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早已不再滿足於常規的丹寧牛仔材質,於是經過創意改造後的丹寧開始以各種形態出現在各大秀場以及學生的作品中。從Christopher Shannon Spring 2017到帕森斯畢業秀,再到國內今年真維斯金獎作品,改良的丹寧表面,以創新的磨損效果,為其賦予前所未見的陳舊外觀。面料的改造是在保持設計價值的同時更加環保,天然材料和創意再利用是其關鍵。
丹寧和牛仔布的區別是什麼?
最開始的時候,牛仔布(denim fabric)音譯成中文就是丹寧布。那時候的很多牛仔褲品種單一,顏色也只有靛藍染料直接染色的一種顏色,這種靛藍色就被稱為丹寧色。久而久之,丹寧就成了靛藍色牛仔布的代名詞。 牛仔布的顏色從硫化、靛藍發展到淺藍、黑色、白色、彩色等。
面料再設計
面料再設計主要是運用丹寧面料之間、或與其他材料之間在材質、造型、形態、紋理、色彩等元素以及與之相關的空間、結構、光影等關係,並結合各種傳統或現代的手法,來實現丹寧裝的面料創新。
拼接設計
設計師利用全新的拼接效果改良熟悉的水洗工藝。褶襉和疊層面料拼接展現出全新的剪切粘貼效果,為扎染和浸染處理賦予現代感,形成萬花筒式外觀。採用色彩遮蔽和局部抗染色改良傳統的拼貼色塊。
鈣化形態
多孔礦物形態和化石圖案啟發全新的梭織面料表面。浮線、複雜的提花和織錦織物打造出觸感和疊層效果,多層扎染模仿礦物形態。一系列礦物凍結色彩凸顯精細空靈主題。
來源:YIHANG(本文已獲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那就多一個點讚,多一次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