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疑難雜症有50多年經驗的中醫師呂根源,本周三送快報讀者30個義診號

2020-11-20 杭州日報

大家健康小助手

口述:呂根源 副主任中醫師

中華醫學會浙江分會委員

我今年76歲,是一個紮根富陽專看疑難雜症的老中醫。

有人會問,什麼是疑難雜症?「醫聖」張仲景則稱之為「怪病」「難治」「不治」等。

在我看來,疑難雜症主要是病因複雜、治療難度大的毛病,比如腦梗、面癱、腫瘤、肝硬化、帕金森、焦慮抑鬱、慢性結腸炎、小兒多動症、老年骨病等,問診時更需要耐心,治療也更要花心思。

我主攻疑難雜症,是有淵源的。我母親50歲那年,因中風而昏迷,那時醫療條件差,沒有先進的儀器做檢查,我只能憑自己的經驗去搶救,直至母親恢復意識。這是我第一次醫治疑難雜症,取得成功後在鄉間傳播開來。後來,母親不僅能生活自理,還活到93歲高齡。

從醫50多年來,我坐過門診,做過醫保制度制定工作(經常深入病區訪查病人、查閱醫案),又辦過康復醫院,其間看到過很多疑難雜症,我就特別想幫他們。我邊探討學習,邊將中醫典籍結合臨床實踐活用經方,並及時回訪,累積了大量的經驗。比如,我自擬「三蟲糾偏湯」治療面癱的學術報告,發表於1994年《中醫研究》;另外,「大黃紅藤和合歡皮湯治慢性盆腔炎」科研成果論文,1999年被收錄於《中華醫藥大百科文庫》。

疑難雜症看得多了,很多杭州的病人也到富陽找我,常問我有沒有可能去杭州。

上個月,我看到都市快報詠芝元國醫館邀請「確有專長」的中醫師一起為快報讀者服務的消息。快報一直是為大眾服務的貼心媒體,這不正和我「為病患服務」的初衷相一致嗎?我實地考察完,和詠芝元一拍即合,趁自己行有餘力,每周三到詠芝元國醫館坐診,以幫助更多的疑難病患者。

吹了一夜空調 早上起來半邊臉歪了

2個月前,還是溼答答的梅雨季,62歲的顧女士(化名)為了除溼,開了一夜空調。第二天早上刷牙,她感覺口水一直流出來,一照鏡子,嚇了一跳——左邊嘴角向下歪斜,抬不起左眉,連額頭上的皺紋都「斷了線」,整個左臉失去了知覺。

CT報告顯示為「病毒性神經損傷」,她馬上找到呂根源副主任中醫師。

呂醫師認為,面癱普遍是因為脈絡空虛,風寒侵襲造成經氣阻滯,氣血不和導致脈絡失於濡養,肌肉收縮功能不全而致病。顧女士對著空調吹了一夜,受涼引起了面神經缺血水腫,誘發了面癱。

顧女士總共只吃了幾個月的中藥。呂醫師提醒,一旦發病,越快治療越好;另外,病程不超過一年的面癱,都可以試試中藥治療。

3年前手抖被確診帕金森

今年又得了小中風,連吃飯都沒法自理

3年前,77歲的劉大伯(化名)雙手因不自覺抖動,被確診為帕金森,每天要吃好幾種藥。去年,他中風後又留下了行走不便的後遺症,帕金森也加重了——四肢都有不自覺抖動,嘴巴震顫,尤其是緊張激動時明顯,吃飯要靠老伴喂,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今年4月,大伯家人找到呂醫師。呂醫師認為,帕金森在中醫範疇系血虛生風,水不涵木,肝風內動所致,辨證開了藥方。劉大伯已經4個多月中藥吃下來了。

每周三,呂根源副主任中醫師坐診都市快報詠芝元國醫館。本周送出30個義診號,有需要的朋友添加「大家健康小助手」諮詢預約。

(記者 張靜)

