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的殘酷與美好,都在這部成人童話裡

2020-10-29 九州君子好人
千與千尋~寫給每一個成年人世界裡的自己
少時,看宮崎峻先生的《千與千尋》,就覺得像是做一個夢,總能找得到童年夢境裡出現的片段的情景。夢裡有心裡害怕的東西,也有心底想去冒險的東西,更有潛意識裡渴望的東西。最後,如夢醒一般,回歸現實。
這是一次屬於千尋的歷險,又何嘗不是每一個普通人走在人生歷程中的一次次「身臨其境」?

貪和欲

成年世界裡更容易迷失。千尋的爸爸駕車遇見一條捷徑,以為可以順利的快速的駛向新家。結果誤入了神秘小鎮。媽媽雖然溫柔,坐在食肆前抵不住美食的誘惑,和爸爸一起大快朵頤,終于越吃越多,逃不過魔法的厄運,成為豬。
還是孩子的千尋,表面上有些小傲嬌,也有點嬌氣,卻有一顆清澈的心靈。
人生路上,貪和欲望幾乎是成年人世界最大的黑魔法,有多少人抵得住現實世界裡的各種誘惑和捷徑?成長是否意味著全盤接受現實世界,是否能獨闢一個角落,保持初心和純真                                                   

孤獨

千尋為了搭救白,搭乘電車去尋找錢婆婆。這列電車本沒有回程,一站站下車的旅客,只有一個影子,甚至沒有同伴,就像一個個孤獨的靈魂。
千尋是幸運的,在神秘國度遇見了兩個愛她的人。白龍發現了千尋,保護她,緣於他似成相識的那次琥珀川的相遇,他內心還存有一絲善良溫暖。
無臉人也是孤獨的,他在橋上靜靜的等候,只希望一個溫暖的擁抱。千尋給了他關懷,於是他想把其他人覺得最重要、最珍貴的金子全部送給千尋。
可是,最終他們都與千尋告別。琥珀川(白)最後告訴千尋,一路前行,千萬別回頭。無臉人留在錢婆婆的小屋,找到他的歸屬,不再跟隨著千尋。

人生旅途,猶如時光穿梭的電車,一路向前,無法後退。愛你的人,也終將成為過客。

人一輩子,無論出生、成長,都是孤獨的。父母親情的陪伴只有半程,終究還是會告別。也許正是懼怕孤獨,每一個人都在尋尋覓覓,尋找親情以外的愛情、友情。在尋找的過程中,人們彼此吸引、相愛、擁有或失去,可最後的最後,孤獨仍像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與這個世界告別的時候,是否就像千尋搭乘電車上那一個個孤獨的靈魂和影子,獨自下站?                      

孤獨的良藥

「苦苦追尋一生,原來化解孤獨的良藥在內心——愛」。《百年孤獨》
千尋在油屋竭力工作,因為工作才能生存。日出時分,沒有生命的同伴入夢之時,她偷偷啜泣。白龍對她的照顧,成為她生存下來的勇氣。找回父母,成為她生存下去的希望。
但,真正的愛絕非是一味的得到,更是付出。她為了救白龍,毫不猶豫的將河神的饋贈~髒丸,切開一半塞進了受傷難治的白龍的口中,另一半藥丸又同樣塞進了發狂施暴的無臉人口中。千尋因此可能失去了挽救父母的唯一機會。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不能忽視愛的力量。
正是千尋的愛,令她想起了琥珀川。也是千尋關懷,挽救了無臉人的人性,甚至挽救了油屋所有的人。這種愛,不僅是抵抗孤獨的良藥,更像是一束光,照射到所有的陰暗面。這種愛源於善良。最終千尋的愛和善良,錢婆婆幫助她找回了父母。
看看這個神奇又圓滿的邏輯,千尋的出發:找回父母~努力生存~互相拯救~愛和奉獻~獲得力量~找回父母。

