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新疆的老師問起萊洛三角形,我以前只是聽說過而已,這一次自己真的嘗試做了做,還真的挺不容易的。絞盡腦汁,通過模仿方小慶老師的作品,終於琢磨通透。這裡,以一些習題為引,介紹一下萊洛三角形,先上演示動畫吧。
本節內容例題選自浙江大學出版社,劉東升主編的《深度解析中考數學好題》第三章圓例23。
【中考連結】
如圖,分別以正三角形的3個頂點為圓心, 邊長為半徑畫弧,三段弧圍成的圖形稱為萊洛三角形。若正三角形邊長為6,則該萊洛三角形的周長為
思路解析——直接利用弧長公式計算即可
解法呈現——該萊洛三角形的周長C=3×[(60π·6)/180]=6π
回顧反思——本題考查了弧長公式:l=nπR/180°,也考查了等邊三角形的性質。
【同類連結】
如圖1,等邊△ABC的邊長為3,分別以頂點B、A、C為圓心,BA長為半徑作弧AC、弧AB、弧BC,我們把這三條弧所組成的圖形稱作萊洛三角形,顯然萊洛三角形仍然是軸對稱圖形,設點I為對稱軸的交點.
(1)如圖2,將這個圖形的頂點A與線段MN作無滑動的滾動,當它滾動一周後點A與端點N重合,則線段MN的長為___;
(2)如圖3,將這個圖形的頂點A與等邊△DEF的頂點D重合,且AB⊥DE,DE=2π,將它沿等邊△DEF的邊作無滑動的滾動當它第一次回到起始位置時,求這個圖形在運動過程中所掃過的區域的面積;
(3)如圖4,將這個圖形的頂點B與⊙O的圓心O重合,⊙O的半徑為3,將它沿⊙O的圓周作無滑動的滾動,當它第n次回到起始位置時,點I所經過的路徑長為___(請用含n的式子表示)
分析:
1、先求出弧AC的長,繼而得出萊洛三角形的周長為3π,即可得出結論;
2、先判斷萊洛三角形繞等邊△DEF一周掃過的面積,如圖5,求矩形的面積和扇形的面積之和即可;
3、先判斷出點I的路徑,再用圓的周長公式即可求解。
(轉發朋友圈,憑藉朋友圈截圖,贈送上面的課件)
參考答案:
回顧反思:本題是圓的綜合題,主要考查了弧長公式,萊洛三角形的周長、矩形、扇形面積公式,是一道中等難度的題目。解第1小題的關鍵是求出弧AC的長解,第2小題的關鍵是判斷出萊洛三角形繞等邊△DEF掃過的面積,解第3小題的關鍵是得出點 I 的路徑。
【專題突破】
1、走進中國科技館,同學們會在數學區發現截面為來洛三角形的輪子。如圖,分別以正三角形的3個頂點為圓心, 邊長為半徑畫弧,三段弧圍成的圖形稱為萊洛三角形。若AB=3,則該萊洛三角形的周長為
【課件製作】
關於製作萊洛三角形的課件,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我最初學習方小慶老師的心得體會,有興趣的老師可以參考一下,書寫有點著急,生怕自己智商撐不住思路,甚亂,海涵!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最近一直在做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的課件,現已更新至第五章,感謝大家的支持。
心無旁騖,勇往直前。
(轉發朋友圈,憑藉朋友圈截圖,贈送萊洛三角形在正N邊形上的滾動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