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的名義》播出後,為李海潮的扮演者塗松巖老師著實圈了粉。劇中李海潮是十足的好男人,又當爹又當媽把三個孩子拉扯大,每個女人看後都想找這樣一位男士結婚。其實,塗松巖老師在之前的影視劇中一直飾演渣男的角色,最開始的起源就是在2006年《雙面膠》中,把鳳凰男李亞平這個角色演活了。今天我們就一起重溫一下這部《雙面膠》。
《雙面膠》是六六的一部小說,以真人真事改編,上海姑娘胡麗娟嫁給外鄉小夥李亞平,在麗娟父母的幫助下,結婚後在上海買了房子,李亞平對麗娟每天噓寒問暖,麗娟也沉浸在這樣的婚姻中。直到李亞平父母從老家來到上海一同居住後,麗娟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麗娟的婆婆是一個非常傳統且愚昧的女性,她一直還保留著舊社會,男人是天,女人在家裡和社會中都沒有地位的思想。這些思想與生活在上海大城市中,新潮且天真的麗娟的思想有著很大的不同,兩方摩擦不斷,誰都妄想想去改變對方,以至於麗娟和婆婆水火不容。
李亞平在媽媽和媳婦中間受著夾板氣,中間經歷父親病故,姐姐欠債等多個事件,李亞平和麗娟關係也到了冰點,孩子的出生也對他們的婚姻沒有起到緩和作用,一句牙牙學語兒子說的「媽媽壞」成為導火索,李亞平暴打麗娟,這段感情結束。
一個非常沒有邊界感的公婆和一個本質上分不清對錯的鳳凰媽寶男,再加上原本三觀不一致的兩個家庭。本身兩個家庭差距太大,從物質到精神上都沒辦法匹配,男方父母不斷得寸進尺,享受女方的硬性和軟性資源帶給他們的舒適,卻還處處挑剔媳婦的不是。
劇中的麗娟和李亞平以離婚收場,而現實中的男主殺了自己的妻子後,照常遛狗,毫無悔改之心,最後被判以死刑。
六六後來採訪過殺妻李亞平後回憶說:「那個殺人犯對著我們咧嘴一笑,說他找上海女人就是為了全家脫貧,現在上海丈人丈母娘不肯拿錢出來補貼他家,還留著上海老婆幹什麼?」
其實李亞平有這種思想完全是來源他的家庭教育。她的媽媽有著典型的男尊女卑,媳婦不是人的思想。在這樣一個家庭裡長大的李亞平,雖然和麗娟相處時完全看不出原生家庭的影響。他所接觸的一切,包括教育環境和工作環境,使他每天小心翼翼的偽裝自己,把自己的三觀和正常人的三觀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很多時候都會得到條件優秀的女孩青睞,認為這樣的男人更能吃苦耐勞。但是一旦有機會爆發, 他們就像吸血的水蛭一樣,牢牢的用吸盤吸附住獵物,之前的一切偽裝都會打回原形。
李亞平的媽媽曾和麗娟吵架時,尖酸刻薄地說:
「我兒子啥也沒有,他能娶上媳婦,說明他有本事,誰值錢,誰不值錢哪?」
其實麗娟婆婆的話糙理不糙,現行社會婚姻制度下,女性的下嫁利益缺乏保護,就像麗娟這樣,為了愛情賠個精光,還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嫁給一無所有李亞平,麗娟明明倒貼,為何還被看不上?其實整件事錯就錯在兩個字「下嫁」。當初戀愛時,男女雙方的投入不能直觀計量,男方在得到想要的一切時,或者有更好的選擇時,很可能會一腳踢開女方,或者像劇中麗娟的處境一樣,被婆家嫌棄好吃懶做。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女孩下嫁時,不再忙著安撫入贅女婿一味虛榮。可惜只要雙方有孩子,男方一定會反咬妻子一口,社會習俗教育我們在家相妻教子是女人的責任,而作為孩子的父親,女方也不忍心虧待男方,也得有必要的體面,這就造成男方貪得無厭。
多麼聰明的女子,遇人不淑,本來能順遂過一生的,卻枉送性命。當年拍出來很轟動的, 第一次赤裸裸的寫了鳳凰男, 這個影響到今天的名詞。 社會一直發展, 那個時候恰好是新舊觀念猛烈碰撞的年代。 現在2020年了, 人們的思維觀念都已經成長, 網絡諮詢發達了, 看的多了也懂得怎麼應對了。
女人高嫁和男人高娶, 其實都是為了過日子, 如果能盡本分也無可厚非。 難就難在, 能控制本心的人很少。
我是電影醬,每天帶你深扒影視劇中最有趣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