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雲逸書院
央視紀錄片《故宮》在紀錄片新技術上的應用也是前無古人的。全部鏡頭都是由高清晰度的電影鏡頭完成,還邀請了曾製作過《指環王》《哈利·波特》等大片的美國好萊塢公司進行動畫特技製作。經過兩年艱苦的拍攝,大型紀錄片《故宮》於2005年10月中旬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間播出。簡介:這是紀錄片《故宮》的第七集。故宮,曾經存放過中國歷史上最精緻的心靈的證明。將近600年的歲月中,就在這些宮殿裡,書畫傳遞著華夏文化的審美價值和觀念。今天,它們依然深入我們這個民族的內心世界。它們經歷過多少次戰火、水患和人禍,但仍然奇蹟般地保全了下來,證明著一個古老民族文明的傳承。(之一、二) 沈周 冊頁紙本 墨筆 縱27.8釐米 橫37.3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趙佶《閏中秋月詩帖》紙本,楷書,縱35釐米,橫44.5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章草急就章(局部) 紙本 縱20.3釐米 橫342.5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臥遊圖(之一、二) 沈周 冊頁紙本 墨筆 縱27.8釐米 橫37.3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穠芳詩帖》卷,大字楷書,每行二字,共20行。臺北故宮博物館藏。蘇軾倡導「我書意造本無法,點劃信手煩推求」、「書初無意佳乃佳」的創作觀念,推崇自然本色的審美創造,以「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為最高的審美準則,掀起了「尚意」的旋風。他的書法,化生於二王、魯公及李北海等,而遺貌取神,不規行矩步,依靠傑出的依靠傑出的天份、豐富的學養和豪放的胸襟,信手揮灑,觸處成妙,氣質雍容,誠可謂「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即使不合法度處亦自具一種風流妍媚的風韻,姿質天成,其形質容或有憾,而神致絕不庸俗,每每令人得意外之喜,所謂「出於繩墨之外而卒與之合者」,實際是一種更高境界的「合法」,甚至是「創法」。鮮于樞楷書《老子道德經卷》紙本,楷書,縱26.7釐米 橫642.5釐米,北京故宮鮮于樞楷書《老子道德經卷》紙本,楷書,縱26.7釐米 橫642.5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黃州寒食帖》系三大行書書法帖之一,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軾手跡。紙本,25 行,共129字,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原屬圓明園收藏,現藏於北京故宮博唐寅(1470-1523)行書自作詩紙本手卷 29.5×261cm鮮于樞草書《韓愈進學解》局部 縱49.1釐米,橫795.5釐米,北京首都博物館藏。《洛神賦》卷局部 紙本,行書,縱29cm,橫220.9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土母帖》,行書,紙本,縱三一·二釐米,橫四四·四釐米。凡十行,每行字數《腳氣帖》尺牘 約1060年 紙本行書 26.9cm X21.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趙孟頫小楷《老子道德經卷》(1316) 紙本 24.3×153.3cm 北京故宮博物院紙本 草書 縱34.7釐米 橫69.6釐米 北京故宮藏故宮博物院藏《陶生帖》尺牘 1051年 紙本 29.8cm X50.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蔡襄《扈從帖》(又稱公謹帖) 紙本23.3X21.3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三希堂》匾額
法帖共分32冊,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書法叢帖,集歷代書法精品之大成,共收集自魏、晉至明末一百三十五位書法大家的作品,以歷史順序編纂,囊括了當時宮廷所能收集到的所有名家名作之墨跡珍寶。
閱古樓內石刻
中國書法的最高藝術殿堂:《三希堂法帖》系清乾隆十五年敕令大學士、書法家梁詩正編刻一部大型書法叢帖,規模之大、水平之高前無古人,共收自魏晉至明末一百三十五位著名書法家作品,幾乎囊括了當時清廷所能收到的所有名家名作墨跡珍品。
故此,王羲之、王獻之、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孫過庭、懷素、柳公權、蘇軾、黃庭堅、米芾、宋徽宗、趙孟頫等歷代書法大家真跡都有集於此。
「三希堂」內部照片
自魏晉至明末書法大家的名帖盡收其中。按年代順序編次的一部書法通史。作為我國古代最高藝術成就的精品,它是我國古代書法家為我們留下的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
它集中國傳世書法之精萃。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書法藝術的瑰寶,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一朵奇葩。
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鑑賞價值、史學價值、實用價值和收藏價值。
《三希堂法帖》綢面精裝珍藏版
原價:1580元/套
粉絲回饋價:299元/套
無憂購買:
1、全國包郵,貨到付款,敬請放心購買;
2、7天內無理由包退,15天內包換;
3、如果收到的物品您不滿意,可聯繫寄件人處理。
購買方式: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填寫姓名、電話、收貨地址即可下單,這邊會儘快發貨,貨到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