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對大部分的北京人而言,打開電腦或者手機,第一件事兒幾乎都是登錄QQ,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現在北京人的qq好友列表就跟街邊兒的盆景兒一樣,排的是整整齊齊,卻一言不發
曾經網上有人問過這樣一個問題,當我們老了,或者消失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qq怎麼辦?有人說把頭像換成自個兒的照片,讓自個兒的兒子沒事兒登錄一下,嚇唬一下身邊兒那些朋友
也有人說就留給自個兒的後代,讓他們一直掛著,子子孫孫一直用,就不信丫升不到頂級,到時候這號兒肯定比任何東西都值錢,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極其無聊且又嚴肅的話題
一開始大伙兒會覺得很逗,但隨後就會不禁唏噓,儘管我們一直都在詬病騰訊,但不得不承認的是QQ是很多北京人逝去的青春歲月
或者說自始至終都在陪伴著我們,有些北京人的QQ號兒可能已經用了十幾年了,一直都沒換過,也有人一換再換,因為被盜號兒了還找不回,所以只能註冊一個新號兒用
對很多習慣開電腦就先登錄QQ的北京人來說,QQ無疑就是自個兒的一段青春回憶,因為其中充斥了太多年少輕狂,太多的熱血青春,以及自個兒懵懂的歲月
不知道還有多少北京人記得QQ偷菜的歲月,又有多少北京人的QQ車行被別人貼條兒,然後還氣急敗壞地說要刪除好友,還有人多少北京人是天天掛著QQ,就為讓QQ多一個太陽,多一個等級
這些東西現如今看來很尷尬,但當時卻無比的迷戀和歡樂,見天兒打開電腦,QQ必須是第一個登錄,一上線就會彈出一堆好友的信息,瞬間滿滿的自豪感,並且一個個認真的回信息
而現在的QQ您掛個十天半個月都不見得會有好友跟您聊天兒,即便您再也不隱身了,但還是像穿了隱身衣一樣,偶爾彈出一消息也是有事兒說事兒,再也沒有扯閒篇兒的時光了
就像不少網友說的一樣,QQ是原配,wx是小三,不是我們老了,而是時代變了,這個比喻很貼切也很心酸,確實是這樣,自打光鮮亮麗的wx橫空出世以後,所有人都從QQ轉向了wx
當然了,也有不少有情懷的北京人一直都不捨得拋棄QQ,聊天兒說事兒還是不離不棄地選擇QQ其實這是有緣由的,不知道還有多少北京人還記得當年自個兒加的第一個好友是誰
過去北京孩子彼此加好友聊天兒都很單純,雖然男的都挑北京大妞兒加,但是加了以後也只是簡單地聊天兒而已,認識以後什麼都能聊,互相鼓勵,互相支持
熟了以後還會開視頻聊天,再往後就是網戀了,過去有本書特別火,不知道有多少北京人還記得,名兒叫《第一次親密接觸》現在可能不少人壓根兒就沒聽說過這本書
但值得肯定的是很多80,甚至90後的北京孩子應該都是知道的,那時候很多北京孩子QQ聊天兒,都想遇到一個一個叫輕舞飛揚的北京大妞兒
當年確實有不少北京孩子因為QQ最後走到一起成家的,即便這種概率很小,但也時有發生,而wx就不一樣了,越是周圍的美女加您就越是騙子無疑
而且但凡加附近好友的上來不是推銷,就是圖謀不軌,簡單粗暴地問您約不約,有人說這是時代的變遷,潮流的步伐,這句話說得讓人不禁落淚
不過個人並不同意,wx確實有自個兒強大之處,很多北京人學生時代用QQ,工作以後用wx,因為方便快捷,但用久了就會發覺,wx只是滋養微商的一片沃土
很多時候,我們想發一心情,尤其是比較喪的時候卻不敢在朋友圈兒發,最後還是覺得QQ空間更靠譜,提起QQ空間可能很多北京人都會臉紅,因為早期玩兒QQ空間的都是抽象派後現代主義詩人
沒事兒都會在空間裡無病呻吟一番,當年覺得自個兒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現如今再回頭翻看過去寫的東西很多人臉上都會掛不住,甭說看的勇氣沒了,刪除的時候都得是閉著眼睛
因為發現自個兒當初怎麼會寫出如此非主流的玩意兒,當然了,對有些北京人來說,翻看以前的空間,會不經意想起一些人一些事兒,一些難以割捨的回憶
有些回憶讓人開心,有些回憶讓人傷感,這些東西都是wx不曾擁有的,過去有人說wx來了,QQ就會死去,但是這麼多年了QQ卻一直伴隨左右
它就像北京孩子身邊一個歲月靜好的老友,安詳而靜謐,很多人說它現在就是一個傳輸工具,別無他用
但對於有情懷的北京孩子而言,每次打開電腦還會第一時間登錄QQ,掛著它,是怕了遺忘了一些人和一些事兒!
圖片來源於網絡
❖ 歡 迎 您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