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的性格很硬朗豪爽,少了一份上海女人的嬌氣,多了幾份東北老爺們的仗義感,自我率性,不喜歡被奉承,對待誇讚,她有自己的小幽默與上海式「跋扈」,不論是在當文藝兵,還是在演藝圈奮鬥的時候,面對艱苦的環境,她總能憑藉自己的毅力堅持下來。
孫儷,1982年出生於上海一個很普通的家庭,從小孫儷就很有藝術細胞,母親就把她送到少年宮學舞蹈,孫儷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在11歲時就跟著藝術團出訪了三個國家。
孫儷其實生活在一個很不幸福的家庭裡,每天面對的都是父母的爭吵,在她13歲的時候,父親留下2000元和一份離婚協議書,拋下她們母女走了,孫儷看著母親的絕望,每天以淚洗面,就非常恨自己的父親。
從小孫儷就留下了陰影,長大以後一定不結婚,不想像媽媽一樣每天難過,就這樣孫儷就開始了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一心想讓孫儷有所成就,辛苦掙錢供孫儷上最好的學校。
孫儷的父親跟繼母結婚後,開了一家雜貨鋪,並生下了一個女兒叫孫豔,孫儷每次路過他們的雜貨鋪時,看見他們一家忙忙碌碌說說笑笑,想到自己跟著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為讓孫儷上學,每天打兩份工,想著父親他們的不管不顧,就更恨自己的的父親。
孫儷從12歲以後就沒有享受過父愛,每天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都有媽媽疼,爸爸愛,自己卻沒有,孫儷只想自己好好學習出人頭地,想著自己長大有錢了,過得很好的時候,就讓自己的父親看著她們傷心難過,讓他感到後悔。
孫儷在拍《上海灘》時,空閒時間逛街時,無意間看見父親正在路邊擺地攤,想起了小時候的傷痛,她沒有跟父親相認,而是含淚轉身離開了。
但是父親滿頭白髮,微彎的脊背她腦海裡反覆出現,她邊走邊哭,血終究還是濃於水的,孫儷開始心疼起父親來,但一想到母親,孫儷還是選擇離開。
但是沒過多久,孫儷就收到一封信,信是她的同父異母的妹妹寫的,說自己的母親生病了,家裡非常困難,求姐姐能幫他們。
信上還寫道,其實自己的父親還是很關心她的,在她在北京闖蕩的時候,父親加班打好幾份工賺錢,匿名寄給孫儷兩回錢,一直在關注孫儷的生活。
孫儷的心馬上就融化了,但是她還是告訴了媽媽,想徵求媽媽的建議,孫儷的媽媽很通情達理,她支持孫儷的做法。
孫儷給繼母看病,還給他們買了新房子,孫儷在《甄嬛傳》和《安家》中讓孫豔客串了角色。
孫儷真的很孝順,她能放下恨接受愛,忘掉童年的所有不快樂,她不再怨恨父親,也找到了自己這輩子都不後悔的伴侶--鄧超,還有了兒子女兒,事業上達到了巔峰,家庭美滿,也沒有辜負媽媽的期望。
祝福孫儷越來越好,越來越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