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劇《在一起》開播。第一單元《生命的拐點》。
老人家送確診的兒子入院,一直陪在門外。一個人靜靜的坐著,時不時抬頭看一看鐘。相信,有親人在醫院手術時,做為親屬,在門外等的心情,大家都能夠體會。一種緊張和不安。不管多有信心,一切可以順利,都會緊張。
兒子在裡面搶救,做母親的堅持在外等待,任何人勸都沒用。於是,醫護人員送來了綠植,淨化空氣。老人家精心的照料起那些綠植。綠植,一直給人們希望和生命的象徵。精心照料著綠植,體現了老人家對兒子康復的希望,同樣,也是所有人對於生命的渴望。
院長從老人家身邊路過,老人家與院長說起鐘的問題。鐘的停擺,是從兒子第一次搶救開始,代表著生命的停擺,同時也暗示著受疫情影響,全國的停擺。只有滿電,才能重新運作起來。老人家笑著說,等兒子好了,讓兒子來換電池。這裡和後面捐贈遺體起到了一個呼應。
老人家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鼓勵著兒子和身邊的醫護人員,用自己的方式守護生命的希望。可惜,天不遂人願,兒子終於還是與世長辭。相信,沒有比這個更讓人接受不了的事情,老人家忍住悲痛,捐贈了兒子的遺體,已供醫院研究。
之前,說到,鐘停擺之後,需要換上電池才能夠繼續走。全國因疫情停擺之後,更加需要對病毒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救治更多的人,而兒子,就是為醫院研究,為社會重啟的電池充上能量。
這段劇,看得讓人淚目。當知道兒子去世之後,老人家顫顫巍巍的站起來,全身都在不受控制的微微顫動,太真實了。呂中老師,在裡的表演太漂亮了。
兒子的逝去已經無力挽回,一個偉大而無私的決定,卻可以為其它患者帶來更多治癒的希望。這時,再回來想想,綠植所代表的意義就更加重大。不僅僅是老人家對於兒子的希望,而是以老人家為代表的所有人,對戰勝疫情的希望。
我們控制不了時間,但是我們可以創造生命的拐點。老人家的這一決定,給創造拐點,帶來了更多的希望。
第一單元,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