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三國歷史大雜燴系列, 是本人原創作品,目前共有四個板塊:三國戰役大盤點,三國人物那些事,三國人物高手猜謎,青梅煮酒品三國。本文為三國戰役大盤點系列第82期。
在正文開始之前,我先來祝大家新年快樂:元旦迎新響爆竹,煙花四溢繪新圖,開門大吉秧歌舞,歡歌笑語汙穢除,幸福航船驅迷霧,國泰民安踏坦途!畢竟這都2021年了嘛,新年份新氣象,希望我能創作出更好、更優質的文章給大家看,小小米(手動滑稽)在這裡謝過各位小夥伴啦!
(順便說下,上面的題目從下改成二的主要原因是我怕不夠寫,所以請各位小夥伴們多多諒解)
接下來我們開始正文:上一期我們講到了禿髮樹機能與胡烈的大戰,最後卻因為豬隊友劉旂的止步不前,導致原本威震關西,連戰連捷的胡烈喪了命,而後來司馬炎要追究責任時,本來想把這個豬隊友給砍了,可是他的頭頭,也就是司馬炎的叔叔--司馬亮給他求情,最後才讓司馬炎放過劉旂。
問責機制的流程走完了,那麼接下來呢,總得知道這個禿髮樹機能是什麼來頭呀!是不是因為這個部落都變得像琦玉老師(一拳超人)一樣禿,所以很強啊(皮一下)?那麼現在我們就來講講禿髮樹機能他們家族的故事吧:
首先,我們先來講講鮮卑是如何形成的。自秦末漢初開始,匈奴部落的始祖冒頓單于,整合各個散在外面的遊牧部落,建立匈奴部落聯盟,並在吞併了隔壁的東胡部落聯盟以後,實力急速增長,逐漸將控制範圍延伸到了西域,被吞併的東胡部落聯盟則逐漸分化為鮮卑諸部。
隨著漢朝與匈奴的大戰落下帷幕,匈奴分裂成南北兩部,南匈奴歸附中原後被安置在河套地區,北匈奴則逐漸西遷,差點跑到北極去了,而原先被匈奴佔據的廣袤地區,變成了鮮卑諸部活動的地區。
隨後我們再將時間撥回公元220年,在這一年,亂世梟雄曹操故去了,和他在同一年離開人世的,還有他的兄弟夏侯惇,謀士程昱,名醫張仲景;劉備軍中的老將黃忠,小將關平,謀士法正;以及孫權軍中的大都督呂蒙,大將蔣欽。
除了這些人之外,鮮卑諸部落中拓跋鮮卑的現任首領拓跋詰汾也是在這一年去世的,他留下了兩個兒子,一個是繼任為鮮卑拓跋部首領、後來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大名鼎鼎的魏神元皇帝:拓跋力微;另一個就是咱們今天的主角--禿髮樹機能的曾祖父:禿髮匹孤。
兩兄弟同父異母,禿髮(原本他也跟弟弟一樣姓拓跋,後來才改名的)匹孤是哥哥,拓跋力微是弟弟,不過因為在當時的鮮卑部落傳說裡,拓跋力微的母親是天女降世,所以拓跋力微就在老爹死後,成為了拓拔鮮卑的繼承者了。畢竟在那個崇尚神怪的時代,神的兒子一定比人的兒子更容易獲得尊敬與愛戴,自然也就更容易成部落的繼承者。
作為神的兒子,拓跋力微成為首領,而哥哥禿髮匹孤卻僅分得少數部眾,還因為爭奪牧場的原因,不得不遠走他鄉。由塞北陰山、河套一帶,沿黃河兩岸,順賀蘭山脈東麓南下,至河西、隴西以北遷徙,而他們放牧也就是生活的地方,在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至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
傳說中,後來禿髮匹狐的妻子胡掖氏在被子裡生下了兒子壽闐。據說「被子」在鮮卑語中稱為「禿髮」,所以,匹孤的兒子就叫禿髮壽闐,而此後,突發也就成為了這支鮮卑的姓氏。不過這個傳說很牽強,禿髮壽闐從被子裡出生是有一定可能性,但是如果說就因為這件事,所以家族的姓氏從此就叫禿髮,那未免太說不過去了。
而且禿髮匹狐後來也改姓為禿髮,總不可能他也是從被子裡出生的吧。雖然在鮮卑語中,被子是不是被稱為禿髮,我們無從考證,可根據禿髮部與拓跋部同源,禿髮和拓跋又存在諧音,所以有歷史學家認為:其實禿髮和拓跋不過是鮮卑語同一詞彙的不同音譯,實際上兩者並無不同。
不過不管怎樣,匹孤死後,禿髮正式成為了這支鮮卑部落的名號,而從被子裡出生的禿髮壽闐就成了禿髮鮮卑的第二任首領。後於256—263年間,曹魏鎮西將軍鄧艾都督隴右諸軍事時,又遷禿髮等部鮮卑數萬人至河西隴右雍、涼二州之間,即今陝西省中部及甘肅省一帶,最後聚居於河西走廊東部及青海湖以東,與漢、羌等族雜居共處。
而我們講的禿髮樹機能,則是禿髮壽闐的孫子,此人富有謀略,並且魅力值直接點滿,他把從父親(史書上並沒有寫他老爹叫啥)手上接的部落,從原先的幾千人直接發展到了幾萬人。因此突發鮮卑部落實力不僅不是菜雞,並且已經上到了鉑金的段位,如果司馬炎不搞定禿髮鮮卑部,他們就很有可能向著王者段位攀登,成為西北第一大遊牧部落勢力。
