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等待了十年的《魔獸世界》電影的上映,刮哥有聲版《魔獸世界》官方小說新篇,與電影首映同步開啟!聽從配音團隊「暖暖妹子」的建議,在剛剛結束的長篇《戰爭罪行》之後,先行製作延續劇情的短篇《地獄咆哮》。本篇共計五個章節,第一章已在6月8日零點時分,在魔獸電影開演的同時放出!
《地獄咆哮》,這篇小說是承接了長篇小說《戰爭罪行》和後續的6.0劇情的重要一環,連接了《戰爭罪行》和漫畫《古爾丹與陌生人》之間的劇情,交待了凱諾茲與加爾魯什來到三十五年前平行世界中德拉諾後,加爾魯什與格羅瑪什相會並取得格羅瑪什信任的劇情,解決了之前測試服遺留下的獸人凱諾茲屍體的懸念和玩家們對於加爾魯什如何來到三十五年後主世界艾澤拉斯的疑問,也留下了一些新的懸念。
魔獸世界官方短篇小說 《地獄咆哮》
作者:Robert Brooks
團隊調度:如小是
音頻優化:Joey
標註校對:杜老暖
配音:霜狼酋長, 賤聖, 曉零兒, 羅羅, 北極狼 ,腴懶, Joey, 不與天爭鋒,如小是,杜老暖。
播講:刮哥
刮哥有聲版《魔獸世界》官方小說: http://www.ximalaya.com/5608837/
(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亦可)
歡迎加入「魔獸世界有聲小說聽友群」: 99381420 裡面都是友善的熱愛魔獸的朋友們。
也歡迎捐助:支付寶帳號:laocn@sina.com 謝謝!
三天票房8.79億!
壯哉我大魔獸,玩家威武!
來源:NGA 作者:打飛的
暴雪與著名60懷舊服nostalrius團隊5小時會議內容細節今日披露,光是從與會人員名單來看就很有誠意!
暴雪與著名60懷舊服nostalrius(以下簡稱n服)團隊於6月2日在暴雪爾灣總部進行了長達5小時的會議,隨後n服團隊僅對外簡單介紹了幾句會議情況後保持沉默,終於在今天公布了這次會議的詳細內容。
暴雪方面與會人員名單:Mike Morhaime - 執行長
J. Allen Brack - 魔獸世界製作總監
Tom Chilton - 魔獸世界遊戲設計總監
Ion Hazzikostas - 魔獸世界遊戲設計副總監
Marco Koegler - 魔獸世界技術總監
Saralyn Smith - 社區發展全球總監
Kester Robison - 魔獸世界社區發展經理
Vanessa Vanasin - 魔獸世界公共關係經理
Randy Jordan - 暴雪社區經理
n服團隊與會人員名單(名字均為化名):Daemon - 行政管理及開發團隊經理
Viper - 行政管理及項目經理
Tyrael - GM團隊經理
Nano - 測試團隊經理
Ithlien - nostalrius副經理
雙方討論的話題有:1. n服的發展故事,包括模擬魔獸世界伺服器軟體發展史
2. 通過問卷調查和n服的數據對懷舊玩家社群的分析
3. n服團隊內部結構,以及這樣一個由志願者組成團隊如何建立起n服
4. n服為應對大訪問量(高峰時超過萬人在線)所建立的伺服器架構及技術細節
5. n服GM團隊如何組織
6. 對n服反作弊系統的一部分進行技術檢視
7. n服狀態(關停前)的質量報告以及仍存在的bug
8. 提問環節
會議原本計劃控制在2小時內最後持續了5小時,最終暴雪方面對n服團隊圍繞懷舊服做出的努力表達了充分的尊重和讚賞。