丟失的名字

少時看《千與千尋》,沒有太在意這個片名。現在再看,經歷成長之後卻已懂得。
千是那個迷失在神秘國度的柔弱的女孩,而千尋既是女孩的名字,也是她獨立的自我和靈魂。
白告訴千尋:不要忘記名字,好好珍藏,他會幫助你回去。說這句話的時候,白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名字,他沒有希望和未來,沒有自我的白只是幫助巫女作惡的工具。白拯救了千尋,同樣也拯救了自己。
成長路上不迷失自我,不忘記初心,這大概是宮崎駿先生想要告訴每一個人的吧?
宮崎駿先生的作品裡,常常飽含了對生命的敬重,他的作品裡有童年的美好回憶如《龍貓》,有少年時代懵懂的初戀如《側耳傾聽》,有對空氣、水、樹木和自然生靈的珍惜如《風之谷》,有對戰爭的控訴如《螢火蟲之墓》,有勇敢和自由的追尋如《天空之城》。宮崎駿的作品不僅是孩子看的,也同樣適合成年人的世界。
若干年後,再看《千與千尋》,既熟悉又陌生。感動之餘,更像是一次心靈上的治癒,願所有成年世界裡的大人都能找回迷失的那個「自己」。

小時候,相信自己,一定能成為千尋,堅強勇敢,擁有愛。現在終於明白,成為千尋這樣的人真的好難。小時候,堅信千尋和白龍會再相逢。長大後才知道,鬆手說了的再見,真的再也不見。
因此,珍惜人生的每一次相逢吧                                                

