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邵氏為元奎、元彪投拍了一部動作經典,票房卻僅三百多萬

2021-01-10 騰訊網

在華語功夫片、武俠片的發展歷程之中,「邵氏電影」的廠牌,可謂是影響深遠。

《獨臂刀》三部曲、《大醉俠》、《十三太保》、《刺馬》、《大決鬥》、《少林三十六房》、《武館》、《楚留香》、《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劍》、《三少爺的劍》,這些經典的武俠、功夫題材作品,無一不是出自邵氏之手。

80年代中期的邵氏電影,因為功夫片、武俠片的市場衰退,選擇了大規模的減產。昔日的港片霸主,也隨著時代洪流的衝擊,失去了曾經的光輝與榮耀,很快歸於沉寂。

90年代初,香港電影進入了發展的巔峰期。看到不斷被突破的票房紀錄,邵氏電影也決心重新布局港片市場。1992年,邵氏為梅豔芳、周星馳策劃了《審死官》,「邵氏老闆娘」方逸華,親自為該片擔任了監製工作。

《審死官》上映後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之後,邵氏又陸續打造了《赤腳小子》、《回魂夜》、《無味神探》等作品。但這些電影上映後的表現,卻是起起落落、有虧有盈,都不似《審死官》那樣表現亮眼。

90年代中期,邵氏電影開始布局動作片市場。此時,元奎與李連杰合作了《給爸爸的信》之後,便離開了「正東電影」。而元彪也因為「寶祥影業」的結業,離開了洪金寶。

邵氏抓住機會,將元奎、元彪拉入麾下,並在1997年策劃翻拍了功夫片經典《馬永貞》。

這部翻拍的經典作品製作精良,上映後票房成績卻只有3百多萬港幣。邵氏電影的市場復興之路,也因為該片遭遇了不小的打擊。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元奎、元彪合作的這部《馬永貞》。

在聊元奎、元彪版的《馬永貞》之前,我們先來說一說:馬永貞是如何從一位「馬販」變成「功夫高手」的。

「馬永貞」的故事,起源於1879年「申報」中的一篇報導。

馬永貞原本是一名馬販,騎術出眾。鹹豐十一年秋,馬永貞曾在馬術大會上戰勝英國騎術冠軍,由此出名。光緒五年,也就是1879年。馬永貞因為與馬販顧忠溪發生債務糾紛,在上海「一洞天」茶樓被人襲擊身亡,之後登上了申報。

在那個沒有廣播、沒有電視,更沒有手機、網際網路的年代。報紙是大眾獲取信息的唯一途徑。而「馬永貞事件」的登報,也讓「馬販」馬永貞,成為了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說書藝人們,更是根據申報上的報導,編寫了不少故事。

1927年,「中國電影之父」鄭正秋編寫了《山東馬永貞》的劇本,並與導演張石川合作,將這個故事搬上電影銀幕。

為了吸引觀眾的目光,在這部《山東馬永貞》裡,鄭正秋將「馬永貞參加騎術比賽,打敗英國騎手」的故事改編成了「參加拳賽,打敗英國大力士」。馬永貞這個人物也在此時,從「騎術高手」變成了「功夫高手」。

鄭正秋、張石川兩位導演,對華語功夫片、武俠片的發展,可謂是影響深遠。二人聯手拍攝的《火燒紅蓮寺》,被譽為「華語武俠片的開山之作」。而兩人合作的這部《山東馬永貞》,更是成為了華語功夫片的雛形。