由於與會暴雪人員都是從60年代玩起的老玩家,當n服團隊提出關於60版本仍未解決的bug時,他們對於相關的法術、天賦、任務、團隊boss技能甚至物品修改都一清二楚。
一位暴雪遊戲開發人員在會上稱60魔獸作為遊戲史上的重要一作,出於保護歷史的角度也應該能被再次玩到,而且他肯定會去玩。
暴雪方面目前仍未對官方懷舊服明確表態,同時表示如果要開放官方懷舊服面臨大量的工作,具體細節如下:
首先,通過版本控制系統暴雪能夠回溯到60魔獸的代碼。然而編譯代碼的系統比較複雜,編譯過程需要數據,模型,地圖等等很多文件,而這些文件並沒有完全收入版本控制系統中,如果缺少的話需要重新生成,這有可能是巨大的工作量。
此外,如果開放的話,暴雪希望打造一個重新打磨煥然一新的60魔獸來給數以百萬計的玩家和當前各種懷舊服水平不一樣的體驗。
總而言之正面來看暴雪在感受到大量玩家對懷舊服的熱情(n服超萬人在線,關停後超26萬人請願)後目前是歷史上對官方懷舊服的態度最積極的時刻,負面來看開放暴雪標準的官方懷舊服確有技術困難。
來源:NGA 作者:gty317692196
既然都在說改編 我們就說說看改編前後人物形象。做為粉絲,我發現這幾天一些對魔獸的微辭中都提到了很重要的一點:改編。沒錯,相比遊戲,做為面向更大群體的電影,是需要做略微做一些情節上的變動的,那麼,這些改編,有何利弊呢?我們來對比遊戲歷史按角色討論討論。
做為粉絲,我發現這幾天一些對魔獸的微辭中都提到了很重要的一點:改編。沒錯,相比遊戲,做為面向更大群體的電影,是需要做略微做一些情節上的變動的,那麼,這些改編,有何利弊呢?我們來對比遊戲歷史按角色討論討論。
因為我是部落,所以先說說部落陣營。
杜隆坦:正史中,杜隆坦雖然看透了古爾丹與惡魔交易,想讓獸人趨於嗜血的詛咒並為燃燒軍團效命的陰謀,但是他並沒有做出任何行動之前就連同整個霜狼氏族被放逐到冰雪交加的奧特蘭克山脈,而他也在與奧格瑞姆交談後回來的路上被刺殺身亡,這做為獸人七大氏族之一的酋長可謂憋屈。
電影中,杜隆坦願意與人類合作共同挑戰邪惡的同族人古爾丹;在所有獸人面前公開挑明古爾丹的醜陋行徑,並遵循獸人古老傳統,進行Mak'gora決鬥,最終因為古爾丹作弊最後慘死。但是也因此,杜隆坦激發了獸人們的不滿,讓古爾丹在獸人們心中地位大跌。
改編了死亡的原因,反倒會讓杜隆坦在觀眾心中形象變得硬氣了不少,而且相比被刺身亡,這種死法更加光榮與悲壯;而與人類合作,雖會有「通敵」的嫌疑,但是在杜隆坦認知裡,古爾丹是更大的邪惡,他不僅會危害獸人人類,甚至會危害整個世界,為了對抗邪惡,不惜與「曾經的敵人」合作,這會體現出他思想開明靈活的一面,這也會給觀眾後續電影中薩爾偉光正思想正是遺傳他的感受
奧格瑞姆:正史中,奧格瑞姆英勇善戰,足智多謀,聽取杜隆坦建議後舉旗反抗黑手奪權成功,做為酋長帶領獸人與聯盟交戰;在認可薩爾後,為了讓薩爾來領導新部落不惜故意犧牲自己的性命,這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電影中,關於奧格瑞姆的改動有所吐槽,主要有兩點:1.身份變成杜隆坦副官 2.偷報杜隆坦和人類合作的消息。
電影中,先說1,電影時長有效,且對其他氏族描繪減少,很難在短時間說清「他是一個氏族的酋長副官卻和另一個氏族酋長關係親如兄弟,並密謀反抗控制他們酋長的人」並不顯突兀,所以直接改為杜隆坦副官會簡單點。再說更關鍵的2,我明白,一定會有人說,「這個叛變的傢伙不是我們認識重視榮譽有情有義的奧格瑞姆」,錯了,這正是他有情有義最好的體現。看完電影,奧格瑞姆給觀眾塑造了一名懷著「獸人至上」信念的重視榮譽有情有義的獸人形象。他的行為皆是此信念造成的:在他心中,獸人>一切,即使獸人再犯錯也不該選擇與人類為伍,他認為要阻止杜隆坦犯錯,於是告了密。而當發現了古爾丹的行徑,才明白其邪惡之處,才意識到自己犯了錯,他趕緊放走德拉卡,救出杜隆坦,又在杜隆坦背後空無一人的時候義無反顧的扛旗站在旁邊。
