中富有價值。
奧黛麗沒能懂得親密關係的最終奧義,她始終帶著童年不安全感的烙印,親手創造了自己婚姻中的危機。
為什麼缺愛的好女孩往往會特別鍾意「渣男」呢?
童年時期就不得已面對父親的離開,奧黛麗似乎比同齡的孩子成熟獨立得多,而母親十分嚴苛的教育方式也讓奧黛麗長期生活在壓抑之中。
一直扮演「乖乖女」的奧黛麗也也希望能夠邂逅自己身上充滿活力的另一面。
張揚的生命力在奧黛麗的兩任丈夫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他們更會享受當下,討厭束縛,甚至放縱自己。
這些特質會喚醒「好女孩」們內心深處被壓抑的需求,與「渣男」們相處,她們會突然發現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性。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對人格完整性的追求是生命的終極目標。所以,表面上她們愛上的是那些不負責的「渣男」,其實愛上的自己被長期壓抑的人格特質。
每一個美好的生命都有成長和蛻變的過程,每一個燦爛璀璨的生命裡面,都有一個經歷過打磨的故事。
遇見過「渣男」,心碎過,絕望過,奧黛麗終於找到了自我救贖的微光,也遇上了真正意義上的「靈魂伴侶」。
每個好女孩成長過程中,可能總會遇到一兩個渣男。就像網絡上所說:女孩子要吻上好多隻青蛙,才有一隻變成王子的。
希望每個好女孩都能擺脫「遇渣」體質,成為「渣男絕緣體」。如果遇到不完美的愛,希望每個女孩都能像《欲望都市》中的薩曼莎一樣,瀟灑地說一句:「我愛你,但是我更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