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下防護服穿上綠馬甲,兩位90後黨員轉移陣地衝鋒防汛一線

2020-12-24 荊楚網

長江網7月11日訊 才下抗疫戰場,又奔防汛一線。他們剛脫下防護服,又穿上綠馬甲,轉移陣地繼續衝鋒。在武昌江灘白沙洲八鋪街堤九站3號閘口防汛值守點,90後巡堤員沈賽、王曄跟同事們一起上堤防汛值守,守護長江幹堤。

「5號閘口路面有滲水點,請立即處理……」7月11日,沈賽、王曄和巡堤員趙紅星、劉從軍、蔣彪等沿堤巡查時發現,堤防底部局部路面有輕微滲水,大家立即將情況上報水務部門。大家拿著鐵鍬等工具,沿著幹堤護坡邊走邊看,仔細查看是否有裂縫和滲水點,護坡土壤草皮有沒有鬆動。來到3號閘口,沈賽和蔣彪搭著金屬梯爬上堤頂,觀察監測長江實時水位,用對講機向值守點報告最新水位數據。

90後巡堤員沈賽上堤監測水位上漲情況。記者丁越強 攝

王曄介紹,在防汛值守現場,巡堤員以小組為單位,每隔一個小時就要沿八鋪街堤九站3號閘口至木材閘口來回巡查一次,單程超700米,巡查一個來回近1.5公裡。每隔一個小時監測一次水位情況。

27歲的沈賽、30歲的王曄來自武漢市橋梁工程有限公司,兩人都是黨員。從6月29日開始,根據防汛統一安排,兩人駐守防汛值守點,跟八鋪街江灘整治項目部工人一起參加防汛值守,每天24小時三班倒不間斷值守巡查,隨時監測水位變化,確保幹堤安全。

巡堤員檢查路面滲水情況。記者丁越強 攝

在參加防汛值守之前,疫情防控期間,兩人均參加了戰疫。2月9日,接到指令後,沈賽從孝感駕車趕回武漢,第一批趕到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參加工地後勤保障工作,給現場工人、管理人員協調安排住宿、吃飯等生活問題,幫忙採購食物、飲用水等生活物資。2月13日,沈賽又趕到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參加醫院傳染病區改造施工。在結束改造工程後,又緊張投入到光谷的方艙醫院建設。2月17日,家住山西大同的王曄驅車1300多公裡,趕到光谷,與沈賽並肩作戰,參加方艙醫院的建設和維護工作。

閘口封閉。記者丁越強 攝

「抗疫期間,我們一刻不停地搶工期,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特別辛苦。」沈賽向記者回憶,方艙醫院建設完成後,2月底至3月上旬,他又下沉漢陽區龍陽社區,參與社區疫情防控。

3月14日,八鋪街堤江灘整治項目復工。沈賽和王曄從抗疫戰場回到項目部,繼續工作。隨著汛期來臨,兩人主動請纓,上堤參加防汛值守。「那麼艱苦的抗疫戰鬥我們都扛過來了,這次防汛我們一定不辱使命,守好陣地,看好堤防,守護我們的家園。」王曄堅定地說。

武昌白沙洲八鋪街堤省船滑道閘口,採用鋼箱式防洪牆封堵。記者丁越強 攝

白沙洲街相關負責人介紹,轄區長江幹堤長約3.6公裡,共設置5個防汛哨點,每個值守點採取24小時三班倒,每班安排8名人員負責巡堤值守。目前有近300名防汛人員輪班上堤值守,40人的民兵防汛應急分隊隨時巡查,參與應急處置,還有100多人的後備力量隨時待命。街道發揚優良防汛傳統,統籌轄區單位、企業、兄弟街道等部門資源,動員各種力量參與防汛,形成合力,確保度汛安全。(記者譚德磊 通訊員肖力 何芸夢)