所以,奧大錘還是我們熟悉的那個奧大錘,只不過他的思想更加的傳統獸人一點,不如杜隆坦那麼的「大」,也正是這,蒙蔽了他的雙眼,讓他不小心背叛了好友,導致了其死亡以及幾乎整個霜狼氏族的覆滅。山間會談時,他把毀滅之錘放在地上對人類滿臉不屑的神情;營地屠殺時,他放德拉卡救杜隆坦時追悔莫及的神情;瑪克戈拉時,他孤身一人扛著霜狼旗幟毫無畏懼的神情,啊!一個多麼有血有肉的角色!
說句題外話,決鬥後,即使知道古爾丹有多邪惡,他還是沒有留下和人類一起對抗獸人,而是掰顆牙齒找小薩爾去了,可見其「獸人至上」的觀念有多深入骨髓:他絕不會和異族合作對抗本族。也為後續他做為酋長帶領獸人部落與人類聯盟交戰留下伏筆。
古爾丹:正史中古爾丹背棄原本的薩滿文化轉投黑暗魔法。他殘忍狡詐,為了獲取力量不擇手段。他創立影子議會,部落酋長黑手是他的傀儡,在部落中位高權重。
電影中,古爾丹形象與正史幾乎無異,但是被討論最多的就是兩點:1.在部落的地位2.肉搏的能力 關於1,據我回憶,電影中雖然古爾丹儼然一股老大的做派,但是被換作「大酋長」的還是黑手(杜隆坦是小酋長),所以電影設定也基本是酋長雖然是黑手但是古爾丹卻握有實權。關於2,只能說這個改動挺有趣,做為術士卻有不俗的肉搏能力(怪不得是當t的惡魔術)確實有點違和。但是仔細一想,雖然正史沒有描述,但在崇尚力量的獸族中,肉搏沒有兩把刷子應該地位也很難坐到這個高度吧?而且跟肉搏實力並不算出眾的杜隆坦打,也是靠法術作弊才獲勝,也沒有過於強大吧?
因此電影將古爾丹的陰險狡詐、不擇手段表現得淋漓盡致,讓身邊不了解魔獸的妹子也恨的咬牙切齒:「吳彥祖演的這個古爾丹好壞!」可謂塑造的成功。
迦羅娜:正史中,迦羅娜是獸人德萊尼混血,影子議會成員,與麥迪文相愛並有一子(漫畫劇情),在古爾丹控制下刺殺萊恩國王。
電影中,被吐槽最多的就是愛的變成洛薩,國王死是自願的了。先看感情,漫畫中與麥迪文的相愛懷孕其實一直是一段粉絲不太買帳的情節,而且在小說中也並未提及,兩人關係卻更像是長輩和晚輩,所以是否算「改動」也值得商榷,對洛薩的情感將在對洛薩的描述中說到。國王赴死這段雖然觀眾看的悲壯萬分,但有的玩家缺不太買帳。其實我認為,這段改動還是利大於弊的。正史中,迦羅娜給人留下的深刻的印象點主要在「她不想但是被控制殺死信賴她把她當朋友的國王」上,展現出的主要是她內心矛盾自責無奈的戲份,而且殺完國王,她似乎任務完成了,就在後續劇情上消失了。而電影改為這樣,除了原有的「不想但是必須」的內心矛盾自責無奈之外更會有這樣的印象點:1.國王對迦羅娜的友情以及信任 希望用自己的死換取她在部落的地位 2.國王的高貴榮譽感 國王選擇寧願死在好友手下也不要被對方羞辱致死 3.國王對迦羅娜的希望與期許 他希望憑藉用他生命換來的在部落的地位,迦羅娜能夠起到部落與聯盟衝突的緩和作用,儘可能地追求和平。這樣,一下子,迦羅娜這個角色的意義立刻就深刻起來了,她不再僅僅是一個用完消失的殺人工具,而是一個有中立立場卻有部落高位的「和平希望」,並且,這樣改,還可以增加原本沒有的不明真相的洛薩和她激烈的戲劇衝突。所以,大膽預測,不同於正史的消失,後續電影迦羅娜的戲份還不會少。所以,這段改的不僅不差,還很好!
