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當紅的「自拍神器」、「自拍棒」,不僅是許多人旅遊的必備用品,熱門景點中更常見人人手持一根長長的棒子,自拍不求人。不過這麼流行的玩意,其實早在20年前的日本就出現了,只不過當時它被視為無用發明,還被批是腦殘玩意
CNN女主播克裡斯蒂(Kristie Lu Stout)日前翻拍《日本無用發明》書中一頁,並上傳至臉書與網友分享,引發網友討論。原來《日本無用發明》這本書在1995年就曾經介紹過自拍神器,當時還痛批這玩意兒超腦殘。
網友紛紛留言討論,有人感嘆「很棒的發明阿!只可惜生錯時代」、「它太早出現」;還有人讚嘆「早在95年就領先了」;但也有人說「希望那玩意兒留在1995年就好」,還有人打趣說「當時產品失敗原因,應該是那時的人還沒那麼自戀」。
長杆的一頭固定著智慧型手機,很好,茄子——全球特別是年輕人中擁有超人氣的「自拍杆」,雖然圍繞其使用方法也有一些爭議,但追根溯源,自拍杆的發明卻是在32年前的日本。
拉長至近1米遠 「背景很漂亮」
星期五的午後,東京淺草的雷門前遊客喧嚷。「有點兒不好意思呢。」一名大學男生(22歲)和一名公司女職員(22歲)一邊小心避開周圍的人群,一邊拉出長杆——咔嚓!大學男生一臉滿足地說道:「不僅背景照得漂亮,還可以多角度拍攝,很開心。」
一名拉觀光人力車的男子說:「自去年秋天前後起(用自拍杆的)開始出現,去年年底一下子多了起來。」
澀谷的忠犬八公像前,來自山口縣的高三女生室本莉奈(18歲)剛用了自拍杆,說是這個月初才買的。「自拍的時候也不會把臉拍得很大,這一點很滿意。」
自拍杆的日語為「セルカ棒(Seruca)」,即「Self Camera」的縮寫。也可稱作「Selfy棒」。杆體能夠拉伸至近1米,可以在手柄處按下快門。
去年,自拍杆熱潮引爆亞洲,甚至逐漸席捲歐洲,並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2014年的25大發明之一。
銷售電腦和智慧型手機衍生產品的「Thanko」(東京都),截至去年12月已出貨1萬多把自拍杆。據說,在各大型家電量販店,自拍杆的銷售也十分走俏。
禁用場所的出現 「擁擠時,危險」
然而,針對自拍杆的使用方法也傳來質疑之聲。
金城學院大學副教授北折充隆(社會心理學)表示:「拍照拍得忘乎所以,便考慮不及周邊的情況。這是給他人造成不便的行為。」北折又指出,如果進一步普及的話,甚至有可能因使用而引發事故。他表示:「在一些擁擠的場所有必要加以限制。」
目前,東京迪斯尼度假區已禁止使用自拍杆,據說是因為會影響到其他的入場遊客。而日本環球影城(USJ,大阪市)並未明令禁止,企業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表示,「希望大家有一個自覺的良好意識」。
32年前已發售 「發明地太早」
其實在日本,與這種自拍杆幾乎如出一轍的產品早在1983年便有銷售。
居住在奈良市的上田宏(74歲)曾為美能達公司(現為「柯尼卡美能達」)員工時,便設計出產品並在美國申請了專利。杆體最長可拉伸至50釐米,將輕型相機固定後,便可通過倒計時進行「自拍」。上田對摺疊傘進行一番研究後,還在如何避免杆體被拉伸時相機翻轉的問題上下足了功夫。上田表示,「功能上與如今智慧型手機用的自拍杆沒什麼區別」。
不過,這款產品在當時並未得到人們的傾心。
對於這股遲來的熱潮,上田分析道,「有拍照功能的智慧型手機受到熱捧,自拍杆是趕上這一時代潮流」。他還表示,「即使過了30年,希望自由地自拍這一願望是不變的。首創了這一讓全世界的人們都使用的工具,那份喜悅是無可比擬的。但是我發明地太早了啊」。
(消息來源 :網絡)
誒誒~別光看不冒泡~冒泡就有小禮物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