相關焦點

  • 龍泉驛區黨員幹部衝鋒一線,迎難而上防汛搶險!
    龍泉驛區黨員幹部衝鋒一線,迎難而上防汛搶險!汛情發生以後,龍泉驛區迅即啟動最高級別預警應急響應,全區黨員幹部靠前行動、衝鋒一線,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快排水搶險,做好積水點位的現場防護,及時轉移被困車輛,妥善轉移安置受災群眾。這場雨到底有多大?
  • 脫下防疫靴就穿上雨靴,防汛一線奮戰者感動網友
    長江日報-長江網7月11日訊(記者方歷嬌)武漢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以來,截至7月9日15時,武漢市累計出動巡堤查險人員共56712人次,封堵閘口263座,搭設防汛哨棚3013個,守護了人民群眾的安全。一個個數字背後,是奮戰在汛情一線的一個個武漢人。廣大網友紛紛盛讚:「從戰疫到戰汛,英雄的人民越是艱險越向前,面對困難,武漢人從來不會退縮。」(圖為90後巡堤員沈賽上堤監測水位上漲情況。記者丁越強 攝)(圖為青山建八閘口封閘。
  • 湖北荊州 90後女黨員陳玲:獨臂戰洪水
    湖北荊州 90後女黨員陳玲:獨臂戰洪水目前,湖北洪湖的水位依然超警戒水位,防汛形勢依然嚴峻。當地許多黨員已經在大堤上堅守了近一個月,今年30歲的陳玲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雖然身有殘疾,她依然在危急關頭衝鋒在前。
  • 《戰「疫」,黨員衝鋒在前》:防控一線勇擔當
    《戰「疫」,黨員衝鋒在前》:防控一線勇擔當 2020-02-05 2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防汛抗洪一線告急 他們火速救援
    黨員衝鋒在前,讓黨徽在圩堤閃光 搶險突擊隊裡的60多名黨員幹部衝鋒在前,讓黨徽在圩堤上閃閃發光。18日,公司水電車間黨支部書記郭傳明白天從都勝圩抗洪搶險回來,當晚接到緊急通知後又立即趕往大家圩參與搶險。中途,公司供電系統出現故障,他趕到公司緊急處理後,又馬不停蹄返回搶險現場。手被鐵鍬柄把上的木刺扎破,木刺深深地扎進肉裡,他全然不顧,忍痛繼續戰鬥。第二天他又繼續趕往都勝圩防汛,創造了「連續40小時未合眼、連續7天堅守在圩堤」的驚人紀錄。
  • 防汛抗洪一線的共產黨員:洪峰浪尖,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
    面對肆虐的洪魔,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守土盡責、衝鋒在前,譜寫一曲曲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的抗洪壯歌。危急時刻,共產黨員衝鋒在前、保衛家園江西九江江新洲,長江中的一座孤島。每逢大汛,必罹水患。緊要關頭,共產黨員無悔奉獻、毫不鬆懈泡泉、管湧、滲漏……防汛期間,任何一處微小的險情都可能釀成重大損失。「書記,圩堤腳下發現了一個泡泉!」7月9日,江西樂平市邵灣村巡堤隊員在中洲圩圩堤上發現一處泡泉險情。接到報告,56歲的村支書邵忠如和黨員幹部們跑在最前面。
  • 90後軍人夫妻參加疫情防控 紅馬甲也是最美「情侶裝」
    劉佳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姚茂強2月14日是李友鵬與妻子謝歡返回部隊的日子,他們脫下穿了12天的紅馬甲。2月2日,兩人脫下軍裝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穿上「情侶裝」--紅馬甲與社區人員一起參加疫情防控。「我們是90後,我們是軍人,我們更應該有擔當。」
  • 巾幗聚力 防汛抗洪 | 肥西婦聯在行動(二)
    雨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責任。柿樹崗鄉黨委副書記、鄉長何欣欣巾幗勇擔當,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衝鋒一線,靠前指揮,帶領全鄉幹群抗雨災、戰洪魔,守護一方平安。鄉村婦女幹部聞「汛」而動,積極投身到抗洪防汛一線中,巡查河壩、搶修道路、加固河道、轉移群眾、保障後勤服務,徹夜不眠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 ...黨員為防汛注入新鮮血液|薛慶山|楊軍|滁河|永寧街道|防汛|李振源
