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小助手
口述:呂根源 副主任中醫師
中華醫學會浙江分會委員
我今年76歲,是一個紮根富陽專看疑難雜症的老中醫。
有人會問,什麼是疑難雜症?「醫聖」張仲景則稱之為「怪病」「難治」「不治」等。
在我看來,疑難雜症主要是病因複雜、治療難度大的毛病,比如腦梗、面癱、腫瘤、肝硬化、帕金森、焦慮抑鬱、慢性結腸炎、小兒多動症、老年骨病等,問診時更需要耐心,治療也更要花心思。
我主攻疑難雜症,是有淵源的。我母親50歲那年,因中風而昏迷,那時醫療條件差,沒有先進的儀器做檢查,我只能憑自己的經驗去搶救,直至母親恢復意識。這是我第一次醫治疑難雜症,取得成功後在鄉間傳播開來。後來,母親不僅能生活自理,還活到93歲高齡。
從醫50多年來,我坐過門診,做過醫保制度制定工作(經常深入病區訪查病人、查閱醫案),又辦過康復醫院,其間看到過很多疑難雜症,我就特別想幫他們。我邊探討學習,邊將中醫典籍結合臨床實踐活用經方,並及時回訪,累積了大量的經驗。比如,我自擬「三蟲糾偏湯」治療面癱的學術報告,發表於1994年《中醫研究》;另外,「大黃紅藤和合歡皮湯治慢性盆腔炎」科研成果論文,1999年被收錄於《中華醫藥大百科文庫》。
疑難雜症看得多了,很多杭州的病人也到富陽找我,常問我有沒有可能去杭州。
上個月,我看到都市快報詠芝元國醫館邀請「確有專長」的中醫師一起為快報讀者服務的消息。快報一直是為大眾服務的貼心媒體,這不正和我「為病患服務」的初衷相一致嗎?我實地考察完,和詠芝元一拍即合,趁自己行有餘力,每周三到詠芝元國醫館坐診,以幫助更多的疑難病患者。
吹了一夜空調 早上起來半邊臉歪了
2個月前,還是溼答答的梅雨季,62歲的顧女士(化名)為了除溼,開了一夜空調。第二天早上刷牙,她感覺口水一直流出來,一照鏡子,嚇了一跳——左邊嘴角向下歪斜,抬不起左眉,連額頭上的皺紋都「斷了線」,整個左臉失去了知覺。
CT報告顯示為「病毒性神經損傷」,她馬上找到呂根源副主任中醫師。
呂醫師認為,面癱普遍是因為脈絡空虛,風寒侵襲造成經氣阻滯,氣血不和導致脈絡失於濡養,肌肉收縮功能不全而致病。顧女士對著空調吹了一夜,受涼引起了面神經缺血水腫,誘發了面癱。
顧女士總共只吃了幾個月的中藥。呂醫師提醒,一旦發病,越快治療越好;另外,病程不超過一年的面癱,都可以試試中藥治療。
3年前手抖被確診帕金森
今年又得了小中風,連吃飯都沒法自理
3年前,77歲的劉大伯(化名)雙手因不自覺抖動,被確診為帕金森,每天要吃好幾種藥。去年,他中風後又留下了行走不便的後遺症,帕金森也加重了——四肢都有不自覺抖動,嘴巴震顫,尤其是緊張激動時明顯,吃飯要靠老伴喂,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今年4月,大伯家人找到呂醫師。呂醫師認為,帕金森在中醫範疇系血虛生風,水不涵木,肝風內動所致,辨證開了藥方。劉大伯已經4個多月中藥吃下來了。
每周三,呂根源副主任中醫師坐診都市快報詠芝元國醫館。本周送出30個義診號,有需要的朋友添加「大家健康小助手」諮詢預約。
(記者 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