不同前三名角色,迦羅娜的改編有很大的缺點,那就是她太「軟」。沒錯,「軟」。做為從小在獸營長大,接受訓練,電影中的迦羅娜文戲偏多,舞槍弄劍完全沒有野性,相比一口咬死敵人的德拉卡,簡直就是個脆弱的花瓶。
部落篇的最後,來個特殊的吧!
薩爾:正史中克服艱險團結各族建立部落拯救世界的偉光正人生贏家暴雪親兒子薩爾就不必多介紹了吧。
這次他的電影戲份簡直就是明明白白告訴你誰才是真正主角:1.思想開明、英勇無畏的英雄父親 ,狂野又慈愛的母親,電影裡的薩爾必將遺傳他們優秀的基因
2.古爾丹將他救活,並在整個部落面前高高舉起的場景,簡直就是對《獅子王》裡辛巴
慶生的致敬
2.掰下來的杜隆坦之牙,神秘的薩滿法術,還未打造的黑色板甲,這些,都是你的!薩爾!哦,對了,還有那個這次不知道duang了多少個人的毀滅之錘。
3.聯盟陣營國王葬禮上三族整齊響亮的for the alliance後,是來自咱未來大酋長的嬰兒怒吼。
聯盟篇之後再寫。
來源:NGA 作者:穿刺攻擊
爆料演職員表中的信息:年輕的麥迪文 阿洛迪等。綠皮的地獄咆哮。所以爭論那個獸人是不是地獄咆哮的可以停下了。奇怪的是演職人員表裡用的名字是Peon,查了一下是苦工的意思。
綠皮的地獄咆哮。所以爭論那個獸人是不是地獄咆哮的可以停下了。
奇怪的是演職人員表裡用的名字是Peon,查了一下是苦工的意思。
麥格尼銅須
安東尼達斯。應該就是帶卡德加去找阿洛迪的白髮老頭子。
Finden是誰?另一個Archmage是誰?
阿洛迪。提瑞斯法第一任守護者。所以卡德加進的小黑屋就是去見的阿洛迪而不是艾格文。
會議上的代表
每個國家三名代表。
左下角三名精靈。
演職人員表裡只給了三人中發了言的人的名字。
大胸女精靈
洛丹倫代表。憤然離場那位。
庫爾提拉斯代表。沒找到,可能剪了。
這位代表不知道是哪個國家的。胸前的圖案像一隻烏龜……庫爾提拉斯?可是上面那個有名字的庫爾提拉斯是個女的。
Sheep殿後。 One Take Charlie ——某個被捉弄的蠢貨。
搞個大新聞:
演職人員表出現了麥迪文和Young的麥迪文
所以到底剪了多少片段????
視覺特效看到一個公司裡面全是國人。感覺很自豪。
特別感謝。好像是吧2014BLIZZCON現場的為了部落為了聯盟的口號用到電影裡了。你們誰當時在現場,可能聽到自己的聲音。
最後吐槽時間
我王大錘沒準真是洛瑟瑪呢
中間的女精靈還是很還原的。很像wow第一個CG裡面的暗夜德魯伊。
這麼早就讓達拉然飛起來了,以後阿爾薩斯還怎麼率領亡靈天災搞屠殺啊?