相關焦點

  • 黃天賜中醫師醫術備受名人好評,義診行善,傳承中醫文化
    (原標題:黃天賜中醫師醫術備受名人好評,義診行善,傳承中醫文化)
  • 百年傳承,杭州市中醫院鄔氏中醫皮膚科本周五有大型義診
    總結三代鄔氏治療皮膚病的經驗,研製出近20種中藥自製製劑。在他們的引領下,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門診量一直位居浙江省各級醫院前列,並先後被評為杭州市中西醫結合重點學科、杭州市中醫皮膚病診療中心。今年,恰逢鄔成霖教授從醫50年,亦是市中醫院鄔氏中醫皮膚科專家門診開設2周年,特定於5月8日(本周五),在我院武林院區開展大型義診活動。
  • 11月28日,陳家祠廣場有大型中醫名專家義診!
    由廣州市中醫藥學會攜手廣州市科技進步基金會主辦的「中醫中藥·健康百年行」義診活動將於11月28日在廣州市荔灣區中山七路陳家祠廣場舉辦。 活動時間:11月28日9:00-13:30(星期六) 活動地點:廣州市荔灣區中山七路陳家祠廣場(地鐵一號線陳家祠站D出口) 出診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州市正骨醫院等醫院一線臨床專家。
  • 我想誇誇這位37歲的社區中醫師 連續4個月上門為我偏癱母親看診
    掃一掃下載「快抱」App昨天是第3個中國醫師節,讀者王女士給快報85100000熱線打電話:前段時間我本想給社區醫生過生日,但他出門看診婉拒了我,所以想打電話來報社向你們誇誇他。 「我是浙江大學醫學院的問診課老師,認識的醫生其實並不少,但陳醫生真的讓我很感動很佩服。」
  • 歷屆名醫「天團」 25日用戶節為你義診
    去年11月舉行的成都商報首屆全媒體用戶節,在義診現場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病科的名醫周學東正在為患者看牙 成都商報資料圖  今日福利:名醫義診  11月25日,成都商報全媒體用戶節,2017年度「十強金口碑好醫生」將聯手本屆「十強新銳青年醫生」,以及部分歷屆「十強金口碑好醫生」、知名專家,舉行大型義診,每位義診醫生提供50個預約義診號。
  • 「紮根」南京的臺灣中醫師李哲宇:堅守對傳統中醫的信仰,做一名...
    但在南京,有這樣一位來自臺灣的年輕中醫師,一邊執著堅守著對傳統中醫的信仰、用精湛的醫術解除病人的痛苦,一邊用一顆醫者仁心贏得了人們的交口稱讚。他的名字叫李哲宇,也是病患口中那位「暖心」的臺灣中醫師。
  • 【出診公告】2020年上醫名中醫診療中心專家出診排班 9月30日—10月8日
    特色擅長:以特色中藥方劑為主,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內科消化系統疾病及其他常見病疑難雜症等。擅長治療:食道炎、胃炎、潰瘍病、結腸炎等,以及失眠、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其他疑難雜症,臨床經驗豐富。出診時間:周二、周四(全天)
  • 連續四周、6000餘個免費專家號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周日大型義診來啦
    連續四周、6000餘個免費專家號!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周日大型義診來啦。11月22日起,浙江省立同德醫院黨委書記柴可群教授、院長胡智明教授將領銜50多個學科,100餘名專家,在接下來的四周,送出周日專家門診6000餘個義診號。
  • 老中醫自編口訣出醫書 中藥治病專攻疑難雜症
    「他對病人態度特別好,十分和藹可親,而且耐心有加。」手術後,張軍軍還特別細心地讓楊先生家人多注意他的養傷情況,定期觀察,有問題及時反饋。「每天他都抽時間過來問問我的情況。」楊先生說,張軍軍叮囑他剛做完手術,無論走路還是說話,都需要把頭低下,並且堅持一周。「我知道這是關心我。」一周後,楊先生慢慢睜開了眼睛。「剛開始看東西有點模糊,之後視力逐漸恢復得和以前一樣了。」
  • 濱醫義診下沉基層「常態化」 送醫送藥把脈百姓「健康門」
    因為前來問診的村民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受限、語言溝通不暢,每位志願者都提高音量,耐心認真地去記錄每一位患者的信息,2019級麻醉4班崔海陽說,「我們跟著老師出來做活動有更強的感受,他們太不容易了,我們希望能踐行醫學生的使命,以『仁心』,倚『妙術』,一心一意義診惠民,以老師們為榜樣,今天第一次如此靠近成為一名醫生的夢想,有些激動又有些緊張。
