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龍石微事」免費訂閱。每天更新龍興,石船,魚嘴,復盛,統景,五寶大事小事
自1945年建校以來,渝北區育仁中學依託龍興古鎮文脈,涵養以「仁愛」為主體的生態德育體系,逐漸成長為特色鮮明、育人有道的品牌強校。
如何促進素質教育轉軌?怎樣才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求的複合型人才?面對時代叩問,育仁中學提出以「仁愛」為破題思路。對此,校長許開忠表示,「『仁愛』是創建和諧校園的需要,也是當代社會對教育回歸的呼喚。」
育仁中學的仁愛教育,既是環境文化、理念文化、行為文化、課程文化多劍合璧的系統工程,也是浸潤日常點滴的細節之路。
櫛風沐雨數十載,學校的起點就頗為不凡。帶著「作育懷仁之英才」的熱望,愛國將領馮玉祥創辦育仁中學,出任董事長並為學校命名。
隔著75年漫漫時光,信步校園,除了鳥語花香、入目皆綠的景致,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栩栩如生的將軍銅像、文化櫥窗及亭臺樓閣,還有立足特色發展的的將軍路、將軍班和將軍廣場、馮玉祥詩書畫院等,五感所及皆是「仁者樂山、裡仁為美」的環境文化。
不僅如此,學校還確立了「育仁育心,日新月異」的理念文化,在傳承歷史的同時,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遙相呼應。將仁愛根植於心底,讓拼搏推動徵程,如今的育仁中學,以「啟迪心智、愛潤未來」的教風潤物無聲,以「思行交融、愛潤無聲」的學風奮發向上。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貢獻。
育仁中學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不辜負黨和國家對教師的殷切期望。
先做「四有」好老師,而後為學生引路——這是育仁中學構建仁愛教育系統工程的前提。在育仁,有和學生同吃同住的生活導師何鳳、王飛、黃亮,有被學生稱為「成功夢想導師」的樊萬福,還有關愛留守學生的楊雲峰……正是這些可愛的老師,踐行「克己復禮,以友輔仁」的行為文化,才讓「仁愛」之風貫穿了教育全程。
以「仁」的意蘊為切入點和基石,助力仁愛品格素養教育形成體系。課程引領也成為棋盤中的「關鍵一子」。育仁中學聚焦素養,學科課程滲透、校本課程深化、活動課程體驗、生本課程內化四箭齊發,鋪就仁愛教育的細節之路。
從學科課程部分中延伸出來的「隨機事件教育」很有意思,它主張「試圖教給學生的一切都是課程」,無論是來自家庭、學校還是社會的所有偶發事件,只要善於觀察,就能捕捉每一個教育契機,讓仁愛的花種落地生根。
再看育仁中學的活動課程,足可堪稱「點睛之筆」。學生是建構性學習者,只有通過反覆實踐和體驗,知識、智識及德行才能更好地內化於心。基於此,學校開展了大量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如「愛心長跑」、「愛心接力」、「尋找身邊的道德細節」等,打通仁愛教育在校外、鄰裡、個人成長等方面的縱深空間;還有「飲水思源」主題活動,通過徵文比賽、愛心家庭作業、演講比賽等手段,引導學生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老師的教育之恩、他人的幫助之恩、祖國的孕育之恩……
時時育人,處處育仁。化用一句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的名言,「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你看,點點溫暖涓滴成河,育仁中學的「愛心銀行」、「感恩信箱」蔚然成風;你瞧,師生在各級競賽中頻頻摘獎,高考的喜報年年登高;學校徵戰第九屆國際紐倫堡發明比賽、美國匹茲堡發明比賽連奪金獎,更先後獲得全國創新型學校、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重慶市育仁中學,以「仁愛」為源頭活水,灌溉滿園芬芳,讓「圍牆內的學校」也有四季春色如許。
▎網絡推廣丨活動策劃丨微信建設丨網站建設
▎小編微信號:lsws99
▎如發現有侵權內容,請聯繫後臺商議刪除
▎廣告合作聯繫lsws99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微事便民發布中心,免費發布招聘求職,尋人問事,二手買賣,房屋出租,房屋出售,求租房屋,生意轉讓等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