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5 10: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趙桂憲 趙桂憲大夫
前言:刀下留人這個系列真心不好寫,怕被罵:攔了外科醫生的要開的刀,怕被外科醫生罵,攔對了,怕家屬罵外科醫生,攔錯了,怕家屬和外科醫生一起罵,還怕有些看熱鬧的,怎麼著都罵,反正,就怕事不夠大。好難!
今天寫的這個病例,是我們神經外科大咖吳勁松教授主動刀下留人的,欲知詳情,請看詳細分解:
「桂憲,我們這裡有個VIP病人,有可能是你們神經內科的病,你有空來幫忙看看!」
來電話的是我山神經外科腦膠質瘤MDT組長吳勁松教授,吳教授是誰?那是集才華和顏值於一身,幽默風趣、玉樹凌風的神經外科界男神之一,想了解吳男神更多信息的,可以自己去網上搜,在此我就不多做介紹了。咱們言歸正傳,當我看到病人時,家屬和病人非常緊張和惶恐,初步了解病情如下:
23歲女性,左眼視力下降伴左側肢體乏力1月餘。患者於1月餘前無明誘因出現左側視力下降伴左側肢體乏力,偶有噁心嘔吐,無明顯劇烈頭痛、復視,無肢體抽搐及感覺異常,無意識喪失,無其它特殊不適。約1周前視力下降及左側肢體乏力較前加重,尤其左下肢無力加重明顯。於外院查頭顱磁共振平掃+增強提示:右側額頂葉佔位性病變,T1增強強化灶。外院擬診「腦腫瘤膠質瘤可能大」,擬行手術切除收住入院。發病以來患者精神、睡眠科,二便正常,體重無明顯下降。行PET-CT提示:右額頂及左顳異常密度影,FDG代謝不均勻異常增高,顱內原發病變首先考慮。因太年輕,既往體健,患者和家屬難以接受這樣的診斷及手術,推掉第二天的手術計劃,家屬找到了在「腦膠質瘤」領域的權威專家吳勁松教授。
先給大家看片子吧
病人收住院後,吳教授認真診查過病人,認為神經內科疾病不除外,給予診斷性激素治療,使用激素4天後患者自覺頭痛較前有好轉,複查磁共振提示病灶強化程度較前減輕。
對於這樣的病灶,病理才是目前診斷的金標準,沒有病理,單憑磁共振,不同的醫生持有不同的觀點。激素治療可以對神經系統很多症狀有改善,而且激素可以修復血腦屏障致病灶強化減輕。這個病灶是什麼?要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作為神經內科的醫生,我能做什麼呢?
待我詳細了解患者疾病發展過程,我了解到幾個問題,患者發病過程中左眼視力下降,視野全盲,而且曾經有過左側眼球轉動疼痛,這個症狀右側頂葉佔位是解釋不了的。而且患者左側顳葉也有一個小病灶,病灶有強化,和右額頂病灶應屬於同一批病灶。我是看脫髓鞘病的,脫髓鞘疾病的不少病人會出現視神經炎、視力下降,所以,我對視神經炎還是有一些了解的,所以我再仔細看了磁共振片子,果真被我找到證據了。
圖見:左側視神經DWI明顯高,提示急性視神經病變
所以給患者安排了眼科會診查視力、視野(圖片未拍),提示左眼視野全盲,右眼象限盲,很顯然,雙眼象限盲可以用右額頂病灶解釋,但左眼全盲考慮原因就在於左眼視神經病變了。這樣的解釋應該是合情合理了。
現在看下來患者腦子裡的病灶和視神經問題要放在一起綜合考慮,考慮炎性病變中的脫髓鞘可能大,故進一步完善血、腦脊液化驗等完善中樞神經系統免疫評估和脫髓鞘抗體檢測(中樞神經系統免疫病的「四個診斷和兩個評估」;「脫髓鞘」系列之四:化驗篇)。
所有的診斷、評估都是為了治療,患者的病好起來才是王道,才是最好的證據。
目前為止,沒有病理,患者的診斷只有靠磁共振來判斷,又是個VIP,相關科室很多人參與過會診,大家意見未完全統一,我要堅持己見,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不過,患者的診斷過程是規範進行的,有理有據,所以,待腰穿結果出,排除感染,立即給予大劑量激素衝擊治療,並做了充分的解釋和溝通(「脫髓鞘」系列之二:疾病篇;誤診為腦腫瘤的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假瘤1例;親密愛人」糖皮質激素「,你了解她嗎?;當你和疾病有了一種共生關係;如何駕馭好免疫系統這隻老虎?;輕鬆駕馭免疫系統之與虎共舞),激素衝擊3天後,患者自覺左眼視力較前明顯好轉,左下肢肌力基本恢復正常。治療效果說明診斷方向正確,排除腫瘤,症狀也好起來了,激素逐漸加量。
1月後複診,患者恢復較好,複查磁共振如下:
對比看看:
上圖和下圖為治療前後 ,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註:限於篇幅,關於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以及和視神經炎的關係,另有文章將做詳細介紹。
結語:疾病的診治過程對患者和家屬來講,就像是經歷了一場煉獄,如同重生。對醫生來說,無論財富多少,地位高低,都會儘自己所能,規範診治,讓自己的患者恢復健康!
感謝吳大咖的信任,頂著山大的壓力支持我堅持我的意見。
神經外科醫生有神經外科醫生的睿智,神經內科醫生有神經內科醫生的擔當!患者和家屬的信任,給了醫生為患者冒險、擔當責任的勇氣和信心!
趙桂憲,臨床醫學博士,2000年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臨床醫學院。2008年博士畢業於福建醫科大學,2008年至今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工作,長期工作於臨床一線,擅長「中樞神經系統多發病變的診斷和鑑別診斷」,專長多發性硬化、視神經脊髓炎、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病變的等中樞神經系統免疫性疾病,同時進行多發性硬化(MS)的臨床及科學研究,對周圍神經病和神經遺傳變性病也有一些自己的體會。
關鍵詞 >> 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手術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