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影青庸」,若文中提及的連結、回復、投票、視頻等無法打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影青庸」後從歷史記錄打開該篇文章)
電影名稱總有一天電影類型劇情青姐評分8.5(劇情:8.0+真實:9.0)AVbody,晚上好!最近我們孔劉哦吧好火,捎帶著大家也關注到了他那部經典神作《熔爐》,好多寶寶看完後內牛滿面,希望青姐再安利些類似的片子。
《熔爐》固然經典,但像熔爐這樣揭露殘酷校園暴力的好片也不止一部,今天青姐給大家安利的這部電影《總有一天》,號稱丹麥版熔爐。
和熔爐一樣,同樣改編自真實事件
雖然沒了帥氣的孔劉哦吧坐鎮,但本片有呆萌的苦逼臉小正太
上圖二位小正太是一對親兄弟,右邊的弟弟就是本片主角夢想弟,左邊就是疼弟弟疼到甘願為他去死的國欠哥。
主角弟弟的演技棒到沒話說
從一開始天真迷茫的他
慢慢被欺壓成了憤怒、仇恨的他
最後,突破自己的障礙,成功成為了那個最勇敢的他。
想知道他是如何慢慢轉變的嗎?繼續往下看!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的丹麥。
兩兄弟在電影開始時也是挺幸福的,雖然生活貧苦,偶爾也有點小偷小摸的行為,但好歹有母親的疼愛。
可災難不會因為你已經夠不幸了,就輕易放過你。母親因操勞過度病倒了!
本應擔負起監護責任的舅舅因自顧不暇,只能把兩個未成年的孩子送去了郊區寄宿學校。
噩夢就從這裡開始了。
剛進學校,老師突然汪峰上身,問夢想弟「你的夢想是什麼?」
而夢想弟的太空人夢想,並沒有讓他顯得很特別,反而換來了一頓巴掌。
畢竟那個年代,人類想登上月球還是天方夜譚。
校長教訓他:傲慢不能實現任何事情。
比性侵和虐待更可怕的事,就是毀滅別人的夢想。的確我們大部分人的夢想這輩子不會實現,但在這種環境下,如果沒了夢想,就連活下去的勇氣都要沒了。
毀滅完夢想以後,開始布置任務,讓兄弟倆搬石頭。
因為弟弟腳有殘疾,哥哥擔心弟弟搬重物腳會惡化。
只因為這句話,國欠哥也被打了一巴掌。
在這個校長一人集權的學校,任何人不可以跟校長說不。
工作間隙,善良的老司機出來教導新人規矩「如果想在這裡好好活著,就別把自己當人看。」
被處於高位的權利頂層欺負已經夠不幸了,更可怕的是這些平日裡習慣被欺負的同學,一看到來了比自己更弱小的人,瞬間變成了欺負別人的人。曾經受過的苦難只有轉嫁給無辜者,才能緩解自己的傷痛,這個狗屁不通的邏輯就這樣真實存在著。
兄弟倆受不了欺凌,決定逃走。
但很不幸,被抓了回來。
校長也是個聰明人,打人不髒自己的手。
把自己和兄弟倆的矛盾轉移到了其他同學和兄弟倆之間,讓這些所謂的同學,排著隊,一人賞兄弟倆一巴掌。
看到這些毫無瓜葛的同學,滿臉仇恨、咬牙切齒,像對待殺父仇人搬,一拳一拳打在兄弟倆的臉上,青姐作為觀眾都感覺很心痛。
本應抱團取暖的弱者,如今卻以攻擊更弱小的人為樂。
片中除了一言不合就開打,還有很多小細節刻畫了學校的殘酷,比如弟弟尿床後,校長讓他舉著床單,在瑟瑟寒風中光著身子,在全校師生面前把床單晾乾。
好在兄弟倆本性不壞,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中,也並沒有隨波逐流,利用人性的自私和貪婪,做違背自己良心的事。
反而,弟弟總能把自己擁有的分享給小夥伴,無論是一塊巧克力,還是為了讓小夥伴高興,善意地把他們那些千年如一日的無情家書念成飽含想像力和愛意的情書。
作為被家人遺棄的兒童,在這個像地獄一般殘酷的地方,有一封家人的慰問信,無疑是最大的溫暖。
但是好景不長,變態男老師出場了,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像皇帝一樣,隨機挑選小男孩去他屋裡侍寢。
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秘密,但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有勇氣因為不願意而反抗。
夢想弟同樣如此,因為他擔心自己的反抗會牽連到哥哥。原來用親屬作為牽制對方的籌碼不止我國狗血古裝劇裡有,歪鍋的壞人們玩的也66的。
而學校的老師即便知道了有這樣的事存在,也只會虛偽的略表痛心,但不做任何實事。只要不影響到自己,這些卑微的學生無論有多慘,他們都不會關心。
就這樣忍辱負重了幾年,哥哥終於撐到了15歲,這些年不斷討好校長,就為了等有能力的這天能帶著弟弟離開。
想不到,校長拒絕了!
