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V級擎天柱(Optimus Prime,以下簡稱OP)也算是出貨有一段時間了。最初入手的時候並沒有感覺特別喜歡——甚至包括整個圍城系列,雖然在官方現在縮水的背景下,的確算是良心的一條產線,但是我個人始終覺得還是沒有之前老經典玩具的味道。直到最近官方神物電影SS-38擎天柱發售,無意間拿出這款圍城OP對比,才發覺這款玩具確實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於是,利用假期的尾巴,這次就來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包裝紙品
玩具包裝基本沿用變四開始的的一貫風格。為了減少包裝體積,盒子左側做成了斜面。盒子上方同時有孩之寶和TT的logo,不知道是不是意味著圍城的美日版也不會有區別。另外提一句,這款玩具的容易有胸縫無法密合的中獎,如果特別在意,可以去實體店挑選的時候留意一下。
包裝側面是分別是OP和圍城系列的彩繪,畫的還是很好看的。
包裝背面則是兩形態展示,同時還有武器配件的搭配廣告(武器配件需要另行購買)。這裡順便提一句,武器的搭載組合是圍城系列的一個主要設計理念和玩點之一,這個在之前蓮井章悟和岡部健一郎的訪談中已經提到過了。
(關於蓮井章悟和岡部健一郎的訪談,可以點擊這裡訪問公眾號之前的文章)
紙品只有說明書。說明書無論材質和內容都相當簡陋,無法直視。
系列背景
圍城系列其實是一個「經典系列」洗角色的產品線,說白了就是將老角色重新設計再出一遍。因此,圍城系列總體有四個特點:
第一,是人形造型老動畫元素(主要是G1)十分明顯。在目前已有的「經典系列」玩具裡,圍城系列的人形可謂是G1味道最濃的一條產品線了。這個策略目的在於吸引老粉,而這也確實管用(比如圍城聲波,如果沒有G1情懷,大多不會對那款玩具感興趣)。
第二,是載具造型獨特。如果人形、載具都模仿G1,上有MP線、下有之前的那些經典玩具,因此該系列很難做出自己的特色。所以,官方比較腦洞的採取載具「塞星化」的處理方式,以增加新鮮感。這個策略有利有弊。利在於有些玩具確實非常獨特(比如人形G1、載具TF2000的通天曉);而弊在於載具形態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比如之前提到的聲波),而且載具過於科幻化,不太容易有帶入感。
第三,是玩具可動幅度改善。之前訪談也提到過,可動的增加是這個系列的一個設計重點。大部分D級及以上的玩具都增加了接地可動,很多玩具並沒有變形需求卻也加入了腰轉,這在之前的老經典玩具裡是不多見的。然而,可動增加意味著零件數壓力的增大,因此為了可動犧牲變形結構是否可取,這就見仁見智了。
第四,是之前提到過的武器互動。用商務的術語來說,武器互動是這個系列最重要的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s),就像之前合戰的手腳互換、泰坦的頭領模式、天元的馬甲類似。更有甚者,這個系列還專門推出以前比較少有的「配件包式」角色(齒輪、猛攻)。至於這個定位是否能被迷友接受,那就要看市場來檢驗了(我個人是不太喜歡)。
人形展示
回到這款玩具的主體。先從出廠的人形說起。我初拿到這款玩具的第一印象是,這個造型正面,簡直就是MP-10的縮小版。或許因為蓮井的緣故,這款玩具的人形設計思路和MP-10基本類似——G1元素十足,但是加入了加入了大量現代美型的修正。
特別要提一下這款頭雕,真是像極了MP-10。
由於這次分享的源頭是SS-38,因此這裡也拿出SS-38對比一下。從手感上來說,圍城OP要明顯強於SS-38,料子感覺比較紮實,沒有SS-38那麼軟。從正面造型來說,圍城OP明顯要比SS-38纖細一些。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圍城OP更像一個型男,而SS-38更像一個壯漢。在造型線條處理上,圍城的線條更加柔和圓潤,過渡更加自然(這主要是造型風格的原因導致)。
但是,不得不提一句,或許是為了體現圍城中人物戰鬥的慘烈,圍城很多玩具上都會有各式各樣類似汙痕的塗裝。關於這個塗裝的效果,我只想說兩個字:難看。
從側面來看,兩款玩具手臂都有些臃腫。另外,從這個角度,隱約看出了OP略帶累贅的背包。
說到手臂,臃腫的部分可以拉出來變成手炮,不過造型我不是太喜歡。
背面是圍城OP最大的弱點。一塊大板子一樣的背包,造型十分生硬。不過,和SS-38類似,這款圍城OP從各個角度都沒有視覺空洞,這點還是非常好評的。
拿出參照物看看玩具人形的比例。標準的V級身高。
人形可動
