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Chaya Cheng
「42億中等以下收入人群每年帶來5萬億美元的商業價值。2022年,新興市場商業規模將達1.7萬億美元。」
2019年11月28日-11月29日,第四屆Morketing Summit 全球營銷商業峰會在北京圓滿舉辦,本屆主題圍繞「破·局|有破有立,突破棋局」展開。
在11月28日,Morketing與北極光創投共同舉辦了北極光出海創投專場活動。期間,店匠科技Shoplazza CEO李俊峰發表了《2020年出口電商創業機會》的主題分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以下為嘉賓演講實錄 (Morketing略有刪減):
店匠科技Shoplazza是一家賦能中國品牌使其獲得海外電商能力的平臺,為他們提供底層的電商交易系統,同時通過數據和用戶樣本的維度做了一套自動化的服務系統。
在幫助中國品牌電商出海的過程中,常常發現中國企業在內容與社媒方面的表現與國外企業相比還有些距離,這是為什麼?
由於文化差異,我們無法得知這些內容和社交裡面的底層邏輯和情感。內容、社交與工具不一樣,沒有統一的標準。
但是有沒有什麼是國外做不到,卻恰恰是中國企業的優勢呢?
於是我發現,中國的供應鏈特別強。例如,基本上國人都是通過自身渠道,自己將貨物賣到美國以及其他地區。很少見到有印度人來中國進貨再去美國售賣,原因正是因為貨物的供應鏈在中國,這種競爭優勢無法短期替代。
基於這樣的背景,我們團隊就考慮做一個與電商相關的平臺,於是就有了ShopLazza。
我們開發出了兩套系統,一套是獨立站SaaS系統,另外一套是廣告投放智能系統。其中廣告系統只能用在電商行業,而且只能投某類價格區間的某類產品電商,基本上不需要通過人的因素,只需通過機器就可以完成投放。
做完這兩件事情,我們幹了第三個事情。因為這兩個系統讓我們客戶自己去使用,時間成本、學習成本與人力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我們希望完成品牌出海整個閉環,於是又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完整解決方案-品牌出海系統,在之前的兩個系統基礎上融入了人的服務。
出口電商未來趨勢概況
1.新興市場
預計到2020年,新興市場的商業規模將達到1.7萬億美元。
大家知道哪些地區是出口電商的新興市場嗎?
首先是印度,其次是中東、東南亞和非洲。而拉美並不算特別新興的市場,除了距離太遠,物流的效能較低外,還有拉美市場的稅收過高,所以拉美並不是個首選市場。下面從國家層面對這四個市場進行分析:
第一,印度市場:印度的特點是人口紅利非常大,它是全球GDP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也是整個新興經濟體裡面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但是在這麼快速增長的市場中,還沒有一家類似於京東、淘寶、拼多多的企業出現。此外,隨著印度消費力增長,以及市場日趨年輕化,對標中國電商頭部企業的窪地也非常多,因此印度是一個非常好的電商市場。
第二,中東市場:所謂中東市場主要是指海灣六國,沙特、阿聯、卡達、巴林、阿曼這些國家。這些地區的人均GDP都在2萬美元,可以和歐美國家相媲美。並且中東地區的女性由於受到宗教限制,不能隨時隨地出去逛街,因此在家進行線上購物的時間非常多,對於電商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第三,東南亞市場:大家對於東南亞可能比較熟悉,這也是中國頭部企業布局最多的市場。東南亞也離我們非常近,華人在當地發展的很好,深受到當地人的尊敬,社會地位也非常高。
第四,非洲市場:年輕化無疑是非洲的「招牌菜」,當地年輕人口基數佔比約60%,還有著例如奈及利亞、埃及這些人口眾多的國家,機會也非常多。
如果大家接觸過電商,不難發現中國做電商的賣家、企業,廣告基本上只投美國和歐洲兩大地區。但這對於媒體來說,就呈現出了一個很尷尬的局面,其他地區有流量卻沒有廣告主。於是在未來,很多媒體會對策略進行相關調整,以激勵大家去開發一些新興市場。
2.新興消費群體
除此之外,新興消費群體也是出海電商的新機會,全球42億中等以下收入人群每年能帶來5萬億美金的商業價值。
亞馬遜上賣的最好的是30美元左右的商品,為什麼?因為真正有錢的人會直接去商場、私人會所,甚至定向品牌店進行購買。而中低端收入人群的特點,大多是需要什麼買什麼,同時伴隨衝動消費。這些消費人群的意願動機非常強,消費潛力有待開發,例如大家熟知的抖音帶貨就是典型的衝動消費。
3. 新流量紅利
另外,我們所說的新流量紅利,相信肯定有很多人非常關注這一點,流量紅利其實不受國家因素影響,而是由人決定的,因此選擇什麼樣的媒體非常重要。
在海外,電商行業的五大主流媒體仍是Facebook、Google、Snapchat 、Pinterest和TikTok。其中,TikTok在海外的增速非常快,雖然他們還沒有達到在視頻中點擊連結就可以直接跳轉淘寶平臺的水平,但TikTok一直在測試,所以目前這種功能還沒有被開發出來。
但抖音在國內的變現能力和帶貨效率十分高。在今年的雙十一,薇婭和李佳琪一天帶貨分別為近20億和10億元,因此在視頻和直播中的直接跳轉商品購買界面的模式非常普遍。我們認為,TikTok如果將這種模式從中國複製出去,會收穫一波紅利。
