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不同,中國並沒有建立自己的電影分級制度。比如說,美帝那邊習慣於把電影分成G級/PG級/R級/NC-17級,日本是G級/PG12級/R15+級/R18+級,韓國是全部(G級)/12+/15+/18+/有限,香港則是我們熟悉的I級/II級/III級——其中II級又可以細化為IIA與IIB,而III級電影,就是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口耳相傳的三級片了。
可是,同樣的電影到了咱們中國廣電總局手裡,處理方法就往往「簡單粗暴」。廣電總局審查的所有電影分為三類:允許放映、刪減鏡頭後允許放映(閹割版),與禁止放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禁片」。這些禁片不分國產還是進口,只要是觸痛了廣電總局的G點,就絕對不能在大陸的電影院公映。因此,作為廣電總局「眼中釘肉中刺」的同性戀電影,無論多麼優秀,都會被首當其衝地蓋上「性變態」的恥辱章,被一禁到底。那麼,究竟有多少經典同性戀電影在大陸被禁呢?待我一一道來。
1. 1993年《霸王別姬》
這部電影實際上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同志電影————甚至被禁的原因也不是由於同性戀劇情,而是由於對於「文革」話題的迴避。
不過,由於這部電影獲得第46屆法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成為第一部也是迄今唯一獲得此獎項的華語電影,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以及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光環圍繞,聲名顯赫,所以名為「禁片」,實際也沒禁多久,目前在大陸可以小規模公映。
本片可以算作是陳凱歌最成功的作品,沒有之一。老實說,如果沒有這部他早期的電影撐著,陳凱歌導演在我心中的形象定位會很low很low……
2. 1993年《喜宴》
是的,你沒有看錯。遠在美國的李安在霸王別姬的同一年,用《喜宴》一片榮獲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及金馬獎最佳影片,甚至更是入圍1994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不過,由於「種種原因」,大陸的朋友們接觸到這部電影已經是21世紀之後的事情了。 很多人或許會感覺詫異:「原來這部電影拍攝時間這麼早!!?為什麼我覺得逼婚這件事兒好像是近幾年的話題呢?」
實際上,中國人特有的倫理觀點,遭遇同性戀問題——這幾乎是一個永恆的命題,時時刻刻都在考驗著身在大陸的我們,正在發生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因此,即使這是一部93年的老電影,但是它所描述的故事對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不陌生。
順便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捧紅了趙文瑄,更是捧紅了李安,後者將會在數年後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與更深的感傷。
3. 1996年《東宮西宮》
這部電影是中國大陸同志電影的開山之作,歷史第一部!
電影的故事背景,是一個真實而荒唐的時代。真實的情況是,1991年5月到7月,一個以健康研究為名的搜捕行動在北京同性戀圈中展開,執行者是北京東郊民巷派出所的警察。50多名同性戀者被捉拿,審問,採血,問卷調查。這起被「第六代導演」張元稱為「荒唐透頂」的事件促成了中國大陸第一部同性戀電影《東宮西宮》的問世。
這部電影根據王小波的小說改編,講述了同性戀者複雜的心路歷程,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編劇、攝影大獎。但是,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涉嫌「宣傳腐化思維」,迄今未被準許上映。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主人公「警察小史」的扮演者胡軍,日後更是成就了另一部聲名顯赫的同志禁片——《藍宇》中的「陳捍東」。
4. 1997年《春光乍洩》
1997年,香港人心惶惶。在這個多事之秋,王家衛拍出了《春光乍洩》。
這是張國榮再一次拍攝同性戀情節的電影。迄今為止,許多人還對這部電影念念不忘,哥哥辭世之後,很多人更是把他的電影一部部翻來重看,拿捏他在春光乍洩裡的一顰一笑,一惱一怒。
我們不如從頭來過?
