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9月29日,中國女排在日本勇奪世界盃冠軍,這個冠軍也是中國女排斬獲的第十個世界冠軍,「也就是在世界盃後,袁心玥和隊友們參與了《奪冠》的拍攝」,昨日,在重慶市求精中學,袁心玥的母親也是啟蒙教練周波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周波
有意思的是,在《奪冠》這部電影中,有著68年歷史的求精中學女子排球隊,不僅貢獻了袁心玥這位現役女排國手,還貢獻了1981年奪得首冠的老女排隊員朱玲,而在片中朱玲的扮演者也是重慶一所大學的女排隊員,可以說是完整表現了中國女排重慶元素的傳承。
「曾經求精中學的朱玲是女兒的榜樣,現在袁心玥自己也成為學弟學妹的偶像。」周波笑著說。
母女倆第一時間隔空交流觀影心得
「25日下午6點,我就和家裡人第一時間去看了《奪冠》,」周波告訴記者,「袁心玥她們也在同一時間參加了首映式,而這也是她第一次看這部電影」。
袁心玥
「去年也是正好在國慶期間拍攝,為了不耽誤一些正常訓練,袁心玥和隊友都是在訓練後參加拍攝,每天都是很晚才回來」,周波回憶,「不過她第一次參加這樣的電影拍攝,還是很興奮,說導演對每一個細節都摳得很細,第一天就拍到了凌晨3點,鞏俐、黃渤這些很大牌的演員都非常敬業」。
在看完《奪冠》後,周波也感慨,「影片真的太真實了,好多都是我在訓練和生活中經歷過的,運動員也都演得很真實,尤其是還原1981年首次奪得世界盃,影片和紀錄片的穿插,讓我感覺一下回到了自己當運動員的那個年代」。
觀影結束後,母女倆在微信上交流起了觀影的心得,「其實回憶起自己當運動員的時候,因為天天都在訓練,咬牙堅持,並沒有想得太多什么女排的精神,但現在回過頭去看,才有很多的感觸,不僅僅在競技層面,對於整個時代整個國家來說,女排精神都是一種振奮人心的正能量」。
和女兒一樣,周波運動員時期的位置也是副攻,1993年,她就代表四川女排奪得過全運會排球銅牌。
周波指導學校女排隊員訓練
2002年前後周波來到求精中學擔任體育老師,併兼職校隊的女排教練,此時,1996年出生的袁心玥只有6歲,周波說,袁心玥在很小的時候就展露出了運動天賦,在人民小學讀書的時候就包攬了學校的跳高、跳遠冠軍。
放學後,袁心玥總是背著書包來到隔壁的求精中學看媽媽帶隊訓練,也是從那時起,她對排球有了興趣。
「當時雖然她個子高,但身體比較單薄,我就讓她跟著我打球,藉此鍛鍊鍛鍊身體。」周波說,女兒非常勤奮,一上賽場就很投入,天生是個比賽型的球員。
重回裡約奧運奪冠現場:當時我在那裡
周波身高1.80米,丈夫袁春武退役前是四川省籃球隊中鋒,身高1.93米,受父母遺傳影響,袁心玥來到求精中學讀書時,身高已經達到了1.78米。
袁心玥和父母
於是,周波和丈夫商議決定,把初一還沒讀完的女兒每個暑假都送到八一女排參加集訓,三年後被特招入伍,不滿14歲的袁心玥離開父母,獨自前往北京。
2013年4月,郎平應邀去八一女排講課,無意中發現了身高不錯的袁心玥,一個月後連跳三級將她從國少隊招入國家隊。也是在這一年,袁心玥所在的中國國少女排還在U18世錦賽決賽中擊敗美國隊奪冠,她自己還獲得了「最有價值球員獎」。
經過國家隊一年多的打磨,袁心玥在2014年義大利世錦賽上一戰成名,2015年8月的日本女排世界盃,袁心玥作為主力副攻,為中國女排奪冠立下了汗馬功勞,不僅深受球迷喜愛,被稱為「小蘋果」,她還與朱婷、張常寧一起,被球迷們稱為中國女排的「朱袁張組合」。
