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我們去水族館買了五條金魚回家,然後搬出已經閒置了很久的金魚缸,決定開始養金魚。
以前我們養過一段時間的金魚,可是之前的那幾條很快就以一天一條的速度死掉了,我們不知道是不是餵養的問題,或者是不是小金魚的生命本來就很脆弱。於是金魚缸在那批金魚全部死亡之後也被扔進了角落。
這次養金魚是因為孩子學校布置的作業,要帶小動物去學校養。這才想起自己家裡也有一個魚缸,何不自己在家裡也養幾條呢?於是懷著忐忑的心情,洗乾淨的魚缸又被搬上了桌子,裝上了水,水裡也多了五條金魚。
一開始的時候,小魚們似乎還很拘謹,在魚缸裡像是受到驚嚇一般胡亂地遊來遊去,遊累了就躲在魚缸的一角。每次,只要有人經過魚缸,都會驚動這幾條小魚,我一度懷疑,在這樣的環境裡,這幾條魚應該也撐不了太久。
(我養了四條橘色,一條黑色)
小金魚不能餵太多的東西,容易撐死,所以,每條金魚每頓飯我們都只餵兩到三顆魚食。第一次的餵的時候,家裡的小男孩拿著魚食,從魚缸頂上的一個小開口將魚食投進去,卻沒有一條魚遊過來吃。五條小魚儘量離我們遠遠的,大概沒有魚缸的限制的話,它們早就遊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了。於是我們只好在投完食之後便離開,然後偷偷觀察這些魚的表現。
就算我們離開了,它們依舊很謹慎,對我們投進去的東西深感懷疑,沒有魚去吃。然而它們很定是很餓了,總歸會有第一條魚去嘗試吃這些紅色的綠色的小顆粒。當第一條魚吃完之後,誒?這東西似乎還挺好吃的,關鍵是,吃完之後肚子就飽了,滿足。於是便口口相傳,這東西能吃,大家快點都來吃啊!漸漸的,所有的魚都知道魚缸外面那些巨大的「東西」投進來的東西便是食物,是可以吃的。所以,沒過幾天,這些魚就都認知並接受了這個事實——我在想它們會不會因此而沾沾自喜,因為他們發現了足以維持它們生命的食物。
但我覺得這還只算是一件小事,因為還有更加能夠讓它們值得沾沾自喜的事情——它們發現了食物每次都會出現在它們所在的那片水域(實際就是那個魚缸裡的水)中一個特定的位置。我們家的那個魚缸,在頂端有一個小小的開口,每次我們都是從這個口子投進魚食的,所以魚食只會出現在那個開口的下方一小片區域。經過了幾天的探索與發現——當然可能還會有總結,如果這幾條魚會總結的話——這幾條魚終於發現,魚食只會出現在那片區域內。於是,如今每當有人在魚缸之前蹲下的時候,這幾條魚都會非常自覺地遊到那片區域裡,開心地搖晃著尾巴,等待從天而降的食物。
(餵魚的開口)
說來也奇怪,這五條魚直到現在還活得很好(沒有買氧氣泵之類的,只是單純的餵養魚食),養了也快三四個月了。每次我走過魚缸的時候,它們也不再會躲到角落裡,而是面朝著我遊到與我接近的那一邊,似乎在向我索要好吃的東西。它們都已經知道了,魚缸外移動的巨大身型的「東西」,會將食物從固定的位置放進它們生存的地方。
它們並不知道巨大身型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東西」,憑它們的認知,或許還不能理解這個世界上竟然會存在這樣的「東西」——它們僅僅只能認識到巨大身型的「東西」會給它們一些賜予,然後憑藉著經驗得到「食物會出現在固定的位置」這樣的規律。它們根本無法認識到賜予它們食物的到底是什麼,甚至不會去思考,這樣的「存在」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然而事實上,我們——當然是存在的。
再來個題外話,
為什麼這次養魚很成功?
以前動不動就養死呢……
金魚的壽命究竟是什麼決定的?
長壽的金魚都是草金,草金的身體各個部位沒有發生特殊的變異,五臟六腑也沒有發生變形,抗逆性也強,這是它們長壽的一個保證,其他變種越複雜,就越容易出現問題。
一定的水域飼養的金魚數量有限,就是加了過濾和增氧,它一時不死,體質終究會下降的,這對於金魚的長壽沒有好處。長壽的金魚一定是在寬敞、清潔、穩定的水域生活的。
金魚適宜的溫度是二十度左右,雖然也能耐三十度以上,零度以下的溫度,但是終是不如溫度比較恆定的環境。尤其是金魚上了歲數後,最好給與金魚一個相對恆定的溫度。
金魚是嬌貴的,在養金魚的過程中養成仔細觀察,謹慎看護的習慣。養魚也是養人,理解了金魚長壽的道理,也能好好地照顧家人、照顧自己,好好地做自己的事業,不單單是停留在對於金魚的喜歡。
互動話題:
作者: 瞪蹬,萌萌噠小法醫,看過太多悲歡,內心依然溫暖。微信公眾號:瞪蹬法醫(ID:dengdeng_forensic)。
大佬,賞個銅版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