90年代最後的幾年,香港出現了同志電影的大「井噴」:1998年由馮德倫及吳彥祖領銜主演的《美少年之戀》,98年的輕鬆喜劇《基佬四十》,以及98年香港首映的《愈快樂愈墮落》。
這些今天看來十分經典的同志電影,從來沒有能夠在大陸的電影院內公映,甚至許多人壓根沒有聽說過。
1998年2月14日情人節當天,《愈快樂愈墮落》在香港首映。也就是在那天,這部電影的導演對外界承認其同志身份,他就是將為全體同志帶來最大震撼的電影《藍宇》的導演,關錦鵬。
5. 2001年《藍宇》
《藍宇》由關錦鵬導演,內地演員劉燁、胡軍主演,在香港臺灣獲獎無數。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對中國同志影響最為深遠的一部同性戀電影。2001年是新世紀的開始,新的思潮,新的思想開始在大陸上傳播。這一年,也可以被視作為中國許多同性戀團體與個人的覺醒之年。
覺醒之後的許多同志,開始搜索身邊一切與同性戀有關的訊息。其中,就包括這部《藍宇》。雖然不可能在電影院看得到,但是當年在許多紅火的VCD碟片租賃店裡,都可以在某個陰暗的角落翻到這部「禁片」,偷偷摸摸租回家,然後哭的稀裡譁啦。
由於大陸電影審查機關對同性戀的歧視態度,這部電影被大陸禁播,但是其剪輯版影像製品可以在大陸市面上找到。隨後,伴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以及本世紀初期大陸對網絡監管的「半失控」,這部電影更是在同志圈裡變得盡人皆知,許多人都私底下討論:欸,你看的那個版本藍宇那話兒露了麼?
於是,在鏡頭前大膽脫光光的劉燁,突然躥紅起來了。
6. 2005年《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
2005年的李安,已經站在了事業的最高峰。93年他拍攝《喜宴》時還是一個年不見經傳的臺灣導演,而此時的他已經靠《臥虎藏龍》捧過一座奧斯卡獎。
可是這一切都無法比擬2005年《斷背山》為他帶來的恢弘榮耀。這是一部史詩性的同性戀電影,儘管沒有在大陸公映,但是一部獲得多項奧斯卡獎,由華人導演的電影仍然是震撼了所有的中國人,甚至創造了「斷背」一個生詞來代稱同性戀。
也正是由於這部電影,同性戀開始正式進入中國社會的視野。在此之前,許多人根本沒聽說過同性戀,也無法把同性戀與道德敗壞撇清關係,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在電腦前被感動的一塌糊塗。
如果說,《藍宇》喚醒了中國同性戀的自我覺醒,那麼李安的《斷背山》則是啟迪了中國全社會對同性戀的思考與認識。
然後這部電影因為同性戀題材,被廣電總局命令禁映。
7. 2006年《王的男人》(왕의 남자)
這部電影被禁的有點稀裡糊塗。《王的男人》曾被選為韓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代表,票房超過1230萬,是韓國第五賣座的電影,甚至當時的韓國總統盧武鉉與後來的樸槿惠都十分欣賞。
這部號稱為「韓國版霸王別姬」的電影拍攝於2005年,原本計劃2006年10月底在上海與中國觀眾見面,但是隨後便被宣布禁映。理由也是「同性戀題材」。
8. 2009年《春風沉醉的夜晚》
這部電影出自「禁片專業戶」的著名導演,婁燁。
他的《蘇州河》、《頤和園》全部被禁映,《浮城謎事》則是被勒令刪減。 不僅如此,婁燁的電影不僅被禁止,甚至被審查,導演與製片人被處罰,電影收入與拷貝被查封,他本人被禁止拍片長達五年!而2009年這部《春風沉醉的夜晚》,是婁燁在被禁期間在南京偷拍的作品,甚至是用手持攝影機拍攝而成的!
故事寫實性地描繪了中國同性戀所遭遇的尷尬的社會存在:破壞家庭的男小三,欺騙妻子的「不忠」丈夫與見不得光,不被承認的感情,壓抑的、灰暗的、也是真實的中國。
最終,這部電影參加法國第62屆坎城電影節,並被推選在坎城電影節首映,在國外這部電影幾乎被認為是中國同性戀現狀的「教科書」,因而聲名顯赫,在國內卻由於被禁,塵封雪藏,不為人知。
山東彩虹工作組
微信平臺 | shandongcaihong
新浪微博 | @山東彩虹組
山東同志網 | http://www.sdtong.net
互動Q群 | 12355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