來源:NGA 作者:qiqi987654
電影《魔獸》絕不爛 該為電影編劇和導演鼓掌。劇情上的震撼掩蓋了人物刻畫上非正亦邪的簡單化和性格上的臉譜化。想想看——「為了榮耀」這句話讓魔獸中的每個人物喊喊看,是不是都差不多一個調調?也就地精們喊出來的是疑問句。但當詹姆·蘭尼斯特輕聲向我講述他與瘋王的故事時,我已不在恨他。
按NGA慣例:開貼先表資歷、表情懷、表信仰——本人.(這裡省略三千萬字)
魔獸簡史:War、War、War-混亂之治、War-冰封王座、Wow1.0、Wow2.0、Wow3.0.Wow250.0
電影導演:鄧肯·瓊斯,<月球>和<原始碼>都是交口稱讚的作品。
電影編劇:查爾斯·萊維特,是個很陌生的名字,這裡簡單做下介紹。他的作品比較知名的有凱文·史派西的 、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的<血鑽>和去年上映的"雷神"克裡斯·海姆斯沃斯主演的<海洋深處>。是一個既有產量也有質量的編劇。
電影製片人:亞歷克斯·加特納,目前能查到的只有三部——我們的<魔獸>、大爛片<女巫季節>和未上映的<長城>。是的,就是那個老謀子+達蒙+德華的中美頂配合拍片<長城>。可見此人與中國淵源之深厚。
這哥三在暴雪那接了個老大難的活——拍<魔獸>,為啥說難呢?暴雪爸爸的原創魔獸人物厚度不夠。
克裡斯蒂·高登,對!就上面那位樂開花兒的白人大媽——暴雪爸爸的御用作家,魔獸官方小說都是出自她的手。她的作品在情節上跌宕起伏、銜接自然,讓人看得好不暢快。但她和暴雪爸爸有個通病,在人物刻畫上缺乏深度的挖掘與描述(此通病星際除外)。好的作品劇情為人物服務,而她和暴雪爸爸弄反了,人物為劇情服務。
必須樹洛薩為聯盟唯一英雄,必須黑掉迦羅娜——萊恩國王被刺,世界需要一個帥哥巫妖王——阿爾薩斯黑化了,加爾魯什需要犧牲品——吉安娜頭髮白了,6.3需要一個壓的住陣的BOSS——阿萌復活了(惡魔永不死,只是在休眠)!7.0我們要有虛淵玄與喬治·R·R·馬丁的尿性——瓦王、沃金、老弗丁、安波·吉爾尼領便當了.喔~~~哦!!!
劇情上的震撼掩蓋了人物刻畫上非正亦邪的簡單化和性格上的臉譜化。想想看——「為了榮耀」這句話讓魔獸中的每個人物喊喊看,是不是都差不多一個調調?也就地精們喊出來的是疑問句。但當詹姆·蘭尼斯特輕聲向我講述他與瘋王的故事時,我已不在恨他。
當然,希爾瓦納斯的狡詐、布萊恩·銅須的到處捅簍子和伊瑞爾的成長不在此列。
電影講述的是War第一次獸人戰爭,魔獸紀元第一年——第四年的故事。在倆小時裡講完四年的事兒,裡面還得給足萊恩、洛薩、麥迪文、卡德減、迦羅這、古爾蛋、杜隆坦、奧格瑞姆眾多主角戲份,把人物交代明白了,最操蛋的是得給一幫專家看官們交代明白了,看著暴雪原著單薄的人物,鄧肯和查爾斯的心裡一定是「萬馬奔騰」的。
