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很喜歡看鄧超和孫儷的微博。
有很多日常,細碎溫暖,就好像身邊的朋友一樣。
在他們的微博裡,你能看到歲月的痕跡,還能體會到為人父母的歡欣。
之前,鄧超發了一條微博說:我決定息影,當個全職爸爸。
視頻裡,女兒緊緊摟住他的脖子哭著不讓他走。
他耐心安慰:「不哭了好不好,好了,爸爸去上班了啊。」
可女兒還是不願意撒手,小聲抽泣著。
這一刻,這個人前搞怪的男人眼裡有著太多不舍。
於是他說,決定息影,當個全職爸爸。
其實我很能理解那種親子之間的依戀。
在小朋友的眼裡,爸爸媽媽去上班,是一件讓他們很難過的事情。
在爸爸媽媽眼裡,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這個對他們充滿依戀的時期,其實是很快就過去了。孩子很快就長大了,會有自己的生活和朋友。
《朗讀者》中曾經有這麼一段話:
&34;
其實每個爸爸媽媽都明白的,孩子需要他們,他們也想陪在孩子身邊。
可是,真的是身不由己。
為了自己的家人,每個人都負重前行。
02
我有一位從來不睡午覺的朋友。
我問他:「為什麼昨晚熬夜今天早起,中午還不補個覺?」
他說,他是留守兒童。每次爸爸媽媽們去城裡打工前都會給他買很多好吃的,陪他吃完午飯後,哄他去睡覺,然後再趁著他睡著了偷偷溜走。
「所以我後來就不睡午覺了,因為我覺得只要我不睡午覺,他們就不會走。」
可即使怎麼哄他都不去睡午覺,爸爸媽媽還是要走的。
車站,是見證離別最多的地方。
一位年輕的媽媽收拾好行李準備去外地工作。
候車室外,孩子哭得撕心裂肺,「要媽媽!要媽媽!」
候車室內的她,何嘗不難過呢。
可她已經是成年人了,她得學會堅強。於是她只能忍著淚水,帶著滿臉的不舍與愧疚離開孩子。
這樣的場景,每隔一段時間都要上演。
列車乘務員劉鍾是之前刷爆朋友圈的短片《三分鐘》的原型。
春運時間,是她最忙的時候。
那一天,已經半個月沒見孩子的她,在衡陽火車站臺上與孩子相聚了4分鐘。
這4分鐘真的很短,但對孩子和她來說,真的彌足珍貴。
在一次採訪中,劉鍾曾說:
「他成長過程中有很多關鍵時刻我都錯過了,比如他第一次學走路,我都沒能親眼見證。每次我結束假期要回去工作,他都緊緊抱住我,哭著說媽媽不要走,你在家裡陪我。我聽著覺得特別難受。」
可再難受,再捨不得,劉鍾也沒有辦法。
不去工作,怎麼養家。
03
黃傲雪的父親在20公裡外的縣城打工,為了給家裡省錢,他已經好久沒回家了。
為了給父親一個驚喜,黃傲雪準備偷偷去看看他,給他送冬衣。
她不知道,原來父親一直瞞著她在做卸水泥的苦力。
這份活是真的累,為了賺更多的錢,他攬下了3個人的活。
活多,他一點沒時間休息,像個泥人一樣,爬上爬下的扛著水泥袋,渾身都髒兮兮的。
這一幕正好被黃傲雪看在了眼裡。
她看著那個騙她說自己在做木工的父親的背影,哭了,滿滿的心疼:「爸,你這樣搬你手不痛嗎?」
這位老實憨厚的父親被眼前的突發狀況弄得措手不及,他實在不知道女兒會突然出現。
看到女兒哭成淚人的模樣,父親安慰說:
「別哭,爸爸掙錢給你讀書。」
女兒止住眼淚後,他朝著水泥車走過去繼續搬水泥。
誰知道女兒在他身後跪了下來哭著說:「爸,你別扛了,你別扛了……」
張愛玲在《半生緣》裡說:
「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這位父親已經習慣了堅強,再苦再累他都扛過去了。
可女兒的這一跪,讓他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別看孩子小,其實你的辛苦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04
看到這麼一段話,覺得蠻有道理:
生活裡80%的痛苦都來自於上班,但如果不上班,就會有100%的痛苦來自於沒錢。
上班苦嗎?上班累嗎?
累的,苦的。
但是一想到上班有錢拿,還能給自己最愛的人買禮物,就覺得上班也很好了。
很多人為了給爸爸媽媽更好的生活,為了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紛紛離開家鄉外出工作,其中有好多人一年到頭回不了幾次家。
現在,新年就快要到了,不管家多麼遠,路費多麼貴,不管你有沒有賺到錢,記得一定要回家看看家人。
車站,是見證離別最多的地方。
也是見證重逢的地方。
請一定要記得,看到他們的時候抱抱他們。
還有啊,也許爸爸媽媽缺席了你的童年,但你千萬不要缺席他們的老年。
一輩子,我們只有一次機會做彼此的親人,也只有一次珍惜彼此的機會。
要好好珍惜。
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