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影評】《猩球崛起2》
「沒有大場面照樣完爆今年所有科幻片」
上映時間:8月29日
豆瓣評分:7.8 時光網評分:8.2
毒Sir評分:★★★★
個人認為是今年目前為止最好的科幻電影(年底《星際穿越》有待觀察),凱撒則基本已成為影史上最具智慧也是最帥氣的猩猩了(看起來金剛還是差了一丟丟)。
雖然檔期比海外晚了一個多月,但至少引進了,對大陸影迷來講就是幸福的。《猩球黎明》在前作成功的基礎上,擴大故事版面,通過聚焦人類和猩猩兩方的個體代表,展現兩個種族,或稱兩個文明間的隔閡與衝突。
對於期待大場面的觀眾來說,可能會略顯失望,全片鮮見炫目華麗的特效和戰爭場面,完整的動作戲也少得可憐。影片只在中段有一場科巴帶領猩猩大軍騎馬殺向人類據點的大規模混戰,持續時間不長,人類便宣告投降。結尾則有一場凱撒與科巴的單挑戲,順帶戈登局長再搞個爆炸,談不上什麼美感,也沒有多花哨的煙火鞭炮。然而即便如此,也絲毫不影響故事的精彩。出色的情節設置,恰當的節奏,精準的劇情轉折點,令影片環環相扣,險象環生,同時又充滿濃厚的人文關懷。
《猩球黎明》不依靠奇觀來轟炸觀眾的眼球,它所呈現出的創作思想核心則是真正的「特效為劇情服務」。憑藉維塔全新的動作捕捉技術(明顯製作組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這上面了),以凱撒為首的猩猩群體成為目前為止大銀幕上最能體現人性的動物,因此,本片中的猩猩們反而比人類角色更像人,形象更生動,性格更豐滿,感情也更充沛。影片起幅後的一段時間內,沒有一句臺詞,純粹用鏡頭和猩猩們的演技來鋪陳世界觀,寥寥數鏡,便把猩猩部落的生活狀態體現得淋漓盡致。可以負責任的說,依靠電腦特技的完美展現,凱撒的扮演者安迪·瑟金斯展露出了全片最出色的演技。
「猩猩」比「人」更有演技
還記得第一部裡凱撒那聲印象深刻的「NO!」嗎?在《猩球黎明》中,大量的冷色、黑夜及暗影勾勒出了一個陰森、猙獰、蕭條破敗的末日景象。在「猿流感」肆虐過後,人類幾乎滅絕,文明一落千丈,因此影片用了大量俯視鏡頭,體現倖存者們的卑微和渺小。
當畫面對準猩猩們,尤其是凱撒的時候,仰拍成為最頻繁的手段,每時每刻都在提醒觀眾猩猩社會的崛起及繁榮。對凱撒的特寫毫不吝惜地仰視,彰顯其偉光正形象,以及牢固的領袖地位。當片中凱撒喊出第一句臺詞「GO!」時,通過表情、動作及語氣,立刻迸發出強大的氣場。
頻繁的仰拍凸顯凱撒的王者之風
如果說《猩球崛起》第一部的主題是覺醒,那麼《猩球黎明》則著重描繪交流所產生的信任。
在第一部中,我們全程目睹了小猩猩凱撒是如何開啟智慧,擁有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的過程,渴望覺醒,渴望自由是每個生命的天性,到了《猩球黎明》,影片通過新穎的角度拋出了第二個問題:當世界不復存在,我們應該如何生存?又該如何對待一個由變異物種所建立的萌芽文明?當兩個互不了解的種族見面之後,是有和平相處的可能,還是必須魚死網破?
殘酷的叢林法則,成為了這部電影的基石。
《猩球黎明》中的政治隱喻無處不在。由種族、社會、文明、甚至宗教間的衝突所構築的混亂歷史,均被濃縮在了人類與猩猩的互動之中。對「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思想赤裸裸的批判和諷刺,亦成為故事的精神內核。
信任,是全片的主旨句,這個詞也反覆出現於人類代表馬爾科姆和凱撒口中。通過細膩描繪困難的溝通過程,馬爾科姆和凱撒逐漸產生信任與友誼。然而,即便凱撒是領袖,兩個個體之間的感情也無法左右種族間的命運。
事實證明,短暫的和平是極其脆弱的,一點點的仇恨,加上適當的挑撥,便令所有友好寬容的交流瞬間化為烏有。人類與猩猩間的猜疑鏈不是一兩句話可以消除,而矛盾永遠都是易燃品。陰謀、火藥和鮮血把本可能實現的和平徹底扼殺,令地球墮入殘酷的戰爭深淵。凱撒與馬爾科姆終究無法阻止歷史潮流,最終只迎來了個體圓滿,世界悲劇的遺憾結局。雖然片名帶有「黎明」,故事基調和未來走向卻是相當陰暗的。
當凱撒回到第一部中的家,打開落滿灰塵的DV,播放當年付蘭蘭教幼小的自己認圖認字的影像時,那噙滿淚水的眼睛,以及回憶湧現而露出微笑的神態,非常令人動容。不難看出,凱撒對人類的愛是出自於自己獨有的道德準則,正因為有他的領導,猩猩社會並非顯得野蠻。「猿類不殺猿類」,則是其信條的最好體現。
「猿類不殺猿類」
《猩球黎明》的承上啟下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說在系列電影中是最好的第二部之一,完全可以媲美《魔戒2:雙塔奇兵》以及《回到未來2》這些經典作品。它不像近些年的一些青春、科幻、魔幻題材的影視作品,並沒有因為前作好的開始而造成負擔,也沒有因為要給未來的故事鋪墊而產生極強的割裂感。
本片整體文戲精彩,節奏流暢,張弛有度,一氣呵成,譜寫了一首悽涼的末日詩歌。如上所述,凱撒看錄像的橋段,是對第一部中過往經歷的緬懷,而結尾逐漸推進,令人印象深刻的雙眼特寫,則預示著今後戰爭的全面爆發。最後,畫面配合著緊張、莊重的音樂,定格於凱撒的眼神,那是一雙充滿遺憾、悲傷、無奈的眼睛,同時又因為為了種族的生存而不得不迎戰人類,露出些許擔憂和疲憊,這個結束畫面又與影片開頭,凱撒指揮打獵時堅毅的眼神特寫遙相呼應,真可謂是年度最佳結尾之一。
導演馬特·裡夫斯賦予了每個角色各自的靈魂,塑造得有血有肉。科巴對人類懷有的極度仇恨,甚至不惜裝瘋賣傻以便挑起戰爭;毛裡斯睿智深沉,緊要關頭提醒人類逃跑;凱撒兒子永遠維持一副即將哭泣的面容,在徘徊間逐漸成長;戈登局長為了保護人類領地,毫不妥協,甚至顯得有些殘忍,卻在看家人照片時顯露出極度的痛苦悲傷;甚至是功能性角色卡弗的懦弱和盲目,都被表現的非常到位。
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戲碼,因此整部戲便能全方位出彩,觀眾也就能順理成章地被劇情充分調動起情緒。像這種不靠視覺轟炸,不賣弄奇觀,踏踏實實講故事的類型片,如今在哪裡都已經很少見了。這部電影拒絕了那些想去單純體驗刺激和熱鬧的觀眾,而是用出色的文戲處理讓人們達到精神上的快感,通過故事引起一些深刻的反思。
《猩球黎明》,需要我們沉下心來體會。
《猩球崛起:黎明之戰》金逸影城火爆熱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