壓縮,壓縮時間跨度,壓縮人物事件,精明的導演和編劇卻沒壓縮人物關係,而且還把每個人物都交代的清清楚楚,可見功力。
萊恩國王——聯盟吉祥物,偉光正的代表,意志鑑定,做事果斷,大舅哥稍顯不服,直接關進大獄,最後一死可見其眼光之長遠,為日後的戰爭埋下種子。
安度因·洛薩——War、War的靈魂人物,崔維斯·費米爾這角選的太靚了,偉光正一個萊恩就夠了。來個心中各種崇高品質,但卻一臉欠削、邪笑的壞男孩,你看丫在<維京傳奇>裡也是一副賤兮兮的德性。這孫子還戰力爆表,刀馬嫻熟,面對大G一個打八個,關鍵玩陰的還特溜,那小槍兒用的,相當雞賊。兒子死時那滿眼淚花兒的小眼神兒,誰看都心碎。與布萊克汗(這關鍵一戰總得讓聯盟擼個BOSS吧,真讓奧格瑞姆殺了,那就沒高潮了)最後一戰那招「飛鏟奪陰劍」驚為天人(見過陰的,沒見過這麼陰的)。簡直是個讓人愛不釋手的小混球兒。
麥迪文——打懷娘肚裡就複雜的一*的人物,電影裡沒浪費一點時間去交代,就突出一樣兒——牛*!牛*中的戰鬥雞,不光冰火奧三系精通,連他喵薩滿的電系,開門的暗系照樣玩的轉,估計沒和卡利姆多那邊的NE混過,否則沒事就給自己套回春。哥們玩法術就是帥,那拍地板開門兒,簡直帥了呆了,哥們用法術的時候就是電影的高潮,全都得用眼用心去感受我大守護者的牛*。唉!他咋綠了?他咋長角了?他咋變這磕磣?管他那麼多為什麼,就是好看。
卡德加——萌點。甭管以後找丫要戒指多費勁,人這片裡工作可多。挨揍、賣萌、做燈泡、擼BOSS,這幾個主角沒他襯著,都遜色不少。
迦羅娜——嘿!看啊,她和洛薩嘴兒了!同人本和小毛片兒終於得到官方認同了!娜姐在原著裡的故事都夠拉出來拍個片兒了,大改是必然。與古爾丹撇開關係,和洛薩建立感情,萊恩國王以死來拯救的遺命繼承者。加強了整部電影內的人物關係,並為續作埋下足夠厚重的伏筆。娜姐這一角色不僅被加強了,還被升華了(你不能因為娜姐和你在6.2伴行次獸人營地就以為娜姐是你一人兒的)——這一改承上啟下,簡直精妙。
古爾丹——他來自哪裡,去往何處都不重要,就問你,小蛋蛋的狡詐兇殘,你怕不怕?小蛋蛋拿綠手指吸你,你怕不怕?這就足夠成為影片中的亮點了。
杜隆坦——部落精神的代表人物,這個名字簡直就是部落精神,For the horde也許現在意義中也包含著紀念這為偉大的酋長。與古爾丹一戰,鑄就了他悲情英雄這一角色。這種改動同樣也是對角色的升華,只是角色設定上溫情過多,睿智不足,稍有遺憾。
奧格瑞姆——在片中始終伴隨杜隆坦出現,但他的角色挖掘卻足夠充分,酋長的副手-背叛-救贖-驚醒於杜隆坦的慘死。為他成為艾澤拉斯獸人的大酋長做好了鋪墊。而導演描述他的時候用的更多的不是語言,而是動作與表情,很值得稱道。
獅鷲與霜狼——對!就你天天騎的那玩意,其實比你牛*多了!(估計續作侏儒騎的那東西不飄點飛彈啥的很難與其他坐騎比肩)
戰鬥畫面——一擊制敵、拳拳到肉,前半場的打鬥刺激好看(我大人族腳男好個戰五渣)。後半場.那幾個腳男和大G咱能別打的這麼有氣無力嗎?
