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上映的《黑水》(Dark Waters),又是一部堂吉訶德式電影——孤獨的鬥士對抗腐敗的系統。
《紐約時報》相關報導截圖,圖中人物即為羅伯特·比洛特律師影片源自2016年一則名為《這名律師成為杜邦公司最糟的夢魘》(The Lawyer Who Became DuPont's Worst Nightmare)的新聞報導,《紐約時報》記者納撒尼爾·裡奇(Nathaniel Rich)詳細記述了一位名叫羅伯特·比洛特(Robert Bilott)的律師,對美國化工巨頭杜邦公司提起環境訴訟,這場官司揭露了幾十年來杜邦公司化學汙染的歷史。
而《黑水》的編劇裡不僅包括納撒尼爾·裡奇,還有片中羅伯特·比洛特的飾演者馬克·魯法洛(Mark Ruffalo)。
《黑水》海報資深影迷很容易在《黑水》裡看到許多經典電影的影子,比如1969年的《焦點新聞》(Z)、1976年的《總統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1983年的《絲克伍事件》(Silkwood),及1999年的《驚曝內幕》(The Insider)等。
《黑水》裡的律師比洛特,還會讓觀者聯想到《大審判》(The Verdict,1982)裡的律師弗蘭克(保羅·紐曼 飾),以及《法網邊緣》(A Civil Action,1998)裡的律師利德曼(約翰·特拉沃塔 飾),他們的共同點都在於正義感十足,並都決絕地對抗著大企業、大財團。
《黑水》劇照,比洛特(馬克·魯法洛 飾)與《驚曝內幕》相似,《黑水》也同樣從利益攸關方視角切入,在《驚曝內幕》裡,維根(羅素·克羅 飾)明知自己與菸草公司籤署了保密協議,但最終還是向公眾爆料菸草對於人體有害的報告,而在《黑水》裡,比洛特是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Taft Stettinius & Hollister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該所的大客戶之一便是杜邦公司,但比洛特最終卻幫著西維吉尼亞州的農民們提起環境訴訟。
對於非美國觀眾而言,其實還需要特別留心一下片中一個關鍵設定,即化工巨頭杜邦公司與西維吉尼亞州帕克斯伯格(Parkersburg)農民之間的矛盾。杜邦公司自不用多做註解,西維吉尼亞州的意象可以多層次的指代。
1970年代,約翰·丹佛(John Denver)演唱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鄉村路帶我回家),歌詞第一句便是「Almost heaven, West Virginia」(簡直是天堂,西維吉尼亞),這首美國鄉村名曲,反映了美國人對於西維吉尼亞的認知——綠水青山,田園美景——這可以視作《黑水》中西維吉尼亞意象的第一層。
西維吉尼亞的第二層意象也是那首名曲裡的一句歌詞:「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To the place I belong」(鄉村路,帶我回家/帶我落葉歸根)。片中比洛特就是這樣的西維吉尼亞「村娃」,通過個人奮鬥,考出窮鄉,在大城市出人頭地,但他無法忘記自己的家鄉。
片中第三層意象則可以用此次美國新冠疫情來很好的說明——當地時間3月17日,西維吉尼亞州出現首例確診病例,意味著新冠病毒在全美50個州均出現病例。為什麼西維吉尼亞能「堅持」到最後才出現感染病例?並不是因為該州防疫工作做得好,而是因為它是全美最落後的一個州:該州境內沒有一個國際航班,200萬人口大部分生活在鄉村,並且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檢測試劑遲遲沒有運到西維吉尼亞。也就是說,這個所謂的原鄉,缺乏關注,使得該州的大部分負面議題都湮滅在群山之間。
《黑水》劇照,特農展示自家的「動物墳場」理解了西維吉尼亞的多重意象,就會更進一步理解那位名叫威爾伯·特農的西維吉尼亞農場主的無助感,他農場裡的大量牲畜離奇死亡,而本地律師卻迫於杜邦公司的淫威,沒人願意為他打官司,而當地的環保執法機構出具的報告,還將牲畜死亡歸因為特農自身的問題。
《黑水》裡劇情推進很像是一個偵探故事,比洛特歷經種種困難,終於發現了案件的關鍵所在:PFAS,經過專家的解答,他才得知這是一種用於生產特氟龍的人造化學物質。
《黑水》劇照「綠巨人」馬克·魯法洛在電影人身份之外,還是一位環保活動家,《黑水》電影能夠最終呈現在世人面前離不開他的努力,多年來他一直在呼籲對BFOAS和PFAS這樣的永久化學品進行監管。電影之外的2013年,六家公司宣布停止生產PFOA,這其中就包括杜邦。2015年,美國環保署禁止在民用商品中使用特氟龍。2017年,特氟龍中的主要成分,PFOA和PFOS被列為2B類致癌物。
《黑水》片尾字幕魯法洛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認為3M和杜邦將不得不為他們所做的事情承擔一些責任。他們明知道這類物質會導致癌症、出生缺陷和內分泌疾病,卻還故意把產品帶到市場上。」
然而,《黑水》仍然帶有許多遺憾,純從電影文本的角度出發,該片拍得過於貪大求全,甚至缺乏必要的戲劇衝突與戲劇張力,這從今年奧斯卡季該片在多個重要獎項中「0提名」上便能一窺全豹。畢竟,當電影人想要通過電影致敬一位尚在人世的「業界良心」,從編劇角度上說,往往會束手束腳(比洛特還在與杜邦公司進行著艱難的抗爭)。
《黑水》劇照但《黑水》還是基本做到了一點,就像那些經典影片一樣,提醒著觀眾,美國金錢政治的本質。恰如片中,一個沒有得到醫療救助的小鎮居民質問比洛特:「我們正在遭受折磨,你憑什麼能安享天倫之樂?」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