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6 15:4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王世琪
松陽,"中國最後的江南秘境"。"大江奔流"採訪團最後一天的採訪就在這裡。從麗水市區出發,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記者們來到四都鄉西坑村。
"西坑滿足了我對古村落的所有美好想像! "在村裡轉悠了一圈,江西廣播電視臺記者張國輝說,這個古村安寧靜謐,但卻充滿活力,這一點是最難能可貴的。
眼前的西坑,古樹古道,山水雲海。這裡每年都會聚集一大批攝影愛好者取景交流, 正如採訪團記者們所感受到的, 這個攝影師口口相傳的"中國最優美的小山村"已不再單以景色著稱。
現在的西坑村,不僅能吸引來藝術家,還能留住藝術家,讓藝術文化的種子在這裡生根發芽,這都得益於村裡的民宿產業。
民宿要把文化留住,自然要有文化味,"雲端覓境"就是這樣一間充滿文化味的民宿。
"雲端覓境"前有個巨大的天然觀景臺,觀景臺正對山坳,望得到山水,聽得見松濤。"這樣的景色,能激發藝術家的創作靈感。"經營者老白本身就是一位藝術家,去年,他跟自己的朋友來到西坑村,面對縹緲雲山,果斷決定投資開出這家文化民宿。
民宿由老白親自設計,古村特色、當地文化濃縮成經典濃厚的特色元素,韻味十足。重臺看雲,雲捲雲舒,"靜靜地坐在觀景臺上,等待奇蹟的發生。"老白說,這便是雲端的"觀看之道"。疊屋尋景,15個高低錯落的房間經過搭配設計,讓人置身奇幻之境。內巷復古,古村迷宮般的街巷體系帶入民宿內部,穿行其間,亦真亦幻。
結合松陽本地文化特色的記憶小院、農創空間、藝創空間、文創空間,或已建設完成,或在布局規劃。用老白的話說,不給這絕世美景注入當地的文化靈魂,便少了幾分生氣。
"經常會有文化人來我這裡住宿,他們不用再在西坑村匆匆創作,可以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細細品味箇中滋味。"老白說。
文化創意人才集聚,文化標識更加鮮明,不僅是"雲端覓境",西坑村的其他民宿也都有濃濃的文化味。這些民宿,不僅在"宿",更重視蘊含著生活真實性、文化性、持續性的"民"。結合地方產業、傳統文化和特色民俗發展文化民宿屢見不鮮,如"紅糖工坊+民宿"、"木偶劇團+民宿"、"茶葉作坊+民宿"。文化的多樣性避免了民宿同質化,西坑村的民宿產業蒸蒸日上。
以傳統村落為底本、以優良的生態環境為支撐、以鄉土民俗風情文化為依託、以藝術創作為媒介,以民宿產業為呈現。文化引領的鄉村振興正為這座美麗的村莊注入漂亮的文化,引領漂亮的經濟。
2017年,西坑村民宿產業收入920萬元,同比增長95.7%,在文化引領和民宿產業的帶動下,西坑村在鄉村振興的路上越走越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