    在社區防汛最前線,有這樣一群年輕的身影,狹長的滁河大堤上,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溼透衣背、兩眼熬得通紅,卻從未喊苦叫累,一絲不苟值守在崗位上,彰顯出青年黨員的本色與擔當,築起了一道道衝不垮的「紅色」堤壩。主動請纓,爭做保衛家園「守護者」「我是黨員,我先上!」汛情發生後,西葛社區「90後」黨員李振源立即向黨組織申請,主動請求參與防汛一線巡堤值守。
  • 黨員李啟正:退而不休的「水利老兵」衝在防汛一線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陳泉 通訊員雷雲 實習生胡漫莉)今年入梅以來,武漢開發區鄧南街長江段、東荊河、通順河水位持續上漲,1月份就退休的鄧南街水利站站長李啟正,主動加入鄧南街防汛隊伍,擔任防汛搶險技術指導。截至7月15日,他已在長江幹堤、通順河堤、五壕泵站、上復興洲垸等防汛一線持續奮戰了10天。
  • 青年黨員自告奮勇上一線
    本網訊(見習記者 石迎姝 通訊員 陳佳豪)7月9日,資陽區張家塞鄉烏龍堤村村民委員會收到一份「請戰書」,烏龍堤村便民服務員、青年黨員陳麗主動請纓,要求去防汛抗洪一線。自張家塞鄉全線啟動防汛應急Ⅲ級響應以來,42名「85後」青年黨員踴躍報名參加巡查隊。在防汛救災指揮所的統一安排下,青年黨員主動承擔各類急難險重任務,在防汛救災一線構築起「青春堤壩」。烏龍堤中隊值守的巡查隊共有12人,分四班開展24小時不間斷拉網式巡查,每次由1名區鄉幹部、1名村幹部和3名巡查隊員進行巡查。
  • 【防汛抗災•她力量】龍坪鎮:綻放在防汛抗災一線的鏗鏘玫瑰
    【防汛抗災•她力量】龍坪鎮:綻放在防汛抗災一線的鏗鏘玫瑰 2020-07-13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嶽陽:把兩新黨建旗幟插在防洪救災一線
    7月1日,臨湘市個協金橋支部9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來到南乾渠防汛值守點,面對鮮紅的黨旗,莊嚴地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10多天來,大家吃住在堤上,日夜堅守巡查堤壩、查看汛情的防汛一線。臨湘非公綜合黨委組織個協20餘名黨員、分3班參與防汛點值班巡查任務。
  • 「90後」黨員勇擔當——譜寫戰「疫」非典型青春
    而在千萬黨員逆行者中,「90後」 年輕黨員已肩挑重任,成為疫情防控的新生主力軍。 他們中,有騎行4天3夜趕赴武漢上班的白衣天使,有肩膀被消毒桶勒出血痕的社區工作者,有不眠不休的工地建設者,還有爭上卡點、搶著辦案的公安幹警……不同行業,各種身份,「90後」黨員們沸騰青春去暖冬。出徵那天,他們破繭成蝶;戰「疫」徵途,他們頂天立地。
  • 青春的力量 時代的脊梁——記抗疫一線的「90後」「00後」年輕人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中所指出的那樣:「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 衝鋒一線的95後流調新兵
    面對疫情,「95後」流調新兵義無反顧衝上一線。受訪者提供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張麗霞 蓮鈺蓉 冬日夜幕降臨,萬家燈火闌珊。
  • 急診有人高喊救命,生命守護人劉芳:我是黨員,理應衝鋒在前
    有人高喊,喊聲未落,一輛輪椅車被推了進來,輪椅上坐著一位老人,雙眼緊閉,口唇紫紺,唇角和胸前還有嘔吐的痕跡……「這是窒息、休克!快!」醫生劉芳接過輪椅,快速衝進搶救室。北京市普仁醫院供圖老人的情況很危險,監護儀顯示,血氧濃度降到60%左右。
  • 【防汛一線】彭場派出所:逆水前行,真情為民!
    按照當地統一部署,彭場派出所前往轉移受困群眾。 公安當先,黨員先上。連日來,彭場派出所黨支部組織黨員民警、輔警,聯合彭場中心學校的包村幹部幫助群眾轉移財產。「爹爹婆婆們不舍家中財產,有些貴重物件又搬不動,不願意撤離。」彭場派出所教導員張義介紹,在耐心勸說的同時,同志們肩挑手提,蹚著齊大腿深的水,儘可能幫群眾搬出更多財產。
  • 當祖國需要之時,衝鋒在前(一線抗疫群英譜)
    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  正奮戰在武漢一線的孫雪迪是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骨科中心護士。  接到醫院緊急通知,全院各科室集結志願者趕赴武漢一線時,已是晚上10時,雪迪4歲的兒子剛剛入睡。她披上衣服走出房間,拿起電話壓低聲音對護士長說:「我去,讓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