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篇雞湯文,也不是一篇夜郎自大的爽文。而是說,我們在這個平庸的世界裡沉浸太久,也就習慣了這種平庸。就算內心有一點不一樣的想法,也不敢亮出來。於是大家都在醬缸裡慢慢變老。
可是,只要你說出來,然後做出來,就可能真的與眾不同。
最近有部熱映的電影,都快被吹爆了。那就是劉德華主演的《拆彈專家2》。目前在豆瓣電影上得到了8分。好多人宣稱這是港片的復興。
這些年的港片是有多爛?這樣一部電影就可以讓它復興?
當然,這些年的港片確實爛的很多。而且實話說,《拆彈專家2》比第一部要好看得多,但也沒有好到被吹爆的地步吧。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有亮點確實值得一說。
最大的亮點是什麼?那就是它略顯生硬和刻意的故事,有著好幾個反轉,因此充滿了懸念和「原來是這樣」。
劉德華飾演的拆彈專家潘乘風,在一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被彈掉了一條腿。為了重返崗位,他各種練,自認為遠遠超過警隊對身體素質的要求。但是按照規定,作為一名負傷嚴重殘疾的警員,他顯然已經不適合在危險崗位上繼續了。於是上面安排他做文職人員。
然後在一次大的爆炸案中,潘乘風暈倒在現場,被疑為爆炸案的製造者。潘乘風受傷失憶,只好逃亡。過程中,卻被前女友龐玲(警隊指揮官之一,倪妮飾)告知,他是警隊的臥底。
哦?他是臥底?原來當年因為不能復職,盛怒之下的潘乘風辭職開了家修車店,後來龐玲讓他去做臥底。
但是,潘乘風回到恐怖組織「復生會」,卻發現自己可能不是臥底,而是恐怖組織的核心成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好像不能再說下去了,再說就劇透了。總之,這個潘乘風的身份,連續變換了好幾次。確實讓人觀影過程中,有連續的「哦,原來是這樣」的感覺。
但是話又說回來,這幾個反轉是比較生硬和刻意的。作為一名警隊人員,潘乘風自然了解相關規定,因為按慣例調整到文職,於是走上仇視社會的道路這個套路,看上去是對人性幽微的揭露,但實在有些牽強。尤其是到最後,當他看到警方被恐怖分子打死的時候,竟幡然醒悟了。我去啊,做了那麼幾年恐怖分子,製造了那麼大的爆炸案,沒有一點堅定的信念,是如何做到的?這麼容易就搖擺了,而且徹底變成了一個好人?
還有跟潘乘風一起長大那個「復生會」的老大,是不是太兒戲了?
還有一個亮點是什麼呢?就是一上來,就用核彈把香港國際機場給炸了。然後告訴你是一個可能性,幸好被阻止了。後來吧,就是街頭追車啊,很有塑料感的炸橋特效大場面啊……說實話,很粗糙的一部電影。
我承認,比上一部好,比近幾年的港片也要好。但是,這真的可以吹爆嘛?在一個平庸成習慣的世界裡,成功確實比較容易了。
我不是說《拆彈專家2》不值得一看。相反,在這幾年平庸的港片中,它確實屬於中上水平。而且港味很濃。
而且,比《神奇女俠1984》還要有意思一點。雖然故事都比較套路,但《拆彈專家2》比《神奇女俠1984》要好太多。如果還要比較,相比《緊急救援》簡直強了10倍不止。同樣的香港導演,邱禮濤和林超賢走的道路完全不同。我還是比較期待邱禮濤。
對了,快要滿60的劉德華,還是那麼帥,一點油膩感都沒有,跟年輕貌美的倪妮居然那麼搭。
呃,所以說,如果你有什麼覺得好的點子,哪怕覺得一般,也要勇敢亮出來做出來啊,說不定就成功,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