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利長了一張偏苦情的臉,很難和喜劇扯上聯繫,然而今年的一部《旗袍美探》卻顛覆了不少人的既有印象。
上海人的馬伊利,將女主人公那種上海味演繹得十分有味道,當你覺得她妖嬈嫵媚時,其實她又可愛俏皮,當你覺得她驕縱任性時,其實她又博愛溫暖,稍顯浮誇的人設和誇張的動作,卻在瞬間就抓住了觀眾的心。
「就是喜歡看她作。」
這便是對一個「作女」的最好評價了吧,不過這裡的「作」並非貶義的,而是特指那種會來事的性格,有追求,有執行力,又能屈能伸,又從不放棄,如果在此基礎上,再加上一些女性獨有的魅力,那便「作」到了很高的境界。
在《旗袍美探》這部探案劇裡,其實包裹的是時尚情感戲,馬伊利從不重複的洋裝、旗袍,豪華的洋房和奔馳車,再配上高大帥氣的探長男主,已經形成了民國時代最好的濾鏡。
有那麼一撮人,想像中的民國上流社會,大約就是劇裡這般,自由而精緻,我們也沒必要用所謂的史實去打破這種幻想,一如人們對盛世唐代的幻想。
如果說詩歌是對唐代的最好幻想籌碼,那對於民國來說,旗袍就是一種幻想符號,沒有旗袍的民國仿佛沒有靈魂。
要說中國穿旗袍好看的女明星,不少,但也絕對談不上多,陳數算一個,張雨綺也算一個,再有近幾年很火的宋軼。
馬伊利在劇中的旗袍秀其實也非常不錯,尤其當與女主蘇雯麗的整個人設結合起來之後,總讓人覺得似乎非她不可。
如果只是為了看破案,那大可沒必要盯著《旗袍美探》,無論是從殺人手法還是從破案過程來講,這部劇都談不上多新穎,開篇的幾個案子,甚至可以用「簡單」來形容。
當然也沒有簡單到侮辱觀眾智商的地步,只是長期看探案劇的經驗已經磨練了觀眾的智商,基本也清楚一般看起來最像壞人的那個人多半不是兇手。
偵探要具備非常全面的知識,這一點無論是馬伊利飾演的蘇雯麗還是高偉光飾演的羅探長,都十分具備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等多方面的知識,閒暇之餘,還能給你來一回科學知識科普。
然而比起這些,更多的觀眾還是看服裝秀去了,劇中馬伊利服裝之多,難以細數,除了旗袍之外,還有樣式繁多的洋裝,禮帽也非常值得細觀。
與多種精緻打扮配套的便是馬伊利在劇中的豪宅,那小洋房即使放到今天也十分時髦,中西結合的裝潢風格和寬闊奢華的景致,讓每一位初到愛思小姐偵探社的客人都要驚嘆兩聲。
作為一位在法國待了十年的名媛,一回國就是買車買房,連打發搬運的小費都比尋常人高出許多,實在很好奇她家底到底有多深厚。
不過目前為止,劇中並沒有揭示這位女偵探的身份到底是什麼,總之「有錢」就對了,不光有錢,還非常有品味,從衣食住用行到藝術品鑑賞,都非常在行。
相較之下的探長男主,反而要「貧窮」許多,當然這種貧窮是相對的,只是因為女主太過高調且貴族。
這女主,時不時冒出幾句上海話,又時不時冒出幾句洋文(法語、俄語都有),學美術出身,舉手投足之間,都是自由和博愛的氣息。
這大約就是人們對於民國上流社會的某種想像了,在這種想像之外,評價劇本身的價值就會有些違和。
除開女主蘇雯麗的時裝秀,還令人不得不感嘆一聲「高偉光的腿真長」,天然的身高優勢和深邃的五官,簡直就是為這種精緻民國劇而生。
或許比帝君,高偉光更適合探長這類角色,更時尚也更有人氣兒。
其實在沒有看劇之前,很多人是很難想像高偉光和馬伊利搭檔的,無論是從以前的戲路還是個人的經歷乃至外形來看,二人都談不上有什麼突出的cp感,然而在《旗袍美探》裡,那種奇妙的cp感出現了。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女偵探和一個警署探長,一邊用智商合作破案,一邊又曖昧試探的情感大戲。
而且,比起探案,更讓人欣喜的其實還是情感。
有時候宛如交際花的蘇雯麗,身邊總是圍繞著各色男人,這也使得探長大人很容易吃醋,可他偏偏不說,反而用一些稍顯幼稚的動作和語言去表達自己的不滿(其實很可愛)。
蘇雯麗也並非不知道探長的意思,可是她卻只是付之一笑,但是她也不是拒人於千裡之外,也會送禮物示好甚至撒嬌認錯。
說實話,蘇雯麗那認錯表情和語氣,我一個女的都頂不住!何況探長乎?
曖昧的地方就在於,女主出於個人原因或其他秘密,並未與探長很快確認關係,可能比起談戀愛,探案確實更重要,不過這也是值得尋味的地方。
也是由於這種曖昧不明,為劇情增添了很多笑料和趣味,沒有愛恨糾葛,卻滿滿的浪漫和誘惑。
試問,誰不想在一個精緻的年代裡,衣食無憂的環境下,偶遇一個帥氣的男主,從此開始一場自我實現之旅,有事業也有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