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成儒和郭敬明槓上了!
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中,郭敬明覺得自己有"傳道、受業、解惑"的義務,於是把晉級S卡給了表演明顯失敗的何昶希。
李成儒卻說:
"你可以藉口說,我要鼓勵那些演得差的,那你怎麼就打擊了那些演得好的呢?"
"我不喜歡翻手為雨覆手為雲的各種做法,一會說我選擇他並不是我要跟他合作,一會說我選擇他,我就是為了跟他合作,這樣的說法弄得別人一頭霧水。"
"四個導演一共八張S卡,卻有40個演員,這裡面存在一個公平公正的問題,以及肯定他的演技、他的表演水準的問題,不是你可以隨性而來的。"
他的這一波"直言不諱"贏得了大多數網友的支持和贊同,畢竟在一檔評判演技水平的節目中,單憑個人喜好就給晉級太站不住腳。
但在大家歡呼終於有人能治治郭敬明的詭辯之風的同時,不免也有人質疑:這個叫李成儒的過氣老演員到底有什麼了不起,竟敢這麼出風頭,莫不是為了蹭流量提名氣吧!
別人不敢說,對於李成儒,還真用不著,他的豪橫不僅是因為有資歷,更因為有錢。
暴富過的人才不怕battle
李成儒生於1954年,是個地道的北京人。據他自述,小時候在家放風箏,風箏總會掛到故宮的角樓上,從他家到故宮神武門,只需要走五分鐘。
家能安在故宮邊上,這得是什麼樣的富貴人家啊!而且據說當年北京城獨一號的"義和信"綢緞莊就是他們家開的,李成儒真真是出身極好了。
然而在他2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從此家道開始衰落。母親一手拉扯著11個孩子,即使是家底不錯,憑著賣字畫、收藏,仍是朝不保夕。李成儒的童年一度是吃不飽,穿不暖的。
他曾說:"在北京的野菜沒有我沒吃過的,沒有我不認識的,真的。"家無隔夜糧,身無禦寒衣,日子的貧苦可見一斑。
可能就是因為小時候沒錢的日子太難了,成年之後的李成儒最大的目標就是賺錢。
1985年,李成儒借著東風下海經商,五年後在北京西單寸土寸金的地方,開了一個一千多平米,名叫"特別特"的服裝店,這是北京首家開架自選服裝店。一天最高能掙50萬,那真的叫日進鬥金!而且,這樣的輝煌持續了有2年。
1991年,李成儒外匯倉裡就有了1300萬美金,相當於六七千萬人民幣。在那個"萬元戶"都難以普及的年代,手中握有幾千萬人民幣,可以說是天文數字了。
當時北京有四個有錢人都姓李,俗稱"京城四李",李成儒是其中之一。
手握巨額財富,李成儒的生活一度非常奢靡。
衣服非名牌不穿,西服七八萬一套、領帶一萬多一條,襪子100美金一雙,一天換一套的穿。出行都是新款的奔馳、寶馬,哪款新就買哪款,七八萬美金還是全款付。別人喊他一句"老總",他一高興,就隨手給人100美金的小費。
魯豫曾問李成儒,人一有錢會是怎樣的狀態?
李成儒答:"會犯糊塗。"
1993年,一次投資失利,他把全部身家賠了進去,這才開始反思,自己想幹的到底是什麼。
"1996年底我就反覆問自己這一生最愛什麼啊?還是最愛演戲。"
之後,他果斷開始清倉、出貨,該還的錢全都還上,債務整理得清清楚楚,這才真正開始了拍戲人生。
金錢的好,既體現在豐厚的物質享受,又體現在豐富經歷的體悟,李成儒的底氣在"儉"與"奢"的來回打磨中被滋養壯大,見識過大錢的人與人battle只能是興之所至,營營小利勾不起他的興趣。
錢財充足的人才能做自己
雖然經歷了投資失利,李成儒的財富不比從前,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在北京郊區仍能蓋起自己的四合院,有次採訪中,他透露,自己家前院種植了五百棵櫻桃樹,家裡有整套的金絲楠木家具,高達一百八十件。還收藏了各種古董古物,比如北宋瓷器、古代大書法家的字畫、"總有家纏萬貫,不及一片汝窯"的北方青瓷等等。
當被主持人問到家裡有沒有壓箱底寶貝,他說寶貝談不上,只有一對小玩意——元代的水晶天鵝。李成儒口中的"小玩意",價值四千萬。最令人震驚的是,他還有一串乾隆賞給陳大受的珠子,他調侃,要是放在一百多年前,他會被"滿門抄斬"。
正是因為有了充足的錢財和豐富的經歷做底氣,李成儒才能在41歲的年紀,重新出發演戲。這不是窮則思變,這是有錢人的慣常思維:喜歡就去做!