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最終奪冠,而《奪冠》也真實還原了這一幕,看到這裡也讓周波激動不已,因為當時她和丈夫就在現場見證了所有比賽。
在看球的時候,只要對方扣球過來了,周波還會用重慶話對女兒喊:「攔死她!」當對方發球過來時,她又大喊:「扣一個!」
袁心玥在電影中扮演自己
《奪冠》完整復原了裡約的賽場,也讓袁心玥她們非常震撼,在拍攝重頭戲中巴大戰時,拍第一條時導演組怕出不來效果想用點辣椒水,但袁心玥說沒事,「一會就能哭起來」,果然「獲勝」後哭得稀裡譁啦,這帶起了現場情緒,從第二條開始,大家都能自然的哭出來。
看完《奪冠》後,周波也感嘆:「影片中對很多隊員的小細節展現的很到位,比如說張常寧發球時習慣性的轉球,朱婷偶爾冒出一兩句河南話,還有互相加油的時候,袁心玥很喜歡去拍隊友的屁股。」
而周波印象最深的情節,是影片中鞏俐扮演的郎平反反覆覆問隊員「到底為了什麼打球」,「在我們那個年代,打球的目的非常單純,為國家,為爸爸媽媽,現在隊員不一樣了,所以要更多讓她們尋找自己的目標和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讓祖國驕傲」。
重慶這所排球名校走出了三位女排國手
令人意外的是,整個裡約奧運會期間,雖然母女倆待在一座城市,但她們只見了一面,時間不過半小時,周波表示,「絕不能因為個人的情緒影響到女兒的比賽。」
袁心玥(左六)回母校求精中學看望小隊員
周波說,她夫妻倆甚至沒有去過奧運村,平時跟女兒還是通過手機簡訊聯繫,而因為訓練比賽,時間緊張,很多時候,給女兒發去的簡訊都像是「石沉大海」,中國女排奪冠後能跟女兒見上一面,就已經感覺幸福爆棚了。
同為運動員又是教練,周波也理解,「訓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
其實,從袁心玥到八一隊打球開始,每年最多回家兩次,每次待的時間最多也不過十來天。
2015年10月,備戰奧運會的袁心玥回家休養,來到了母校求精中學,還跟校隊的妹妹們切磋了一下排球技術。
朱玲
影片中的朱玲由重慶工商大學女排隊員李陽一扮演
成立於1952年的求精中學女子排球隊,在袁心玥之前,求精中學就走出了朱玲、計麗萍兩位國手,其中老女排十二金花之一的朱玲,因為出色的攔網和彈跳(摸高達到3.22米,為老女排之最),在當年的國際賽場上有「海曼剋星」之稱,是1984年中國女排奪得洛杉磯奧運金牌的功臣之一。
如今,袁心玥不僅是中國女排「第一高」,也是中國女子排球超級聯賽排名第一的攔網手,前後兩代「第一高」,都是副攻,袁心玥可謂是完美傳承了前輩的衣缽,「曾經求精中學的朱玲是女兒的榜樣,現在袁心玥也成為學弟學妹的偶像」。
2018年和2019年,求精中學連續兩年殺進全國中學生排球聯賽(高中組)前四,2018年,時隔二十多年重奪重慶市中學生排球錦標賽冠軍。
周波與女排隊員、教練合影
近日,求精中學女排又出發參加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聯賽的排球比賽,而比賽地點正是中國女排的故鄉福建漳州,那塊老女排姑娘們曾經揮灑血汗的場地。
如今早已不再擔任球隊教練的周波還是會不時回到訓練場,在她眼中,這些球場上活潑可愛的女孩,跟當年的朱玲、後來的自己、現在的女兒一樣,都是女排精神的傳承者,「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湯皓 攝影 高科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