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芒果臺我是歌手,當古巨基介紹作詞家許常德寫了1000多首歌詞,臺下的胡彥斌說要經歷多少事情才能寫出這麼多詞來。此言雖有娛樂成分,但我很認同。人的高度都是經歷的積累。今天周日,我們不妨一起賞析一位千年前大家的經歷與作品。此人名叫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的《江城子》一開頭,就讓人潸然淚下,每每讀到,都想跳過去,不忍讀完。這首千古第一悼亡詞對象不是別人,正是蘇軾第一任妻子王弗,她十六歲就嫁給蘇軾,年輕貌美,溫柔賢惠,那年蘇軾十九歲,夫妻恩愛情深。
王弗二十七歲時因病離世,那年蘇軾三十歲,寫這首悼亡詞是十年後,那時蘇軾其實已經再娶妻生子,還有妾侍。之所以把人物及時間順序說清楚,並非質疑蘇軾對前妻的真摯感情,而是希望能從人之常情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這種感情。
弗洛伊德告訴我們,夢是潛意識的表現。第一種情況,現實的困頓可能轉化為夢中對曾經美好的懷念。王弗逝世後的十年間,蘇軾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政治上受壓制,頻招貶謫,四處流轉。寫這首《江城子》時,蘇軾輾轉到密州,遭逢兇年,忙於處理政務,生活上困苦到食杞菊維持的地步。
第二種情況反過來解釋,夢中遇到的人,恰恰說明在現實生活中已經被淡忘。新的妻妾子女已經填滿了生活,或許已經很久都沒有想起曾經的溫存。沒有想起並不代表忘卻,十年忌辰,正是觸動人心的日子,往事驀然來到心間,久蓄心懷的情感潛流,忽如閘門大開,奔騰澎湃而不可遏止。
在王弗離世三年後,蘇軾娶了前妻的堂妹王閏之,那年蘇軾三十三歲,王閏之二十一歲。王閏之陪伴蘇軾度過了人生重要的二十五年,在這二十五年裡,蘇軾經歷烏臺詩案、黃州貶謫等多次宦海沉浮,他們相互攜手,不離不棄,並生兒育女。蘇軾五十八歲時,王閏之先他而去,讓他再一次肝腸痛斷,他為她寫祭文,說「唯有同穴」。蘇軾死後,蘇轍將其與王閏之合葬,實現了祭文中的願望。
然而無論是從相處的時間段和時間長度上看,還是從心靈的相互吸引和契合程度上看,蘇軾38歲時遇到的王朝雲才應該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雖然她從來都不是蘇軾的正妻,但她是蘇軾心靈的伴侶和最後的愛人。
與王朝雲的第一次相遇,蘇軾因批評王安石變法,第一次被貶到杭州任通判的第三年。一日與文友同遊西湖,招來歌舞助興,在數名舞女中,王朝雲以清麗淡雅的姿色、高超的舞技、靈動的眼神、嬌憨而又機智的談吐打動了蘇軾因世事變遷而有些暗淡的心,被蘇軾收為身旁攤紙磨墨的侍女。據說那天揮毫寫下了傳頌千古的描寫西湖佳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就寄寓了蘇軾初遇王朝雲時的心動感受,那一年王朝雲十二歲。
此後,有一段韻事,據說一日,蘇軾飯後拍著肚皮問左右侍婢內中所裝何物,一婢說是文章,一婢說是見識,蘇軾皆不以為然。獨有朝雲朗聲道:「學士一肚皮不合時宜。」蘇軾大笑曰:「知我者朝雲也!」 不知那時朝雲的身份是婢還是妾,我卻總願意想,就是打那之後,蘇軾才動了念頭將她收在房中,所為更多的也不是床笫之間的男歡女愛,而是因為他的心靈需要這朵解語花適時的陪伴。
在杭州三年後,蘇軾又官遷密州、徐州、湖州,顛沛不已,四十三歲時甚至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烏臺詩案」讓蘇軾坐了一百零三天牢房,並被一貶到底。被貶黃州是蘇軾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同時也是其文學藝術成就最為輝煌時期。《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均在這期間創作。
在被貶黃州之前,王朝雲正式成為了蘇軾的妾室,輾轉顛沛流離,王朝雲始終緊緊相隨,無怨無悔。在黃州時生活困頓,蘇軾詩中記述:「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蘇軾在逆境中的詩篇當然含有痛苦、憤懣、消沉的一面,但更多的詩則表現了對苦難的傲視和對痛苦的超越,以及曠達的人生態度。在這方面朝雲深得其味,她布衣荊釵,悉心為蘇軾調理生活起居,她用黃州廉價的肥豬肉,微火慢嫩,烘出香糯滑軟,肥而不膩的肉塊,作為蘇軾的佐餐妙品,這就是後來聞名遐邇的「東坡肉。」
四十八歲那年,二十二歲的王朝云為蘇軾生下一個兒子,蘇軾為他取名為遁。既寓有自己遠遁世外之意,又包含著對兒子的諸多美好祝願:「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第二年,蘇軾接到詔命,將他改為汝州團練副使,接到詔令後不敢怠慢,四月中旬便攜家啟程,途中,不到周歲的遁中暑夭亡。年邁羈旅失幼子,這讓蘇軾深深自責,極度悲痛,寫了許多哀毀詩句。其中「我淚猶可拭,日遠當日忘。母哭不可聞,欲與汝俱亡。故衣尚懸架,漲乳已流床」,正是蘇軾與朝雲相知相慰的告白。
一方面喪子之痛,一方面為了照顧照料肝腸寸裂的朝雲,蘇軾上書決意不去汝州,改留常州。此後神宗駕崩,哲宗繼位,廢除王安石新法,蘇軾得到皇帝的短暫賞識,政治上春風得意。但因批評舊黨腐敗行徑,又招陷害,先後外調任杭州、穎州、定州知州,並在五十九歲時,再次被貶至惠陽(今廣東惠州)。那時第二任妻子王閏之已歿,身邊姬妾紛紛散去,只有王朝雲萬裡追隨,始終如一。
對此蘇軾寫了一首《朝雲詩》,此詩有序云:「予家有數妾,四五年間相繼辭去,獨朝雲隨予南遷,因讀樂天詩,戲作此贈之。」
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絡秀不同老,天女維摩總解禪。
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扇舊因緣。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陽雲雨仙。
樂天是白居易,樊素是他最愛的姬妾,以唱《楊枝詞》聞名。白居易晚年多病時讓她離開了自己。伶玄是《趙飛燕外傳》作者,樊通德是伶玄之妾,是一生追隨相伴的典故。這實際是蘇軾的愛情宣言,在世人前表達自己對朝雲的感激和伉儷情深。官場的失意,成就了蘇軾的詩意人生,也成全了朝雲二十年的愛戀,使蘇軾發現了最後歲月的一份真情。這或許是朝雲一直希望的:我祈求榮華的消退,富貴的散場,紛擾歸於靜寂。因為,這樣你才能只看到我。
只是,讓我成為你眼中的唯一,需要多少滄桑和苦難啊!三年後王朝雲因染瘟疫逝於惠州。在此之後,蘇軾的人生履歷中就再沒有留下過任何女子的痕跡,侍妾朝雲成了他的愛情絕響。「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這是蘇軾無奈而深情的低語。
鄭奕曰:
《離婚律師》中姚晨所演的女律師說過這樣的話
沒有什麼是必須通過婚姻才能夠得到的
但兩個人之間最珍貴的感情
只有通過婚姻才有可能產生
這或許是對蘇軾故事的一種解讀
美編: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