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皆有靈性。」——題記
《馴龍高手》系列的3部電影已全部上映,圓滿地演繹了「人類與龍族」跨時近10年的情誼,而我們也多次被小嗝嗝和無牙仔這對生死之交所感動。
他們歷經重重磨難,在短暫的相處時光裡有了深厚的情誼,一人一龍雖然語言不通,但彼此用眼神就能溝通無障礙,甚至在危難時刻,他們都放心把自己的後背託付給對方——他們之間不僅有親情、友情還有革命情誼。
從不打不相識,讓小嗝嗝發現人與龍是可以和諧相處的;到續集中,他發現反派把龍當奴僕來控制、驅使,那一刻,他意識到有很多龍需要幫助;而終章裡,小嗝嗝絕望地看清了反派的人性——有些人的貪慾和自私是無法被說服的,龍只要活在人的世界裡,將永無寧日。
電影改編自英國著名童書作家克蕾西達·考威爾的《如何馴服你的龍》,她被英國媒體譽為「後哈利·波特時代」的冒險奇幻小說家,而夢工廠慧眼識珠,把這故事搬上銀幕,並在《馴龍高手3》的高潮部分奉上視覺盛宴——龍的烏託邦。
這個充滿成長、冒險、神話和史詩色彩的終章,不僅展現了想像力爆表的世外桃源,還讓我們在這份絢爛美景下,讀懂小嗝嗝和無牙仔要分離的必然性——人類與龍族無法共存,哪怕他們的情誼再緊密,但最終,他們也必須離開對方,去擁抱自己的世界。
01、缺乏自信:「我還在尋找我的方向」
小嗝嗝聰明機敏,洞察力和創造力極強,尤其擅長機械製造,然而優秀如他,仍總是自我懷疑,認為若沒有厲害的無牙仔在旁協助,自己不過是個一無是處的人。
同時,由於他的成功都有契機觸發,而他的每一個決定都是順勢而為,致使他看不清自己的實力。
好比對抗一次比一次艱難的鬥爭後,越來越多人知道博克島上的龍族,一時之間他們成為眾矢之的,這迫使小嗝嗝不得不「叛逆」思考,為族人尋找新居所——哪怕要遷離祖輩七代相傳的家園。
我們可以想像,提議離開祖輩相傳的家園,是極其需要勇氣和魄力的。
小嗝嗝從不以維京人的驍勇好戰而盲目行事,反而小心思量,為了保護族人和龍,避免開戰而讓大家痛失所愛,他敢於另闢蹊徑,力主帶領大家離開「舒適圈」,尋找新家園。
大家所在,即博克島所在——他的敏銳度和前瞻性,正是一個領袖最寶貴的特質。
然而明明能力不凡,他卻從沒察覺到自己強大的領導力和行動力,更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擔任酋長。尤其當他親眼目睹無牙仔成為「眾龍之王」時,那種不可逾越的距離,加深了他的自卑和不舍。
小嗝嗝的不自信,讓他無法正視心中的信念,也讓他越發依賴無牙仔。
直到長輩戈伯預言「總有一天,你會惹來一場打不贏的戰爭」發生後,無牙仔一再受到傷害,自知能力有限的小嗝嗝終於下定決心,讓它與整個龍族回歸隱秘境地,這才是保護它們的最佳辦法。
《自卑與超越》中提到:每個人都會有一些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會發現自己所處的環境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果我們能保持勇氣,就能通過唯一的辦法來消除這種感覺——改善現狀。
至此,小嗝嗝終於接受改變,不再猶豫——他承擔起一名酋長的責任,堅定奮進的方向,即使沒有無牙仔的陪伴,他也要在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世界,完成自己的使命。
02、意識覺醒:「你照顧我太久了,是時候做你自己」
在無牙仔天賦的本領下,堪稱「神助攻」的它無論火戰、水戰甚至空戰,都完美配合小嗝嗝戰勝每一役,如此勞苦功高,於是曾有人戲說「是時候給它一個女朋友了」。
夢工廠不負眾望,無牙仔在《馴龍高手3》裡終於迎來了自己的伴侶「光煞」,而且為了方便無牙仔追求光煞,小嗝嗝還主動為它做了功能升級的新尾巴。
所以到了終章,小嗝嗝和無牙仔的情感再次升華——從「士為知己者死」不懼怕犧牲,升華為「讓你活得更自由」的放手。
通過「隱秘世界」這個主題,我們得知人類遷居不過是故事的支線,讓龍族在人類世界消失,重返它們神秘而安全的起源之地,才是終章的主線任務。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無牙仔總是火力全開地支持著小嗝嗝,雙劍合璧的他們總發揮出超凡的戰鬥力。但無論小嗝嗝還是無牙仔,他們雖然心神相通,但依然是思想獨立的個體,尤其當人生走到岔口時,他們的分離又是必然的。