自1927年的《山東馬永貞》之後,在擂臺上打敗外國高手,也成為了中國武術家難以擺脫的電影宿命。

1962年,香港導演賀賓翻拍了《山東馬永貞》。在這一版的故事裡,賀賓為馬永貞添加了一個「報仇」的宿命。馬永貞之所以從山東老家來到上海,就是為了給自己的哥哥報仇。

賀賓導演的《山東馬永貞》上映後,獲得了不錯的評價。而邵氏名導張徹、鮑學禮,也在1972年對「馬永貞的故事」進行二次創作,拍攝了電影《馬永貞》。

而在這一版的故事裡,馬永貞也不再只是一名「馬販」、一名「拳師」,他又多了一個身份,那就是「黑幫大哥」。

元奎、元彪在1997年拍攝的《馬永貞》,就是翻拍自張徹、鮑學禮這部1972年版的《馬永貞》。當然,為了尋求內容突破、嘗試市場創新,元奎在97版的《馬永貞》中,也融入了不少自己的想法,對故事進行了不少大膽的修改。

72版《馬永貞》

97版《馬永貞》

在張徹、鮑學禮版的《馬永貞》裡,來上海打工的馬永貞,因為看到了衣著光鮮的譚四,便產生了成為「黑幫大哥」的夢想。之後,他在擂臺上打敗外國大力士,又趕走了欺壓大眾的斧頭幫爪牙,逐漸樹立了自己的威望,同時也擁有了自己的地盤。

然而,屠龍勇者終成惡龍。獲得名利之後的馬永貞,逐漸迷失了自我,也開始和其他的「黑幫大哥」一樣,到處搶地盤、收保護費。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譚四沒能躲過慘死街頭的宿命,而馬永貞最終也死在了「斧頭幫」的利斧之下。在張徹、鮑學禮的手中,馬永貞被塑造成為了一個魯莽匹夫的形象。馬永貞的故事,也變成了一個「黑幫爭鬥」的權利寓言。

而在1997年版的《馬永貞》裡,元奎雖然延續了72版《馬永貞》的故事脈絡,但卻加重了故事中愛情線的表達,馬永貞的角色形象,也從之前的江湖草莽,變成了一個不羈浪子。

80年代中後期,隨著齊秦、王傑等人的歌壇走紅,「浪子人設」開始在當時的港臺娛樂圈風靡。而《阿郎的故事》、《天若有情》、《阿飛正傳》等作品的誕生,也將這股「浪子風潮」帶到了電影銀幕之上。

為了跟上當時的市場趨勢,同時也為了嘗試內容創作的創新,元奎在翻拍《馬永貞》時,沒有像張徹導演那樣,通過一個江湖草莽的發跡與滅亡,展現「黑幫爭鬥」的黑暗與殘酷。反而是通過一個「浪子回頭」的故事,表現江湖人物的情與義。

可能正是因為將主人翁從「江湖草莽」變成了「不羈浪子」,所以這部《馬永貞》才邀請了金城武擔任故事男主角。

在張徹導演的72版《馬永貞》裡,譚四的角色只有兩次出場,而金鈴子與馬永貞的感情故事,也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但在97版《馬永貞》裡,元奎加大了「譚四」、「金鈴子」這兩個角色的戲份,同時還增加了「豔陽天」這個角色。感情戲的增加,也讓這個「浪子回頭」的故事,顯得更加飽滿,且富有張力。

除了創新化的故事改編,精彩的動作戲碼,也為這部97版《馬永貞》增色不少。

在這部97版《馬永貞》裡,元奎致敬了張徹導演的「暴力美學風格」。片中血肉橫飛、暴力感十足的動作設計,刺激了不少影迷的眼球。而元彪、元德的精彩打鬥表演,也獲得了許多觀眾的好評。

元奎、元彪合作的這部《馬永貞》雖然劇情設計、打鬥編排都十分出色,但90年代末港片市場的衰退,卻註定了該片悲慘的命運。

1997年的香港電影市場之上,票房突破3000萬港幣的本土作品僅《一個好人》、《黃飛鴻之西域雄獅》、《97家有喜事》三部。而在低落的市場大潮之下,這部《馬永貞》也僅拿到了30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績。

雖然被時代洪流淹沒,但憑藉過硬的質量,這部97版《馬永貞》,還是在華語電影長河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觀眾,成為了不少影迷心中,難以磨滅的動作經典。