其實這並不是李成儒演藝事業的初始,很早之前他就已經接觸過演藝了。
6歲時跟著哥哥唱京劇,功底紮實;12歲想考藝術院校但未被錄取,之後,進服裝廠當工人,閒暇時參加工人俱樂部的話劇演出;18歲師從北京人藝的老戲骨董行佶,練習聲音和臺詞,10年下來風雨無阻;1980年,進入北影業餘表演進修班;還曾在86版《西遊記》中擔任場記,被楊潔導演稱讚:"如果缺了他當時,等於缺了一個手。"
自始至終的興趣和一早打下的硬底子,讓他之後的演藝之路走得頗為穩和順。
1995年,李成儒在北影同學趙寶剛指導的戲中出鏡,正式全面回歸演藝圈。後來,因《重案六組》中曾克強一角,獲得了北京影視春燕獎,因《你是我的生命》南大炮獲得南方盛典最佳男主角。他的演技得到了業界和觀眾們的一致認可。
特別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電影《大腕》中的那段經典。
當時李成儒到了片場後才拿到臺詞,滿滿的一頁紙,馮小剛要求90秒內必須完成。連專業的播音員90秒也只能說200多個字,而他卻要完成這約有400字的臺詞,真不是一般的難!
結果,1分20秒,三百二十八個字,一鏡到底,完美!
所謂不瘋魔不成活,李成儒用實力和態度,在演藝界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這樣的際遇卻不是人人都能效仿的,畢竟出身自帶的那層頑氣和富貴打拼時累下的人生感悟,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
有錢人的至高境界,不被錢財困住
馬未都說:人生有三個階段,年輕時趨利,中年趨名。到了名利有了,第三個階段就是安放靈魂。大部分人到了名利階段就走不動了。
而李成儒不同於大部分人。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品嘗過名和利的滋味之後,他不再"犯糊塗",對於財富和人生他有自己的看法。
他曾說:"美其食,只要你吃得舒服,哪怕粗茶淡飯也是美的;任其服,就是穿著舒服的就是好衣服;樂其俗,就是你怎麼待著更合適您就怎麼樣。人呢,在不同年齡段和不同的時候他有不同的境界。"
對於收藏,他說並不是衝著錢去的,而是對有靈魂的古物一種敬畏和欣賞。對於曾經投資失敗的經歷,他說這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是很好的經歷。
得到過,失去過,李成儒在經歷中懂得了知足、珍惜,懂得了保持清醒和敬畏。他知道只有長在自己身上的本事,才是別人拿不走的。
他的兒子曾參加選秀節目,他表示"你沒本事我有什麼可誇的?""要是他拿出作品了,觀眾認可了,我就支持。"絲毫不護短,不講情面。
有人說他冷酷,可這也是他的可貴之處,這時代說真話的人太少,這份敲打,是過來人才有的清醒,並不是人人都願意給的。
李成儒在節目裡說:在老戲班裡有句話,人要跟你說真話,你千萬別惱,那是給你兜裡裝錢呢。
人人都愛聽好話,但是真正清醒的人才知道真話才是最珍貴的,自欺欺人不會長久,被一團和氣迷惑也得不到益處。
在李成儒和郭敬明battle的新聞下面,有一位網友評論郭敬明的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小時代》被罵他一點也不在乎,因為票房已經回本了,《爵跡》被罵他在路演的時候哭了,因為票房太差......"
是的,有些人,不管再光鮮富有,終究是錢財的奴隸,而李成儒卻始終堅持做自己,不管是從商還是從藝,都是坦蕩、極致,無懼、無悔。
馬未都有句話:"年輕的時間暴富過最好,這樣對於人生也會有別樣的見解!"
錢是好東西,有錢能比別人更輕鬆的獲得名利和尊重,可是錢也有雙面性,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行不配富,也必招非議。不能撐起財富的靈魂,終究只是錢財的奴隸,做不得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