前面提到過,可動的優化是圍城系列的一個特典。比如肩部煙囪處增加了一個分件,可以增加手臂平舉的幅度。
雖然並沒有變形需要,但是增加了腰部左右旋轉。
上臂處有旋轉關節,因此手臂可以360度旋轉。
大腿根部和膝蓋處均可旋轉(膝蓋處也是一個變形結構)。
腳板具有接地。
肘關節和膝關節彎曲角度尚可。
然而,這款玩具的很多可動都是普遍性可動,並沒有很多特定性可動。所謂特定性可動就是為了滿足某些特定的pose而專門增加的可動(比如萬代MB初號機為了做出衝刺而增強了抬頭的可動,同樣是MB的M9為了做到單膝跪地而增加了一段大腿根部下拉可動)。圍城畢竟作為8+線,不會做出那麼多特定可動加成,很多時候可動都是「有了即可,效果隨意」。
這裡結合迷友們常做的單手砸地說一說這款玩具可動的不足。如果真正想要好的砸地效果,最好需要三點:抬頭、彎腰、提腿。但是除了彎腰外,這款玩具其他兩個方面並沒有做出太大的優化。
比如頭部可動,主要是左右可動,低頭可動幅度很小,抬頭幅度就更加小的可憐。
另外,大腿根部前踢後踢都有幹涉,角度都十分有限。
由於以上這些不足,這款玩具在砸地pose上總是感覺不太自然。
武器互動
再來說說武器。由於武器搭載本身就是圍城的玩點之一,因此該系列大部分玩具的武器配件都是非常有特色的。這次的OP搭配一把G1風格很濃的槍。槍的造型還不錯,但是有很多鏤空結構,看看官方省省就是一個億的心思真是無處不在。
對比一下,SS-38的槍真的良心太多了。
另外,玩具還搭配了一把斧頭。
斧頭經過簡單變形,可以變成一面盾牌,這個設計還是挺有趣的。
結合武器,可以擺出很多pose。由於優秀的美型設定和不錯的可動,因此這款OP在經典系列中的人形造型張力算是非常不錯的。
變形簡評
關於變形細節,這裡不多贅述,就說兩點。
第一關於變形結構。變形結構其實亮點很多,但是為了塑造獨特的塞星載具造型,而做出了一個真件包假件的結構,這點我不是太喜歡。為了人形足夠G1,又因為要遷就車型的變化,以致於人形肩部的車燈、整個腹部,全是假件。這樣做的好處是造型確實美觀(比如腹部不用參與變形,因此沒有造型上的限制),但是迷友們真的需要和G1完全一樣的人形造型麼?假如這款玩具人形肩膀和腹部換成塞星載具這樣的樣子,雖然可能不那麼情懷,但我相信也有很多人能夠接受。G1形態和塞星形態本來造型就有區別,過度遷就而導致變形的妥協,我個人感覺是種本末倒置的想法。
第二點是值得肯定的一點,那就是這款玩具的變形形態能夠再現G1中OP將雙手置於腰間的感覺,非常有代入感。下圖這個包片片的形態也可以看出來,後來的SS-38在變形思路上和這款玩具也有所共通之處。
載具展示
再來看看這款玩具的載具形態。前面提過,圍城系列的載具形態,很多都過於科幻,難以有帶入感,這也是我個人不太喜歡這個系列的原因之一。這款擎天柱的載具形態是一輛塞星形態卡車,雖然還是那個平頭、還是那個配色,但是感覺和G1還是差別很大的。不過總體來說,這款車型雖然變化大,但還是保留了些OP的問道,還算可以接受。
這裡同樣拿出SS-38的載具形態進行一番對比。
正面來看,圍城OP和傳統平頭細節區別很大。車頂誇張的大燈、車底兩側類似加特林的炮管、透明件上大量的機械紋路,都是傳統平頭卡車沒有的元素。是否能夠接受,這就要看個人偏好了(我個人覺得還可以)。
從側面來看,圍城OP車頭的合縫線有些多。車窗前部的透明件和後方的銀色塗裝放在一起有點穿幫。另外,圍城OP的拖車部分感覺有些略長了。還有,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次圍城OP的煙囪非常短,這在人形上感覺尚可,但車型狀態下就感覺不好看了。
車身背面,圍城OP的車背沒有遮蓋,有些空洞。
俯視來看,圍城OP要簡潔幹練很多。部分原因得益於人形大背包,導致車頂沒有分件。圍城拖車部分俯視也比SS-38要好,沒有任何空洞。
底盤來看,兩款玩具都還不錯。
拿參照物看一看載具的大小比例。
根據說明書,武器搭載比較扯蛋。但是由於圍城系列玩具武器搭載孔洞比較多,所以自由度還是相對比較高的。不過在載具形態下這兩款武器怎麼搭載都不太好看。
玩具小結
圍城系列作為官方近年來的良心系列,其實我個人是不太喜歡的。這個系列雖然有著較強的人形G1情懷、優秀的美型和可動設計、不錯的用料做工,但是G1人形+塞星載具的思路多少讓人覺得有些不倫不類。從目前公布的圍城玩具資料來看,這個系列似乎也開始走向了從良心到敷衍的老路。然而,不管怎樣,這款圍城的擎天柱確實讓我驚豔過。雖然也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綜合來看,這款玩具人形很OP、變形很有趣、質量很OK、載具可接受。即使對比之前的OP老玩具,這款圍城OP也是眾多經典中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