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立華彩之風骨,強中國之少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推出的首檔臺網互動國風少年創演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首期播出後,在抖音、微博等各大社交平臺持續引起話題熱議討論。今天21點檔,《上線吧!華彩少年》第二期將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開播,風華正茂的華彩少年們將繼續獻上目不暇接又酣暢淋漓的視聽盛宴,為傳統文化的藝術之美增色添彩。
夢想是什麼?如何實現夢想?這是每個青少年都面臨的人生之問。《上線吧!華彩少年》就集結了一批在磨礪中成長,在奮鬥中閃光,努力追求夢想的青少年們,他們深耕傳統文化時尚表達的創新演繹,在創作中堅持思想精深、業務精湛,用新時代少年的風貌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索國風文化新表達。
在即將播出的第二期節目中,擁有「十八般武藝」的華彩少年們將繼續進行個人初舞臺創演。四位上線官甄子丹、王珮瑜、董藝、賈乃亮,從專業表現、國風融合、創意創新三個維度對少年們進行摸底考核。節目精彩紛呈,敬請期待。
少年之姿正青春 講述古典舞蹈的煥彩重生
文化,唯有傳承,才有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經千年依舊朝氣蓬勃。中國舞蹈從古典舞、民間舞到現代舞、當代舞,在傳承中實現著文化的有序發展。節目中少年們的翩躚起舞,融入了對中國舞蹈本土化與現代化的思考與探索,在豐富舞臺表現力、增強舞蹈生命力的同時實現了自身的吐故納新。
學舞14年的柏宇豪帶來個人編創的國風舞蹈《清平樂》,他在舞蹈中將高空直體翻轉的高難度技巧、行雲流水般的古典劍舞進行有機糅合,獲得上線官們交口稱讚;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現就職於中國歌劇舞劇院的董家銘帶來古典舞和街舞融合的原創舞蹈《倚劍少年時》,短短兩分鐘的作品中,前空翻、直體空轉、擰身擺腿跳等高難度技巧接連不斷,引得全場讚嘆;張樂瑤輕紗漫舞演繹舞蹈《鯤》,令全場置身於偌大的海洋深處,屏住呼吸完全沉浸其中。這段空靈的舞蹈背後卻有著張樂瑤多年的積累,這位少年經歷了什麼,讓人無比好奇。
非遺技藝新詮釋 演繹曲藝文化的當代新篇
中國傳統文化汲取著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蓄的文化養分,其實從不缺少盎然生機,需要的是探索出新的表達方式和發展模式,更近距離地貼近當今觀眾,捕捉新的目光。立足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華彩少年們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前提下,將作品融入時代元素,詮釋全新的中國風文化,創造出驚喜不斷的舞臺創演。
李派快板書第四代傳人王玥帶來的原創作品《王字旁的玥》,讓我們驚喜地看到傳統快板和說唱音樂的完美融合,極具感染力的舞臺洋溢著自信與自豪;純淨男孩吳善宇演唱了一首融合黃梅戲和說唱的原創音樂作品《少年的你》,歌聲裡飽含對爺爺和家鄉的真摯情感,喚起同樣出身梨園世家的上線官董藝對童年故事的回憶;京劇花旦演員田苗苗帶來一段被譽為「東方芭蕾」的京劇蹺功表演,引起王珮瑜對如何傳承「蹺功」的探討,甄子丹對苗苗出其不意的花式稱讚,更是引得現場笑聲一片。
活態傳承再創造 勾勒薪火賡續的美好畫卷
讓傳統文化湧起新時代的浪花,需要站在時代高度,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注重發掘當代價值,方能展現中華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義不容辭肩負起了此番重任,加入到傳統文化的學習、保護、傳承的隊伍。華彩少年們更是以他們獨特新穎的藝術創造力,勾勒出一幅幅傳統藝術「口口相授、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的美好畫卷,以活態傳承讓傳統文化更加鮮活。
一把摺扇、一杯香茗、一方驚堂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青年演員方洋飛搖身一變「說書人」,融合戲曲、流行音樂、舞蹈、武術於一體的全能演繹,將傳統的說書藝術變得生動鮮活;張羽清演唱的《天涯海角覓知音》靈感源於那首耳熟能詳的《天涯歌女》,原曲借鑑了蘇州評彈,而在張羽清的演繹中,既保留了吳儂軟語的江南韻味,又加入了節奏布魯斯等元素,整首作品三種風格轉換自如;華彩少年中唯一有過軍旅生涯的房靜,曾就職於原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政治工作部文工團,她帶來的架子鼓奏唱《當兵的人》,英姿颯爽,青春澎湃,一句「上戰場能打仗,上舞臺能演唱」更是擲地有聲,自信昂揚,展示出新時代年輕人對於家國情懷的責任與擔當。
將傳統藝術、新媒體技術與創新思維三者有機結合的《上線吧!華彩少年》,在第二期節目中繼續深化「國風」+「少年」創新融合的鮮明特色,令觀眾產生耳目一新的視覺體驗。36位少年的國風創演個人展示畫下句點,各自的筆試成績和初舞臺成績也即將公布,新一輪的創演舞臺蓄勢待播,究竟哪幾位少年能率先上線?鎖定CCTV-1今天21點檔,更多精彩盡在央視頻、西瓜視頻,等你來看!
(編輯 陳漢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