相關焦點

  • 1997年,邵氏為元奎、元彪投拍了一部動作經典,票房卻僅三百多萬
    看到不斷被突破的票房紀錄,邵氏電影也決心重新布局港片市場。1992年,邵氏為梅豔芳、周星馳策劃了《審死官》,「邵氏老闆娘」方逸華,親自為該片擔任了監製工作。《審死官》上映後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之後,邵氏又陸續打造了《赤腳小子》、《回魂夜》、《無味神探》等作品。但這些電影上映後的表現,卻是起起落落、有虧有盈,都不似《審死官》那樣表現亮眼。
  • 元彪的最後一部動作大片,功夫電影的「輓歌」,票房卻只有300萬
    《刀》在這樣的背景下,導演元奎,聯手老搭檔劉鎮偉,並找來自己的師兄弟元彪、元華、元德等人,由邵氏公司出品,方逸華擔任監製,打造了一部功夫大片《馬永貞》,這不僅是元彪主演的最後一部動作大片這樣的人物最適合影視創作,所以早在1972年,邵氏大導演張徹和攝影師鮑學禮就聯手執導了電影版《馬永貞》,該片由倪匡擔任編劇,講述馬永貞從山東來到上海灘打拼的故事。片中出演馬永貞的是陳觀泰,扮演譚四爺的則是姜大衛。1981年,亞視又拍攝了電視劇版《馬永貞》,飾演馬永貞的是白彪,他就是76版《射鵰英雄傳》和古天樂版《神鵰俠侶》裡的郭靖。
  • 1997年李連杰離開後,元奎執導了2部功夫經典,換上元彪趙文卓卻血虧
    早期的周星馳也經常和元奎合作,元奎不僅僅把周星馳當做喜劇演員,還認為他有武術天賦,所以在很多電影裡面,元奎都會為周星馳設計一些武打招數,讓他過一把功夫癮。 後來李連杰趕赴好萊塢發展,雖然兩人很不舍的,但還是分道揚鑣,在1997年,沒有了李連杰可用的元奎執導了兩部經典動作電影,可惜都票房慘澹收場。
  • 元奎、元彪合作的八部經典,五部有洪金寶,其一還是穿越港片鼻祖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盤點元奎、元彪合作的八部港片經典。在這八部作品中,五部有洪金寶的加盟,而其中一部更是成為了穿越港片的鼻祖。1、《新蜀山劍俠》1983年,對特效電影一直心馳神往的徐克,在嘉禾的支持之下拍攝了電影《新蜀山劍俠》。為了給影片的特效鏡頭增加亮點,徐克特意邀請了美國《星際大戰》的特技小組,參與影片的製作。
  • 元奎為元彪執導的動作經典,卻在上映後被出品人要求修改結尾
    為了與成家班較勁,洪家班也在1986年,對大場景的特技動作風格進行嘗試。這一年,洪家班策劃、拍攝了動作片《執法先鋒》。而挑戰成龍,上演搏命特技的任務,也落到了元彪的身上。這部《執法先鋒》製作精良,動作場景設計出色,但在上映之後,卻遭到了市場輿論的壓力。為了照顧票房,出品人何冠昌也要求「洪家班」修改了電影的結尾。接下來,我們就聊一聊「寶禾影業」出品的這部《執法先鋒》,說一說影片中的刪改橋段,同時講一講元彪、成龍的搏命特技大比拼。
  • 元奎為元彪執導的動作經典,卻在上映後被出品人要求修改結尾
    而挑戰成龍,上演搏命特技的任務,也落到了元彪的身上。這部《執法先鋒》製作精良,動作場景設計出色,但在上映之後,卻遭到了市場輿論的壓力。為了照顧票房,出品人何冠昌也要求「洪家班」修改了電影的結尾。不過自1984年的《人嚇鬼》起,洪金寶便開始將出演男主角的機會,讓給洪家班的其他成員。1986年洪家班拍攝《執法先鋒》時,男主角的人選,就落在了元彪的身上。除了出演男主角,元彪還在這部《執法先鋒》裡擔任了監製,這也是他首度嘗試監製的工作。