而司馬炎了解完禿髮樹機能的來頭後,與大臣們商議了一下,制定了一手抓民生,另一手抓軍事的策略。第一任秦州刺史胡烈在秦州民眾深受旱災之苦時,並沒有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於是,朝廷下令免去隴西受災群眾的賦稅,並且開放官倉,允許百姓借糧,以此穩定隴西百姓和外族部眾的人心。
民生已經抓好了,下一步就是該抓軍事了,那麼對於軍事方面的問題,司馬炎該如何處理呢?我們下一期再來繼續說道說道。
對了,在文章的結尾給大家推薦三本書:第一本是《三國演義》,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本書的作者--羅貫中老先生的赫赫大名吧!現在大家能買到又便宜,包裝又十分精美的《三國演義》啦!只要點擊下方購買連結,便能買到這本僅需60塊錢的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啦!
第二本我要推薦的書,便是中國古代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是三國乃至西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陳壽老先生歷經十年所著而成的!想要了解三國真實歷史、家裡又有條件的小夥伴們看過來:這本書原價要598塊錢,現在店鋪做活動,只需要478塊錢便能買到了!只要點擊下方購買連結,便可買到一本傳世好書啦!
而這第三本,我可是強烈推薦各位愛好歷史的小夥伴們看,它便是:《資治通鑑》!《資治通鑑》是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資治通鑑》不失為一本經典之作,古往今來,眾多名人大家都對這本書予以高度評價。
南宋史學家王應麟評價:「自有書契以來,未有如《通鑑》者。」
清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曾國藩評價:「竊以先哲驚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正公之《資治通鑑》,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
近代學者梁啓超評價《通鑑》時說:「司馬溫公《通鑑》,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結構之宏偉,其取材之豐贍,使後世有欲著通史者,勢不能不據以為藍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溫公亦偉人哉!」
並且,我們偉大的毛主席也曾十七次批註過《資治通鑑》,並評價說:「一十七遍。每讀都獲益匪淺。一部難得的好書噢......中國有兩部大書,一曰《史記》,一曰《資治通鑑》,都是有才氣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編寫的……《通鑑》裡寫戰爭,真是寫得神採飛揚,傳神得很,充滿了辯證法。」
由此可見,《資治通鑑》魅力無窮,我在這裡向大家推薦一本很實用的精華版《資治通鑑》,畢竟想要讀完這300多萬字的宏偉巨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既需要堅強的毅力,還需要大量的時間。
為了幫助大家快速掌握《資治通鑑》這本書的精華,建議閱讀購買精華版的《資治通鑑》,這本書精選了其中具有代表性且精彩的篇章緝錄成書,按照時間順序對其進行了整理編撰,並繪製了大量精美彩色插圖,而且還配備了白話文翻譯,讓人讀起來毫無阻礙感。
這本書原價需要75塊錢,現在小店做活動,只需要60塊錢便能買到了,相當於打了八折,60塊錢還不及你去麥當勞買幾個新品所花的錢,但是卻能買到一本難得的好書,領略書中無窮智慧,再來品味人生,一定會受益匪淺,買到就是賺到,你還在猶豫什麼呢?趕緊點擊下方商品連結購買吧!
請小夥伴們繼續關注「 #三國歷史大雜燴#」系列文章,有好的建議,也歡迎留言互動,我看到一定會第一時間回復,也請小夥伴們長按點讚三連(點讚、推薦+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