Google與亞馬遜在廣告上的競爭非常激烈,呈現出「你多我就少,你少我就多」的局面。而亞馬遜已經佔據了大部分搜索廣告,於是Google的發力點將放在購物廣告上。我們在搜索關鍵詞時通常出現這個關鍵詞的網頁,而Google的購物廣告搜索的關鍵詞觸發是直接跳轉品牌區,不再是相關網頁模式。這種模式的效果非常穩定,而且可以持續帶來流量和ROI。
4.品牌趨勢
調查顯示,現在80%海外用戶都能認出中國品牌,這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這一現象說明中國商品的質量和受信任程度相對比以前更好了,越來越多中國品牌在海外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這也恰恰說明了中國品牌在海外有發展空間,在未來會有更多的中國品牌誕生出來。
5.新購物方式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客戶願意和商家進行互動,而商家也願意不斷從各種維度去展現自己產品,不管是通過博客,還是讓網紅進行測評或者直播帶貨。從這裡面便可以發掘出一個現象,以往我們的交易流程很簡單、很固定化,現在的交易流程會產生大量數據,不管是商家還是用戶,產生的數據量都非常大。內容和社交改變了我們的購物方式,同時在全球多元化的背景下,這也給電商的發展帶來了新機會。
新流量紅利在哪?
Google全球搜索份額佔據90%以上,目前,電商類廣告在Google上排名已經達到前3,並且增速速度很快,新的購物廣告將在Google上持續發力。
Facebook旗下產品在全球範圍內擁有27億月活用戶,如今針對B2B業務的廣告增速迅猛。有賣家通過Facebook賣出價值大約為3000萬人民幣挖掘機訂單,而挖掘機正是to B的產品。這種以大宗商品為主的模式,也是電商的一個新機會。
再來看看月活用戶同樣過億的TikTok,它的機會在於將國內抖音的玩法複製到TikTok上去。我們曾嘗試把國內的「種草「視頻複製到海外去,一樣能產生真正的用戶點讚和評論。
通常我們會從忠誠度、美譽度上對品牌進行定義,但是當今的中國品牌還沒有真正達到這個高度,更多的時候是指體驗感和責任感,包括消費者對於品牌的信任度。對企業而言「割韭菜」式的方法不再可行,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產品的體驗感和品牌感才能真正收穫人心。
最後,關於內容和社交,我個人比較看好社交電商。
這是一種新場景式的互動。社交電商融合線上線下兩者的優勢,既有人進行導購,同時還能相互溝通給出建議,讓購買效率和決策率變得更高。
在沒有社交電商之前,在線購物缺少情感上的體驗,而社交電商讓購物變得有溫度,增加了用戶的黏度和決策率,因為大多是用戶希望有人給出指導或者決策建議,這樣的模式也被稱之為「對話「進一步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
相關閱讀:
寶潔鄧勝藍:比品效合一更重要的,是回歸對消費者的初心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悠易互通周文彪:重新理解全域營銷、場景串聯、家庭和個人打通,打破孤島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Facebook陳震:全球營銷3大新趨勢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騰訊視頻王瑩:從《陳情令》看IP營銷如何破局品牌增長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雙羯影業沈浛穎:從《小時光》看打造圈層爆款的4個方法論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分眾晶視電影傳媒石松:5大主流受眾,6大核心打開方式,讓廣告和電影一樣精彩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騰訊廣告歐陽娜:廣告3.0時代,電商行業3大形式之變和應對策略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躍盟科技CEO王冉:智能營銷時代,品牌應當做一個「用戶媒體」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Marketin王華:營銷中臺,實現「公域+私域」的運營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OneSight李蕾:一個CPA從0.3美金到12美金,從推廣、資本、品牌和數據看出海這件事 | MS2019專題
從《陳情令》《風味人間》看IP+品牌新玩法,解碼「聰明的營銷」|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realme CMO徐起:一個新手機品牌,如何在1年半時間裡成為全球TOP7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藝恩郜壽智:2020年中國品牌內容營銷將超1000億!《2019中國品牌內容營銷白皮書》發布 | MS2019專題