■ 文字來源 | 張馳

■ 圖片來源 | 網絡

■ 責任編輯 | 郭強
■ 稿件審核 | 閆宙

相關焦點

  • 《月半愛麗絲》一個童話故事裡的美好與殘酷
    它只是許多童話愛情故事中不特別的一個。儘管它的發生、發展、高潮和結束,都那麼美好。現實的殘酷之處在於,一個人理想中的審美與現實中的審美分崩離析,不能共處。這個結論很殘酷,但是,這就是現實。它的美好都是因其在現實中的不可能性而確立。
  • 每一個毀三觀的成人童話裡,都有我們童年最害怕的東西
    正如有人說言,《五日談》中的童話故事,黑暗得就像殘酷版《格林童話》的前身。黑童話的森林法則在藝術領域有兩種「臭名昭著」的騙子,一種是魔術師,另一種便是童話作家。當曾經懵懂的孩童長大成人,他們終將不再關心魔術或童話能否美夢成真,轉而更熱衷於探索魔術背後的貓膩、童話深處的殘酷因子。
  • 郭採潔顛覆性單曲今日上線:一個殘酷的成人童話
    這是專輯《Vol.13-1986 數羊》中第三支先行單曲,講述著一個孤傲又殘酷的成人童話。眼淚把整個世界都淹沒了。女孩的狐狸皮也因為泡在眼淚裡逐漸脫落了下來,兔子們不會遊泳,她用皮包住所有兔子,變成了一艘船,遊向了一個岸上。岸上有一支仙女棒,可以讓兔子們都消失。女孩拿著仙女棒猶豫了一下⋯⋯還是把自己變不見吧。
  • 《隱秘的角落》你相信童話還是現實?
    張東升顯然相信那個殘酷的現實,因為他認為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個殘酷的現實,他問孩子們你們有特別害怕失去的東西嘛?他有。他自己盡心竭力為妻子付出,照顧好家庭,可最後妻子不愛他,嶽父嶽母不認可他,頭髮也禿了,這一切都是那麼的殘酷。相較之下,美好的童話只存在於夢裡,就像那個笛卡爾感動了公主的版本。小時候常聽到大人的世界是複雜的,也聽過SHE的我不想長大。
  • 《黑色童話》:現實遠比童話更加魔幻
    當看到那些耳熟能詳的童話被改編成了美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已經播出了很多季的《童話鎮》和《格林》算是一次不錯的嘗試。劇中的角色和故事基本取材於原版童話,甚至讓不同的童話人物之間有了更多的交集。整體風格更加偏向於黑暗成人劇集,完全不同於我們曾經兒時聽到的樣子,雖然還不至於讓我們有一種三觀盡毀的感受,但也顛覆了我們以往對於童話故事的認知。
  • 《米蘭的奇蹟》:是天馬行空的童話,還是殘酷的現實
    這是一部描述上個世紀的義大利的底層民眾們的生活狀況的現實電影,其中導演在影片中添加的寓言式的童話片段,並不是為了表現一種喜劇效果,相反,正是因為這種天馬行空恍如童話一般的改動 ,使得這部電影區別了其他表現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
  • 《海蒂和爺爺》將生活殘酷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用童話方式緩緩道來
    姨媽一路上都很著急,著急將這個「拖油瓶」趕快扔出去,而海蒂面對姨媽的作為和表現,並沒有表現出一點難受和可憐,相反的是她早被阿爾卑斯山童話一般的景色給吸引住了,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童話世界裡。這裡,你以為海蒂因為是個天真的孩子所以沒有表現出對現實殘酷的一點反抗嗎?
  • 這是一部又汙、又美、又深刻的成人童話
    但今天要說的,卻是童話裡最為獵奇的一隻。成人童話。這類童話不同於大銀幕上滿滿雞湯味的公主系列。也正是如此,大銀幕上的成人童話故事,比起單純的王子公主愛情,料更足,更有味兒。2003年,鬼才導演蒂姆·伯頓將奇幻故事《大魚》搬上銀幕。影片用瑰麗的畫面描繪出了一個愛吹牛逼的老爸的傳奇一生。
  • 翻拍也能9.2,只因這部「成人童話」,太美了
    你有多久沒有看過童話故事了?還記得小時候瘋狂喜歡過《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每一個故事看了無數遍,還是看不厭。,那些夢幻般的童話成為了一戳即破的彩虹泡泡。,這是一部拍給大人們看的「成人童話」,因為只有成年人才能真正看懂其中的美好與希翼。
  • 《糰子大家族 第二季》殘酷現實VS溫暖童話
    《clannad》讓人難忘的地方許多,但是在我看來,它最令人感動的應該是:用美好的童話解救冷漠的現實。此劇最後的結局為朋也與渚和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完全將原本悲慘痛心的現實結局顛倒過來。也許,觀眾從開始便覺察到全劇是KEY社編造的美麗謊言,因為按照美少女遊戲的套路,最後一定會出現個Happy Ending。但是在以旁觀者的角度審視該劇時,我們都會被看似真實的情節所感染,從而產生一種主角視角。
  • 迷人色調、蒸汽朋克、天才少年,一部成人童話美劇!