  • 1998年,元奎為李小龍之女拍了部經典,卻成何冠昌的最後一部港片
    1990年,元奎遇到了劉鎮偉,二人為周星馳拍攝的《賭聖》、《新精武門1991》、《漫畫威龍》,掀起了「無釐頭動作喜劇」的熱潮。而1992年「正東電影」的成立,也讓元奎、李連杰的「動作片組合」風靡一時。《給爸爸的信》完成之後,李連杰暫停了與元奎的電影合作,開始與徐克、程小東重新進行接觸,拍攝了《黑俠》、《冒險王》。而此時的元奎,也離開了「正東電影」,開始尋找新的合作夥伴。1997年,元奎相繼與甄子丹、趙文卓、元彪進行合作,先後為「嘉禾」、「邵氏」拍攝了《黑玫瑰義結金蘭》、《麻雀飛龍》、《馬永貞》等作品,但票房表現卻都不理想。
  • 元奎執導的首部電影,拍攝了一部動作經典,也成就了一個翻版成龍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功夫喜劇熱潮,讓洪金寶、成龍、元彪、元華的演員之路,走上了高峰。而與洪金寶、成龍、元彪、元華師出同門的元奎,也憑藉在電影幕後的出色表現,迎來了自己的事業轉機。1982年,元奎在「港片教父」吳思遠的提攜之下,從動作指導轉型導演。初執導筒的元奎,打造了一部功夫經典,同時也在香港影壇,成就了一個翻版成龍。今天我們就來聊聊,38年前元奎的這段導演往事。
  • 1986年一部「負能量」動作片:元彪主演,13歲的樊少皇也在
    《警察故事》玩命的拍攝改變了香港動作片走向,同時也影響了不少人,元彪就是其中一位,《警察故事》的第二年,也就是1986年,元彪就拍了一部《執法先鋒》,拼命程度不輸成龍,最後從飛機上跳下去險些喪命,還被列為香港電影十大危險動作之一。
  • 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的大佬真面目 珍藏
    香港動作電影大佬們的真身】成龍元彪元奎洪金寶幾師兄弟是香港動作電影的大哥大,奉獻了無數經典的動作電影,而且為了電影還經常不惜在鏡頭前展現自己最原始的一面,其中成龍更是多次光光出鏡,在此,一一回顧。《A計劃》《A計劃》1983年成龍執導,成龍、元彪與洪金寶主演。
  • 被元奎發掘,被徐克力捧的動作實力派,當紅之際卻被時代拋棄
    動作題材的電影作品,一直是港片銀幕之上經久不衰的主旋律。60年代,武俠片的風潮,讓邵氏電影帝國迅速崛起。70年代,功夫片與動作喜劇,也讓嘉禾走向了自己的巔峰時期。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的發展進入頂峰。《警察故事》、《東方禿鷹》、《黃飛鴻》等動作經典,也讓成龍、洪金寶、李連杰等一批實力派打星,走上事業巔峰。
  • 為幫洪金寶,成龍與元奎策劃了一部經典,結果成洪家班最後的高峰
    1987年,洪金寶遭遇了一次重挫,洪家班也因此面臨了巨大的債務壓力。為了幫助洪金寶解決債務問題,成龍、元奎聯手策劃了動作經典《飛龍猛將》,而成龍、洪金寶、元彪的「鐵三角」組合,也在離散多年之後再度聚首。這部《飛龍猛將》的誕生,讓洪金寶擺脫了債務危機,但該片之後,洪家班卻快速走向衰落。而這部《飛龍猛將》,也成為了洪家班票房時代最後的高峰。
  • 金城武版《馬永貞》,生不逢時的經典動作片,票房只有301萬
    》等,還有一部1997年的動作片,在票房上面也遭遇了失敗,那就是《馬永貞》。1997年上映的《馬永貞》,由邵氏電影出品,元奎執導,技安編劇,也就是劉鎮偉,之後元彪、金城武、元華、元奎、元德、宣萱、周嘉玲聯合主演,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動作片,當年的票房竟然只有301萬港幣,年度票房榜排名第51位。