全棉時代李建全:為什麼要以棉花作為事業|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小紅書瓔珞:Z世代用戶的5大消費特質與5個品牌機遇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電通Digital谷澤正文:「品牌建設」和「消費者培養」是進入日本市場的第一步|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小米馬驥:14億人口的印度,網際網路6大垂直賽道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甲骨文:全球化的核心在於本地化,通過數據打造一套完整的用戶體驗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快手劉依涵:如何讓廣告躍入7億下沉市場用戶中?|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西窗科技朱會泳:大數據為商業帶來的2方面影響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威奈中國、iJoou、藍瀚互動:品牌出海3個關鍵維度,人才、技術、價值觀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藍標傳媒潘飛:未來5年,全新的不確定下,短視頻和全球化變得越來越確定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Camera360 、OneSight 、Variety、索信達:2020年營銷關鍵詞,用戶、內容、產品 | MS2019專題
WPS陳丹:30而立,WPS在全球不是找風口,而是尋求屬於自己的機會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小米營銷鄭子拓:在科技越昌明的當下,創意更重要,在於整合技術、附能營銷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新潮傳媒方立松:家庭消費的最後50米,電商轉化率更高丨Morketing Summit 2019
小米集團國際業務薛國頌:Q3營收536.6億元,49%來自海外業務,小米怎麼做的? | MS2019專題
當營銷圈遇上5G變革來臨,我們將如何順勢而為?|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nEqual崔毅傑:營銷數位化的3個關鍵,全局信息化、執行自動化、決策智能化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貝殼找房、星火創視、藝恩:定製綜藝本質上是方法論的重塑和升級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蘑菇街範懿銘:直播時代,能活下來的品牌只有兩種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萬達傳媒楊中望:1600萬個小時,41億次人流,商業場景的價值需要被重視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蘑菇街範懿銘:直播時代,能活下來的品牌只有兩種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如涵劉小榮:2022年KOL電商市場容量179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40.4%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克勞銳CEO張宇彤:30%的Z世代在購物前會受到KOL影響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京東零售集團葉長華:6.18億下沉新興市場成新紅利藍海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友盟+COO呂志國:逆勢增長的核心在於用數據構建智能增長的「正循環」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創略科技、極米科技、知乎:私域流量爆火背後的困境和機遇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韓都衣舍李城:2012年開始搭建數據化應用系統,已投資1億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新潮、鹿客、數字100:只有15%的廣告做到了品效合一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嗶哩嗶哩王旭:年輕人每天花83分鐘在B站,品牌如何與他們內容共創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一汽-大眾馬振山:汽車市場正進入銷量波動,4個新營銷方法論需重視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敦煌網、小米有品、Branch.io、寶貝格子:C端越來越難做,市場轉向三四線 | Morketing Summit2019專題
極米科技應姍姍:年輕消費者的8個YAN值密碼 | Morketing Summit 2019專題
阿里巴巴、利亞德、360、科沃斯:ROI到LTV,零數據到數據黑洞,營銷如何破局 | Morketing Summit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