在一個粉絲向影片裡讓每個角色都如此精彩有戲,<魔獸>已經做的非常好了。(別告訴我你去看美隊3,真的是為看美隊)
<魔獸>不是<指環王>,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指環王>是先電影而後小說,<魔獸>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簡直是生活在其中。先入為主的「思想鋼印」深刻在了Wower心中,電影是要在有限的篇幅中講故事的,必須該省的省,該改的改,壓縮時間線,凸顯主要矛盾,以個別人物對白,動作表達及情景推動劇情,以迦羅娜一人的大改加強人物之間的聯繫並烘託劇情走向高潮,並為續作埋下深厚伏筆。編劇與導演拿出了最好的水平為我們講述魔獸的故事,這是要點讚的。
暴雪在近些年開始注重魔獸人物的深度刻畫,伊瑞爾的成長曆程雖不驚豔,仍讓我們對她印象深刻,並期待她在未來對劇情的推動。但在大劇情的上某些突兀且和不能自圓其說也是比比皆是。暴雪在劇情上要反省的地方很多很多,它所面對的玩家群體在不斷成長,<龜兔賽跑>早以不適合了。
電影不足的地方也有很多,導演剪切過快缺乏有效過度,令觀者稍有不適;在大場景的鏡頭把控上尚缺火候;溫情戲份稍多,並不適合<魔獸>題材;德國人和BE選角失敗,卸了妝估計就直接演亡靈了,希望以後多找點牌兒亮條兒順的。
按NGA慣例:收尾要低調——
個人觀點 望多指正
觀影歸來 心情澎湃
徹夜未眠 特寫此文
一慰青春 二慰魔獸
我的魔獸
小貼士:什麼是好3D?——這段葫蘆娃大戰比卡丘的戲做成3D有點燒錢啊。那就讓他們等到天黑了在打。
小道消息:<魔獸>後續影片選角名單——沃金-吳彥祖
凱恩·血蹄-吳彥祖
加爾魯什·地獄咆哮-吳彥祖
奈法利安(龍形態)-吳彥祖
阿爾薩斯(巫妖王形態)-吳彥祖
克蘇恩-吳彥祖
加格納羅斯-吳彥祖
陳·風暴烈酒-傑克·布萊克
感謝聽友寄給刮哥的——「雙面魔獸電影海報」!不論材質,尺寸還是清晰度都大讚啊!
整體大小
局部細節
聽友的「帝都十三閣」: http://tmqd.me/h.Ds4dZ?cv=AAFTurwq&sm=c447b2 歡迎大家光顧,多多支持!
長篇《上古之戰三部曲》之一《永恆之井》、之二《惡魔之魂》、之三《天崩地裂》、長篇《部落的崛起》、短篇《不碎之靈》、長篇《最後的守護者》、長篇《黑暗之潮》、長篇《穿越黑暗之門》、(製作中的長篇《巨龍時代》)、長篇《氏族之王》、短篇《詛咒之路》、長篇《血與榮耀》、短篇《沃金:審判》、長篇《阿爾薩斯:巫妖王的崛起》、長篇《仇恨之輪》、短篇《流沙之戰》、短篇《洛瑟瑪·塞隆:日影之下》、短篇《榮耀》、短篇《加爾魯什·地獄咆哮:戰鬥之心》、長篇《天崩地裂,浩劫的前奏》、短篇《泰蘭德·語風:信仰之種》、短篇《三錘議會:火與鋼》、短篇《吉爾賓·梅卡託克:中斷》、短篇《維輪:先知的教誨》、短篇《瓦裡安·烏瑞恩:父輩之血》、短篇《貝恩·血蹄:如吾父輩》、短篇《希爾瓦娜斯·風行者:黑夜邊緣》、短篇《狼群之主:吉恩·格雷邁恩》、短篇《加裡維克斯:貿易親王的商業機密》、長篇《龍王之暮》、長篇《戰爭之潮》、長篇《戰爭罪行》、短篇《地獄咆哮》(正在更新)——在此要特別感謝聽友:「不與天爭鋒」「霜狼酋長」「杜老暖」「自橫啊閃」等朋友們幫助整理。祝各位聽友,身體康健,心想事成,祝各位魔獸玩家,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點擊底部「閱讀原文」即可登錄「喜馬拉雅」專輯頁面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