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2日,一位素人上了熱搜。
她是山東濟寧市某中學的一位老師,因為在網課休息時間播放肖戰新歌《光點》,被學生刷屏「肖戰必糊」後批評學生,被其他同學錄屏後傳到網上。
事情引起輿論發酵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該老師應不應該在業餘時間放肖戰的歌曲,將個人追星安利到課堂上來,二是老師在批評學生時說了不恰當語言,需要對學生道歉。
其實這件事早已完結,老師言辭犀利後也曾安撫學生情緒,而學生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承諾日後不再言論過激,但這一切卻被肖戰黑粉刻意發酵,目的還是想通過這位老師的事抵制肖戰其人,完成「肖戰必糊」的目標。
不得不說,娛樂圈當真是沒有別人了,從二月末至今,肖戰本人不出現,流言蜚語卻不見少,熱搜上了一個又一個。
如今從肖戰身上挖不出來黑點,就只能從兩千多萬粉絲下手。
也難怪肖戰粉絲戲謔:子不學,肖戰之過;教不嚴,肖戰之惰。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還是要探究一下將《光點》帶入課堂的行為對不對,以及網絡輿論的影響力究竟會對別人產生怎樣的傷害。
01老師能否播放《光點》?
其實,教學課堂帶入流行娛樂元素不是新鮮事,教師的目的也是為了增加課堂趣味,引起學生聽課興趣。
更何況在課餘休息時間播放流行歌曲,意圖是在為學生放鬆。
尤其這類趣味教學,一貫有之,並非是肖戰及粉絲獨創發明,而是在娛樂圈誕生之初,各位明星神仙打架時就有。
早在我上初中時,業餘時間校園廣播播放的就是當時最流行的歌曲,周杰倫的《東風破》、《發如雪》,林俊傑的《江南》、《一千年以後》,蔡依林的《愛情三十六計》等等。
學生們聽聞音樂,會興奮雀躍,也會跟著合唱,任課老師則在講臺上打著節拍哼上兩句。
我清楚記得當年語文老師欣賞許嵩的歌詞,抄了滿滿一黑板講解其中典故,老師引經據典講述其中所蘊含的詩詞與古典美,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抄錄筆記,希望能應用到日後的作文裡。
不可否認,這類互動不僅能拉近師生關係,還能令學生更直觀的感受文學之美。
過去有老師將流行歌曲改編成化學元素周期表,引領學生唱歌記憶。
今天也有老師播放《琵琶行》,讓學生用唱歌的方式背誦古文。
如此來看,老師給學生播放《光點》是否就沒有那麼難以忍受,壓根到不了上綱上線的地步。
《光點》一曲經由審核後發布,並未指出未成年人不可聽,那麼可見此番爭論問題並不是出在歌曲本身,而是唱此歌的人是肖戰。
學生公屏刷出「肖戰必糊」的口號,令老師勃然大怒。
因此引出下一個問題,學生應不應該憑藉個人喜惡喊口號,而老師應不應該因此教育學生。
02「誇獎的話可以脫口而出,詆毀的話要三思而後行」
何炅曾在綜藝節目中說:「誇獎的話你可以脫口而出,詆毀的話要三思而後行」。
我們不喜歡一個明星,可以關掉他的視頻,拒絕他的綜藝,但是沒必要逼他退出所在的行業,失去賴以生存的工作。
「XX必糊」這類口號,原本就帶著滿滿的惡意。
一邊是遠在千裡之外的陌生人,一邊是未成年學生,正所謂「不知全貌,不予置評」,日常通過網絡所看到的紛擾不代表真相,所以沒必要只因為一首歌而口出惡言,嘲諷別人「糊」。
當然,關於老師當眾怒斥學生「滾出去」實在不妥,為人師表應該注意言辭,侮辱性語言不可取,同樣犯了「詆毀的話沒三思而後行」的問題。
縱觀自2月27日以來肖戰的風波,我們能發現網絡上的惡言惡語愈演愈烈。
凡肖戰的事,必被揪錯,凡喜歡肖戰的人,必被「扒皮」。
曾有網友說過,身邊有人為了抵制肖戰,跟親戚鬧翻,和朋友拉黑。
其實就連我本人,早在三月初也被大學室友拉黑,原因是因為她是AO3的粉絲,而我則不認同「創作自由」,主張創作不能沒有底線。
這兩個月,也看見太多人的詆毀和辱罵,就連今天227歷史時刻超話中,已然活躍著不少「鬥志昂揚」的人,只要是能跟肖戰扯上關係的人,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一場場有組織,有預謀的狙擊,一段段有模板,有tag的文案,實在令人瞧得心驚膽戰。
03生活本不易,別試圖毀掉別人的生活
重新說回這位引發輿論的老師,想必她在昨天之前,還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族。
她在三線城市安靜生活,按時上下課,業餘時間追劇追星。
也許她從沒想到,會因為一首歌曲,遭受如今這樣的滔天輿論。
在此其實我想說,請抵制肖戰的人能心懷慈悲。
這個世上每個人都不完美,每個人也都不容易,考教師很難,能得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也很難,千萬別因為洩私憤,就讓別人以丟掉飯碗為代價,這樣對一個「普通人」來講太不公平。
人性是多樣和複雜的,也是優點與缺點並存,網絡容易將那些不完美的點放大,而心存慈悲的人則會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就如同我上文所說,這件事原本已經完結,卻被舊事重提,如今學校、老師、甚至學生本人、家長都惶惶不可終日。
究竟大家怎樣才能明白,試圖毀掉別人的言行不是正義。
所以,無論你是誰,你的目的是怎樣的,還是得饒人處且饒人吧,無論是對肖戰還是別人,都趕緊收手吧。
今日話題:你認為這位老師有沒有錯?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