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們看電影
八零後日本導演深田晃司,代表作《河畔的朔子》、《再會》,擔任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評委,以新視角探索日本文藝電影的新方向。12月6日晚21:30藝術人文頻道《今晚我們看電影》,請來深田晃司聊聊他那些文藝氣息濃厚的代表作。
日本新銳導演深田晃司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亞洲新人獎評選,為一大批電影新人和新作提供了嶄露頭角的機會和更為廣闊的成長空間。今年著名導演爾冬陞出任亞洲新人獎評委會主席,帶領日本導演深田晃司、韓國製片人金亨俊、中國導演張猛、中國演員江一燕,對16部長片進行評選。這也是深田晃司第一次來到上海國際電影節。
新人獎對電影節意義非凡
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
深田晃司認為新人獎對電影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電影節的意義就是對那些擁有個性,但缺乏經濟效應的電影作品的一種支持。他說,因為當一個導演是新人的時候,也是他最想做電影,同時最煎熬的時候。在這個時候給予他們肯定,意義非凡。如今的電影節還是以歐洲為主要的活動範圍,這也是歐洲的電影行業給予了相應支持的結果。相比之下,目前日本在這方面還遠遠不夠,但深田晃司相信這兩年中日兩國開始的電影合作是一個好的開始。同時他也希望,在亞洲範圍內,中日韓也可以建立起一種互相支持的氛圍,亞洲各國可以通過電影產生更多的積極影響。
在今年亞洲新人獎的16部參賽作品中,有兩部來自日本。阿久根知昭導演的《小花的味噌湯》,講述罹患癌症的千惠,和丈夫、女兒之間的感人故事。九部中國參賽片包括《唐人街探案》、《陸垚知馬俐》、《黑處有什麼》、《再見女兒》等商業與文藝類型的精品。深田晃司說,儘管大家的水平各有不同,但是每部作品都讓他看到了無限的可能性。
處女作《石榴園》一舉摘下最佳新人獎
《石榴園》劇照
1980年出生的深田晃司,畢業於東京映畫美學校,25歲加入了知名日本劇團「青年團」。他的首部影片《石榴園》,改編自文學巨匠巴爾扎克的著作,《人間喜劇》第一卷中的同名故事,是由70餘幅蛋彩畫組成的動畫電影。深田晃司憑藉此片獲得了巴黎Kinotayo電影節最佳新人獎。
《東京人間喜劇》
2009年的《東京人間喜劇》同樣借鑑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由三個互有關聯的小故事《白貓》、《寫真》和《右腕》組成。這是深田晃司第一部真人長片,演員全都是「青年團」劇團的成員,影片受邀於羅馬電影節首映。
《人間喜劇》本身是通過一個角色的角度,來講述著主角的故事,從而讓故事本身的世界觀顯得更加立體,是一種比較獨特的敘述方式。深田晃司說,他希望通過三個短篇故事,讓故事中登場人物從不同角度,來講述故事的深意。
《歡待》從外部視角更客觀地看待問題
《歡待》
2010年的《歡待》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日本視點單元最佳影片獎,講述東京下町一個寧靜的家庭列印店中,由於工人加川的入住,日常生活變得越來越荒誕。深田晃司在這個「入侵」故事裡加入了很多外國元素,包括加川的巴西妻子,還有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在小店的一場狂歡。
深田晃司認為,在講述一個組織或者團體時,不能只以團體內部的人的角度來講述故事,因為會有失客觀性。他就想通過作品,來表達人們應該更加客觀地看待問題。
《河畔的朔子》 人的本質是喜歡說謊的
《河畔的朔子》
深田晃司最著名的作品當屬2013年的《河畔的朔子》。由日本新生代演員二階堂富美飾演的少女朔子,高考失利後前往臨海小鎮度夏,在遠離父母的環境下長舒一口氣。然而形形色色的人在朔子眼前上演複雜的關係,讓她見識了人們笑臉背後的虛偽和酸楚,假期轉瞬即逝。《河畔的朔子》獲南特三大洲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深田晃司一貫在平淡中蘊含諷刺的風格,被認為是法國電影大師埃裡克·侯麥在日本影壇的傳承者。能與侯麥大師作比較,深田晃司認為這是一種榮幸,因為他是侯麥的鐵桿粉絲。
與其說深田晃司喜歡去拍攝講述人類謊言的故事,不如說他覺得人的本質就是喜歡說謊的。即便當事人覺得自己是在講一個真實的故事,但是旁人或者說他自己,也不一定能確定自己所說的就是真實的想法,這種無意識的表現,可以說是20世紀人類觀念的巨大發現。
《河畔的朔子》中朔子是一個少言寡語、並且不太表達自己想法的人。在製作角色時,即使是其他的角色,深田晃司也儘量減少臺詞和表演,故意讓角色很少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朔子在劇中象徵的就是空白,他想通過這樣的手法,讓觀眾自己去發揮想像力。
《再會》 開拓性的嘗試
《再會》
深田晃司不僅僅是一名自編自導的作者型導演,他對新技術的運用也非常積極。2015年,深田晃司將人形機器人舞臺劇《再會》搬上大銀幕,作為世界上第一部使用機器人為主要演員的電影,入圍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再會》舞臺劇作品長度只有15分鐘,是一部探討人類、機器人本質的作品。深田晃司覺得這種題材和主題,做成電影的話一定會很有趣,所以就出面和原作者進行探討,希望將這部作品改編成電影。
《再會》描述了一個核災難後宣布「棄國」的日本,外國移民譚雅和從小照顧她的機器人菲歐娜無處撤離,等待著最後的時刻。故事中虛構的灰暗未來,影射了日本近年的福島核洩露事故,這在深田晃司前作《河畔的朔子》中也有提及。深田晃司說,這場令人痛心的災難中體現出的問題是,為了向大城市輸送能源,不得不犧牲小地方的能源配置。而為了讓核電能源能夠正常運作,有一些人就必須去從事這種十分危險的工作。他認為這是所有利用核電的國家都必須重視的社會問題。
最新作品《臨淵而立》
《臨淵而立》
深田晃司的最新作品《臨淵而立》,入圍今年坎城國際電影節的「一種關注」單元,並摘取了評委會大獎。和《歡待》一樣,《臨淵而立》又是一個外來者入侵家庭的故事。
東京下町經營金屬加工業的夫婦,由於僱傭了剛出獄的老熟人在家中幹活,各自身上的秘密被不斷披露。日本著名演員淺野忠信出演《臨淵而立》的入侵者八坂。而《歡待》中飾演入侵者的古館寬治,在《臨淵而立》移位為一家之主利雄。
六部長片備受國際電影節的關注,深田晃司已成為日本當今影壇的中生代健將,他堅守小成本新銳製作,編導具有社會性的文藝題材,也接受越來越多國際化道路的挑戰。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欣賞《今晚》節目視頻
(以上文字根據節目內容以及嘉賓談話整理)
《今晚》節目往期視頻可登陸愛奇藝網站
節目直播可登陸PPTV.com/直播/熱門電視臺/上視藝術人文頻道
關注星文化 請掃描二維碼
走近經典 藝術人文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