  • 1997年,這部金城武主演的大片,卻成了元彪難以釋懷的痛
    今天就來聊一部同樣是演繹馬永貞的電影。年,由金城武、元彪、萱萱等人共同演繹。但是反觀元彪飾演的譚四,就高下立判了。本片的導演是元奎,所以片中出現了很多七小福成員,比如飾演馬大洋的元華,飾演反派楊雙的元德,當然咖位最大的還是要說飾演譚四的元彪。
  • 1997年,這部金城武主演的大片,卻成了元彪難以釋懷的痛
    作為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早在1972年,馬永貞就在邵氏名導張徹的作品中出現在大銀幕。 電影版的《馬永貞》拍攝於1997年,由金城武、元彪、萱萱等人共同演繹。
  • 元彪挑戰成龍,與元奎拍了一部動作經典,上映後卻被要求修改結尾
    婚姻類也憑藉其熱情奔放的動作風格贏得了「最佳動作設計獎」。 「獎盃。程家班因「警察故事」獲得的「最佳動作設計」獎使洪家班的動作導演感到非常不滿。畢竟,在今年的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洪家班因其四部作品《殭屍先生》,《操星》,《皇家大姐》和《龍心》而被評選為「最佳動作設計」。但是由於這個「警察故事」,整個軍隊被消滅了。
  • 元奎的導演之路,因洪金寶走紅,助周星馳崛起,與李連杰共譜傳奇
    80年代初,洪金寶憑藉一部《鬼打鬼》,開啟了香港電影的「殭屍片時代」。而《提防小手》、《奇謀妙計五福星》,也將警匪動作喜劇推向了高峰。此時的洪金寶,以及他名下的「寶禾電影」、「德寶電影」,成為了最具票房號召力的電影標籤。在這樣的市場形勢之下,元奎也選擇了離開吳思遠,投入師兄洪金寶的旗下。在洪金寶的電影團隊之中,元奎遇到了一次事業轉折。
  • 金城武和元彪等人主演的電影《馬永貞》,看得真過癮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推薦一部由金城武和元彪等人主演的電影《馬永貞》,請大家細心閱讀小編的文章,再次進入那個風起雲湧的上海灘,相信一定也會讓大家非常過癮的《馬永貞》:是由邵氏出品、元奎執導,金城武、元彪、元華、元德、宣萱、周嘉玲等人主演的香港動作劇情電影主演講述:身手和膽識過人的馬永貞(金城武飾演)和唯唯諾諾的大哥「吹水華」(元華飾演)初來乍到於上海。
  • 30年前,元奎、張學友合作的動作經典,開啟了徐克的漫改電影之路
    1982年,「新藝城」拍攝了《最佳拍檔》,該片不僅拉開了「警匪動作喜劇」的時代序幕,同時也拿下了1982年的港片票房冠軍。看到「警匪動作喜劇」的巨大市場前景之後,「嘉禾」也在1983年將洪金寶、成龍推入「警匪動作喜劇」的大銀幕。而「五福星」系列、「警察故事」系列,也順利打敗了「新藝城」的「最佳拍檔」系列,一舉制霸「警匪動作喜劇市場」。
  • 金城武1997年主演一部劇,大製作卻低票房,元彪多年難釋懷
    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並不是這部電視劇,而是由金城武、元彪、萱萱主演的電影《馬永貞》。 這部電影出品於1997年,主角「馬永貞」由金城武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