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編劇,柊瑠美、入野自由、中村彰男、夏木真理等配音,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該片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後於2019年6月21日在中國正式上映。當我們再次重溫《千與千尋》這樣的經典之作,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體悟和感動,也許這才是宮崎駿想傳遞給我們的真善美。
10歲的小學四年級生小千,隨父母搬家到新城鎮,然而事與願違卻進入了一條幽深的隧道,而後到達一個平靜又自然美好的小鎮。貪婪驅動著父母,開始大快朵頤,逐漸變成了豬。隨後千尋為了拯救變成豬的父母來到了他們的世界,經過幫忙成功的進入了哪裡,自己必須工作才能生活在哪裡,找到鍋爐爺爺和湯婆婆幫忙,讓她留在澡堂「湯屋」工作,湯婆婆為了控制來到這裡的人,將她名字改為小千。湯屋是一個金迷紙醉、腐敗的地方,有錢人就可以為所欲為!而千尋呢?只不過是最底層為了救父母而努力的服務員。千尋克服重重苦難與恐懼,漸漸成長,不顧一切地踏向了未知世界,身處渾濁不堪的環境中沒有被金錢誘惑與物慾玷汙。從一個無助、柔弱的小女孩變成一個勇敢、敢於直面挑戰勇於擔當的人。
千尋勇敢、天真、率真、善良……正因為她那麼勇敢,那麼單純善良而執著的性格,真誠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從一開始的無助變成了後面許多人的幫助。
在千尋進入湯池做工的時候。房子外面下雨。 無臉男站在雨裡。 千尋問:下雨了,你不怕被淋溼麼?進來吧 無臉男不做聲 千尋說:那我不關門哦!千尋是第一個不畏懼他,跟他主動打招呼的人!在千尋進入這段未知的旅程裡,無臉男幾乎是一直追隨著千尋的。
讓人感觸最深的是無面男。剛開始的他體內是清澈透明的,帶著一個白色的面具。在橋上他隱身其中,看到了千尋被千尋的單純善良吸引,對千尋一見鍾情,對她戀戀不捨。而後,他時刻都跟著千尋,守護著她。並且用自己的方式去幫助千尋,他有錢、也有實力,一個人就可以把浴場搞崩潰,讓法力高強的湯婆婆也毫無辦法。
而他也變得越來越貪婪,他可以給予千尋的一切,但是他仍然得不到千尋的芳心,這使得他憤怒。千尋的眼裡、千尋的心中,只有白龍。因為千尋芳心所屬,從小和白龍就有緣分和羈絆。並且在這個陌生的地方,也是白龍給了她安全感。他追著千尋,不過後面,千尋把河神給的神奇丸送給了無臉男,無臉男也從原來的貪婪變回了原來的善良。在離開湯屋後千尋又帶著無臉男去找錢婆婆!並且同意他在錢婆婆那裡留下!
在錢婆婆的家裡,他默默無聞,靜靜地喝著手中的茶,吃了一塊蛋糕,無聲無息。過著有人陪伴安靜的日子!在錢婆婆哪裡無臉男開始了學習織毛衣!每每想到《千與千尋》無臉男織毛衣那個畫面就會在眼前!畫面真是太美了!
現實中大部分人都是無臉男,真愛可遇不可求,只有小部分得天獨厚的白龍最終獲得千尋的真愛。無臉男代表著亦是一個普遍的眾生相。而無臉男送別的那個鏡頭似乎有一種看破紅塵的感覺。
影片中無面男和千尋在海上列車,就好像每個人都是彼此生命中的過客,在生命的長途旅途中,每個人只能陪伴你一段旅程。而「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著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他跟著千尋到了到最後千尋和白龍走時,他選擇了留下來,幫錢婆婆的忙。
在千尋和白龍離開的時候,他和錢婆婆一起向他們揮手。可惜的是,他始終戴著面具。
看得到他眼角是否泛起了淚花。他不會說話,心中縱有千言萬語也不會表達。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他做到了。但千尋終究沒有回應他。在她的心裡的,是白龍。他心裡很清楚。自己不可能一直就這樣陪在千尋的身邊,也很清楚白龍在千尋心中的地位。雖然他很想一直陪伴千尋。可最後,他選擇了離開。選擇了放下。不舍嗎,的確不舍。但是那又怎麼樣呢?
也許他可以用他強大的法術硬生生的把千尋從白龍手中搶回來。但那又如何呢?無面男能變法術給千尋一切她想要的,但是千尋心裡只有白龍。無面男希望千尋一直幸福下去,唯一自己放手,給她自由,就是給她最好的一切。不是嗎?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無面男。為什麼無面男受到這麼多人的喜歡。不只是他的存在觸動了很多人的內心。更因為他的行為,讓更多人的人產生了共鳴。
也許許多人都會感嘆,這部片到底好看在哪裡?為什麼會讓人情不自禁地流淚?劇情中的無面男、小千、小千的爸爸媽媽,這些都是熱點,都是看點。
無面男:從善良變得貪婪哦。從一開始的橋上初遇小千,到後面用錢迷惑人心,這也反應了社會的黑暗能使人腐爛,而像小千這樣善良的人也能感化他們。而他陪伴小千的一舉一動,都是暖心的。
小千:她的品質最吸引人注目,正直、善良、勇敢、謙虛。這也是她最大的亮點。初次來到油屋,她沒有受到免費美食的誘惑,而她的爸爸媽媽受到了誘惑,貪小便宜,因而後面受到了懲罰,變成了豬,這讓人悟出了:生活中不應該貪小便宜,應該善待他人,能幫就幫,助人為樂,保持一顆純潔善良的心。這同時也是社會的寫照,我們的社會中越來越需要這種善良的好心人,這可以讓社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即使千尋離開了神隱,但是神隱裡所有人對千尋的祝福在現實世界也會實現。還是希望白龍能和千尋重逢。《千與千尋》最後結局千尋和白龍的告別,白龍:「我不能再過去了,千尋照原來的路走回去就可以了。」千尋:「你呢?你將來會怎麼樣」白龍:「我會跟湯婆婆商量不再做她的弟子,我已經找回自己的名字,會回到原來的時間」千尋:「我們還會在哪裡重逢嗎?」白龍:「一定會的」千尋:「一定哦!」白龍:「恩……」
《千與千尋》的結尾宮崎駿並沒有寫出千尋和白龍兩個人最後如何。宮崎駿說,我是個悲觀主義者,但是人值得一活,正是帶著這樣溫暖的心,宮崎駿的作品才能有治癒的力量,就連無臉男也在善的感化下擁有一個美好的結局。有人認為結局不是喜劇,就是悲劇。因為宮崎駿並沒有畫最終的句號,大概是想留給觀眾們的一種美好念想,又或是一種對未來美好事物的精神寄託、神聖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