一方面是捨不得讓聽話的走,另一方面是青姐猜測,片中沒有言明,這種公辦的學校在丹麥肯定享有政府補貼,而補貼多半是根據學生人數、學校運營的情況等下撥的,校長大人只要稍微動動手指,這些本應補貼給學生的錢,就落入自己口袋了。對校長來說,搞教育不過像養豬一樣,按時餵廉價飼料別餓死,不聽話的打一頓,輕輕鬆鬆就靠政府補貼致富了,更何況他養的這些豬都是免費勞動力,還能幫他幹活掙錢。
一番爭執後,哥哥被校長打得半身不遂,臥病在床。並且校長任由哥哥自生自滅,拒絕送他去醫院。
如果說之前的忍耐是因為兄弟倆擔心彼此受到傷害,那此刻就不用再有任何顧慮了。
為了哥哥,弟弟終於反抗了,而且是帶腦子的那種。他先找了個藉口進城去舉報校長,但沒有成功,因為證據不足,官員表示有空就去看看。
但他頓時有了靈感,回去算好政府官員來訪時間,全副武裝成能帶給自己最大力量的太空人,然後當著眾人的面,把校長最寶貝的車給砸了。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激怒校長打他,讓校長虐打學生這件事,既有證人,也有證據。
最後的結局雖然順著我們的期望發展了,但似乎並不那麼滿意。雖然兄弟倆成功離開了學校,但校長還是那個校長,學校也還在那裡,小夥伴們第一次有了勇氣反抗不公,但之後來這個學校的學生、其他地方千千萬萬受壓迫的學生,卻仍有可能遭受這樣的待遇,仍有可能被一句「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好」而噁心到!
我們的氣憤和感動始終留在電影裡。
反觀《熔爐》,同樣改編自現實故事,在氣憤感動過後,韓國國會竟然為此特別通過了熔爐法,加強了對殘障人士和未成年人性侵犯案件的懲罰力度。
如果電影不能改變這些人的命運,引起我們對同類事件的重視,那拍的再好也是只藝術作品,熱度過後誰還記得誰,這也是《總有一天》無法超越《熔爐》的原因,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韓國電影的煽情真的無人能及,在這方面《總有一天》略遜一籌,《熔爐》確實更催淚,但《總有一天》在細節方面卻有著自己的優勢。
即便不夠完美,但也不失為一部我們國家打死也拍不出來的好電影。
就像網民調侃的那樣「他們有改變國家的電影,我們只有改變電影的國家。」
其實中國也有人盡皆知的虐童事件——楊永信。一個打著戒網癮名號,從精神和肉體雙重虐待我國青少年的知名人士,多好的題材,就是沒人拍,感興趣的可以自己百度了解。
儘管臭名昭著,但直到現在,楊永信還是以專家、副院長等醫者身份出現,宣揚著他的戒網癮事業,目前任職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一級主任醫師。
雖然青姐比較幸運,沒經歷過他的魔爪,但光從經歷過的網友描述,也能感覺出他有多恐怖。
一個無論如何叛逆的網癮少年,進入電擊室,太陽穴上這麼一電,無論之前有多不聽話,電完必然乖乖聽話。
13號治療室裡的電擊療法
被電擊的孩子大聲呼疼,楊教授卻早已習以為常
就像大部分受害而不敢反抗的孩子一樣,順從無非是因為恐懼。
而最可怕的是,父母明知道孩子會受這麼多痛苦,甚至留下嚴重後遺症(對父母失去信任、睡覺時枕頭下藏刀、離家出走、甚至出現精神問題),卻依然選擇將孩子花天價送到楊永信那裡改造,他們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按著他們希望的樣子生長,學習好、聽話、考上理想的學校。
楊永信創造了一個地獄,用恐懼滿足了無數父母望子成龍的夢想。如果你也曾有過叛逆、夜不歸宿打遊戲的青春期,而沒被父母送到楊永信那裡,快去感謝你那三觀正常的父母吧。
就像這部影片的名字一樣,希望,總有一天,中國的導演們也能利用好身邊的素材,拍出真實、震撼,發人深省的電影。
總有一天,我們面對無法改變的事,至少可以選擇不順從。
總有一天,面對不公平的待遇,你會有勇氣成為第一個反抗的人。
總有一天,你會炒了你摳門的老闆,辭掉早就做膩了的工作,重新開始。
總有一天,你會甩了那個到處拈花惹草的男友。
感謝這部電影和十幾歲小正太帶給我們向不願意說不的勇氣。希望我們永遠不會像這部電影裡的大部分配角那樣,被他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氣憤地憐憫著。
你現在所受的苦,也許是為了奔向更光明的未來,但你得自己跑啊,不能永遠等著別人拉你。
想看這部丹麥版《熔爐》的,後臺回復【總有一天】
第一步:關注微信公眾號「影青庸」
第二步:後臺回復關鍵字【總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