  • 「寇俊明名醫工作室」聯手華西大咖公益義診首...
    12月5日,南充市順慶區"寇俊明名醫工作室"陽光天使康乃馨守護計劃公益義診如約而至。經過為期一周微信公眾號預約和電話預約,上午8時,南充市第四人民醫院門診大廳早已人頭攢動。本次公益活動邀請到四川大學華西附二院生殖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徐克惠、順慶區"寇俊明名醫工作室"領銜人寇俊明、沈靜、楊希、侯雲虹5位專家到現場義診。因為專家的到來,網上預約和聞訊趕來的女性患者絡繹不絕,大家都自覺地排著長隊候診。專家團隊仔細地為病人們做檢查、開處方,耐心回答患者各類病症諮詢。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就「小兒嘔吐」這一兒童常見疾病,經禪和技術副總監、小兒推拿專家莊愛軍解析說:「小朋友嘔吐有可能是受涼後『脾胃虛寒』,運化不行,食物上逆;還有可能是『食飢型』,小孩不好好吃飯可能是脾胃功能弱化導致的,而家長卻急了——不好好吃飯怎麼行?一頓硬塞填壓式餵飽後,反倒人為地對脾胃功能造成二次傷害。再有就是『胃淺型』,還沒怎麼吃食物就容易往上泛。」嘔吐可以打針、掛水、吃藥,也能解決問題。
  • 懷化中山醫院社區義診送健康 真情服務暖人心
    近日,懷化中山醫院「精準扶貧」公益義診專家組走進石門敬老院,為敬老院的老人們,舉辦了一場「免費義診送健康,貼心服務暖人心」的健康義診活動。當天懷化中山醫院的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們,為敬老院的老人們帶去溫暖和健康人,受到了市民的一致點讚。
  • 這些專家將在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臨床醫院義診
    現有4個門診,1個療區,病房床位50餘張,病房內設有1個搶救室,配備心電血氧呼吸監護儀、呼吸機等儀器設備,可開展急症、危重症的診療服務。並有超聲霧化儀、震動排痰儀、兒童注意力檢測儀、溫熱電灸綜合治療儀等先進的醫療設備,可以充分滿足臨床診療需要。科室現有醫生15人,護士25人。其中副教授1人,主治醫師8人,醫師6人,醫生全部為碩士以上學歷。
  • 快報邀請50位讀者一起開動腦子夢中夢中夢中夢是個什麼夢
    Dom Cobb是一個經驗老到的竊賊,他在人們精神最脆弱的時候潛入其夢中,竊取潛意識中有價值的信息和秘密。因為這一罕見技能,Dom Cobb成為一名國際逃犯,他如果想要贖罪,必須接下一個任務——在別人的夢境中植入新的夢境……  《盜夢空間》上映後,觀眾從影院裡走出來,臉上都帶著不可思議的表情。似乎他們的腦子裡剛剛發生了一場大爆炸,餘波未了。  有人看完覺得很爽。
  • 張伯禮與美國中醫師交流新冠肺炎防治:這些經驗和報告已翻成英文
    張伯禮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在周三晚上舉行的中美中醫師網絡交流會上,中央指導組專家張伯禮院士一行和美國中醫師們,就中醫治療新冠進行了交流。張院士介紹,中國抗擊疫情有四個特點:一個是「四早」,即早預防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其中隔離點中的病人普遍服用了中藥湯劑,遏制了疾病的蔓延。二是建立方艙醫院,應收盡收和應治盡治。三是實施有中國特色治療,91%以上患者接受中醫治療。四是推出了中藥「三藥三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他回答斯佩特納格爾博士乾濕度的問題說,中醫治病要綜合天時、地利和患者情況。
  • 愛心義診 | 第十季千裡送醫到遵義,「有愛童行」醫務青年志願者...
    「千裡送醫到遵義」是在上海市兒童健康基金會等社會各方的支持下,由上海市兒童醫院與遵義市婦幼保健院於2011年共同發起的一項旨在救助遵義地區貧困家庭先天性疾病患兒的大型醫療慈善公益活動,至2019年為止已連續舉辦九季,先後為120餘名貧困患兒完成愛心手術,並與遵義市婦幼保健院密切建立了全方位的醫療共建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