    畫面基本上都是如《布達佩斯大飯店》一般的糖果色配色或者《沉睡魔咒》一般的暗黑系。構圖非常對稱,甚至對白也是,構成一種童話故事的節奏感,然後分篇章,有一個講述的旁白,仿佛是一個經驗老道的作家將我們帶入童話故事的氛圍中。聲音沉穩老練的作家向你徐徐道來一個超越現實的童話故事。
  • 再刷《潘神的迷宮》:暗黑童話裡虛幻與現實的交替,你看懂了嗎
    01 雙線敘事手法,把童話和現實緊密構建在一起,締造了不一樣的託羅「怪物世界」1、童話線:奧菲麗婭的童話世界,唯美、夢幻下蘊含著孩子對美好生活的期望童話往往都屬於孩子,所以對於幼年喪父,不得不陪同懷孕的母親去投奔繼父的奧菲麗婭來說,潘神的迷宮這個童話世界才是她心靈的真正寄託
  • 再刷《潘神的迷宮》:暗黑童話裡虛幻與現實的交替,你看懂了嗎?
    01 雙線敘事手法,把童話和現實緊密構建在一起,締造了不一樣的託羅「怪物世界」1、童話線:奧菲麗婭的童話世界,唯美、夢幻下蘊含著孩子對美好生活的期望童話往往都屬於孩子,所以對於幼年喪父在這個童話世界裡,奧菲麗婭有著最愛自己的父母,長相奇特但卻忠實的僕人,可愛的精靈,所有的一切都滿足著小孩子對美好的所有幻想。但世上沒有什麼幸福的事情是憑空掉下來的,包括童話世界裡,所有的幸福都要靠自己努力爭取,於是有了回歸夢想世界的三大考驗,所幸奧菲麗婭雖然犯了錯,但也最終達到了自己的目標,進入了自己完美的地下王國,成為了女王。
  • 童話故事裡的現實
    童話故事在人們的印象中,大概都是美好的。故事中的公主善良美麗,王子堅強勇敢,他們闖過種種難關,最後在城堡裡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聽起來似乎充滿了正能量,美好的人,美好的品德,美好的愛情,美好的結局。可真的是這樣嗎?
  • 那些毀童年の黑色成人童話,嚇死寶寶了!!!
    今天我們說說——那些毀了我們童年の黑色成人童話……其實童話裡不都是騙人的,還有嚇人的哦!呵呵……膽小者慎入哦!童話裡,每一個公主最後都會找到愛他的王子,而每一個欺負公主的惡人,最後都會受到懲罰。似乎所有的童話故事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而現實往往不會這樣。
  • 現實與童話
    一提起童話故事,相信大家肯定會想到《格林童話》。沒錯,這是世界童話的經典之作,自問世以來,在世界各地影響十分廣泛。格林兄弟以其豐富的想像、優美的語言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個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話故事。《格林童話》產生於19世紀初,是由德國的格林兄弟收集整理並加工完成的德國民間文學,童話集裡的很多故事本來是講給成人聽的,但是在流傳過程中更多的被當做兒童文學經典。
  • 這部刷新三觀的「成人童話」可真香!
    尤其是看過由童話改編的美劇之後,比如《格林》、《童話鎮》,一部畫風暗黑,一部色彩魔幻。但不管是哪個,都挺毀三觀。怎麼美好的童話故事就被改成這樣了呢?難道那句「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是真的?雖然顛覆認知,但真香……嗝~就拿去年的那部匯聚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童話故事,聲稱是「百分之百的成人劇」的《黑色童話 第一季》來說。看海報就讓人怕怕的,滿滿的暗黑風。需要提示的是:這部劇真的不適合未成年人觀看!
  • 你只知道童話是美好的,這部暗黑童話故事你可看過?
    可能小時候你聽過童話是這樣的,王子和公主幸福的在一起了。而今天推薦的這部影片卻不同於以往美好的童話故事,而是獵奇、美豔的暗黑系成人童話,影片改編自17世紀童話故事集《五日談》中的三個故事。對待虛榮和容貌狂熱追求,又在對比中逐漸喪失自我,由最開始的羨慕變成深深的嫉妒,與以往美好童話故事結尾不同,姐姐有著幸福的結局,妹妹痛苦的死去,而這卻才是真正的現實,03
  • 暗黑童話風愛好者手冊(下):純真與殘酷的衝撞
    上一期《暗黑童話風愛好者手冊》和大家分享了經典的黑童謠以及相關作品。本期會有更多泛黑童話的遊戲及其他作品介紹給大家。童話自誕生以來便不單純是哄孩子用的虛構故事,而包含著對現實的影射和對惡行的警示。黑童話放大了故事的陰暗面,更加無情,也更加適合成年人。
  • 那些童話電影裡的成人道理,你該懂——《怪物史萊克2》
    一部顛覆了人們關於童話認知的動畫電影。電影裡一改往常,有的是綠色醜陋的怪物,和變成醜陋怪物的公主,雖然他們沒有我們想像中的英雄救美,但結局還是很幸福很美好的。今天小編又要來分享它的續集《怪物史萊克2》,這一部的劇情,說是童話電影有點牽強,因為除了帶有童話色彩的人物外,剩下的都是充滿現實的成人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