無牙仔聰明、單純、忠誠還實力爆表,它其實已習慣應付人類世界的危機,如果可以,相信它也願意帶著光煞一直活在人類的世界裡。但成為「龍王」後,它似乎也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單打獨鬥很容易,但要保護龐大的龍族,它們更需要一個天然屏障,一個沒有人類欲望的世界。
隨著無牙仔和龍族歸隱秘境後,小嗝嗝終於在阿絲翠的撫慰下不再逃避,學會正視自己的優點並發揚它——在認識無牙仔之前,他就已經擁有勇敢和堅持這樣的好品質。
如此看來,分別似乎不是壞事,反倒有幾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哲理——只有跳出局外,才能看清自我。
所以換個角度看,各自成為領袖的小嗝嗝和無牙仔,在失去彼此的同時,也更迫使他們快速成長、成熟,能更獨立地開展自己的人生——成就彼此,更成就更好的自己。
03、殘酷真相:「人類的世界不值得」
毫無疑問,博克島上的維京人都是龍的擁護者,可他們對龍族友善,不代表其他人對龍族亦如此。
尤其多次經歷因為人的貪慾、自私而傷害龍的事情後,小嗝嗝終於接受這殘酷又無奈的事實——龍在人類的世界,永遠不會安全。
然而令人更難受的,是電影照進現實。
在如今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中,有些人對動物的態度,就像反派對無牙仔一樣——對可利用的、有價值的或稀有的動物,都抱有貪婪的心。
人類為了享受更多,不但破壞生態環境,從故意的買賣獵殺,到隨意的垃圾汙染,令處於弱勢的動物一直深受其害,活在折磨和死亡的邊緣。
「欲望無止境」,為了滿足一些人的利益和物質的虛榮,於是屠戮式的工廠拔地而起,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殘害它們的生命:
如被人類扒皮的狐狸、鱷魚、蛇和鴕鳥等,流水線上,它們被加工製造成各式名牌服裝和包包,成為名流炫耀過後束之高閣的雜物;
人類還捕捉野生的「雜食動物」麝香貓,為了增加它們排出味道獨特的咖啡豆,就強制餵食單一的咖啡豆,不僅造成它們營養不良,且被困的身心也受盡折磨;
還有最臭名昭著的「食用」穿山甲這個惡習,儘管新聞已多次闢謠,穿山甲鱗片的構成與人類的指甲一樣,它的肉不僅沒有營養價值,而且還含有水泥塗料、興奮劑和鎮靜劑等殘留物;
可就因為被利益者誇張渲染,令穿山甲不知不覺變成炫富的資本,然而,它只是一種靠挖洞食蟻來生存的動物而已。
從前因無知而捕殺或許情有可原,但如今成熟的文明和科技,不僅沒讓那些人學會敬畏生命,反而讓他們有「主宰者」的優越感——對動物的生命可隨心所欲。
如果有一種儀器,可以讓人類對動物的恐懼、苦難感同身受,讓人類體會一下肉體被折磨和瀕死的感受,直面殘忍和血腥,或許那些人就能知道自己有多麼面目可憎。
不過儀器雖然沒被開發出來,但不久前,一則熱播的環保動畫短片《轉折點》,就「可愛而殘忍」地演繹了人類與動物身份、處境互換的戲碼:人類被動物豢養、奴役和宰殺。
這短片可用「詭異而真實」來形容,只是不知道,那一幕幕的觸目驚心,充滿諷刺的寓意,又能喚醒多少良知呢?
還記得之前新聞對新冠疫情的報導嗎?
當我們因為疫情而全人類宅家後,迴避人類的動物,終於可以悠哉地出現在靜謐的街頭,沒有遊人的喧譁,沒有汽車的吵雜,大自然呈現了它的治癒性和復原力。
小鹿漫步義大利小鎮,野豬出沒小區街道,水母浮現於威尼斯運河,兔子奔跑在武漢的公路上,還有格外湛藍清晰的天空——那大概是我們此生中難得一見的奇觀。
但我們在看到那樣的新聞之後,妙趣開懷的心情一下就回落了,因為這事實證明動物和人類不能「共存」。
人類與動物明明共享一個地球,但展示在我們眼前的,往往有種「既生瑜何生亮」的失和感,動物只能在人類清場的時候現身,不安定的、被驅逐的生存方式,讓它們在人類聚集的地方舉步艱難。
「人類的世界不值得」這是小嗝嗝的心聲,但何嘗不是我們的心聲。
我們至今仍在尋求平衡之法,希望我們既可以了解、愛護動物,又更能敬畏生命之重。
寫在最後:
《馴龍高手3》承接了前兩部的情節,在最後解釋了龍族的起源和消失的原因,它們雖然已成傳說,但與它們相處過的維京人,會永遠懷念聰明又友好的它們。
成長,總是離不開分別這課題,情誼深重如小嗝嗝和無牙仔也不例外。
如果「分別」意味著擁有更好的自己,那麼,我們何不勇敢說聲再見?
就如小嗝嗝和無牙仔,他們最後不僅圓滿了各自的人生,甚至會在我們看不見的未來繼續前進,披荊斬棘,探索他們孜孜不倦的新領域、新技術和新世界。
雖然人類與龍族的共存已成傳說,但我們和動物共存的日子仍在繼續;
希望經此一役,我們不僅能同心協力地闖過疫情的難關,更能認清動物對我們的重要性,感悟生命不分貴賤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