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中國古代筮佔的經典之作,也是中國自然哲學的源泉之一。
其中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等學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為說。
素有「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之美譽,蘊含著深刻的自然法則與辯證思想,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周易》無論是在什麼時候對人們的影響都很大。孔子、老子同生於春秋末期,都有共同的愛好——尊崇《易經》。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孔子讀完《易經》後發出的感慨
我們人的一生的每一個年齡段都需要具有該有的態度和知識。特別是在如果你到了中年,領略了形形式式的人,經歷了高低起伏的命運,人生早就獲得沉澱。無法再像二十歲一樣懵懂無知,對人生全無規劃與預期。
中年人,本應該是不惑和知天命的年紀,做任何的事都應當保持理智和淡定。自個需要什麼,不想要什麼,都能心中有數。
拎得清的聰明的人,會懂得到哪些人應當要珍惜,哪一些場合要避開,讓自個活得通透明白,不會在中老年才來毀掉自個的一生。
《易經》揭示:「人到四十九,三地別久留」,不要留戀這3個地方,對你全無好處。
1、拼酒、勸酒的酒局
人到中老年,活了半輩子,想來經歷了許多非常值得回憶的難忘的事。特別是在當碰到相同遭遇的同年齡人,就很容易引起共鳴。
中老年人,許多都處在半退休狀態或以退休狀態,漸漸地減低了對事業的衝勁,更熱衷跟同年齡人的酒肉飯局裡。
有的時候,買了一瓶好酒,就想邀約談得來的酒肉朋友暢快喝一場。可是,這一些場合要適可而止,不能過於放縱,要不然受到傷害的人只能是你自個。
實際上,人到中老年,早應當要卸下面子和好勝心,懂得傾聽自個的聲音,不在意外部的看法,關注自個的身心健康,才是對自個最負責的行為。
2、賭局
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在一些農村地方,許多中老年人都喜歡集聚在大榕樹下集眾閒聊、賭博。打牌,下棋,相對於中老年人而言,這都是怡情的方式。但凡事不能過度,尤其在賭博上。
中老年人本應該是足夠成熟穩重的年紀,我們更需要認識到自個的價值,不能每天惦記著投機取巧的事。要明白,這世上從來沒有免費午餐,也沒人會真正完完全全靠賭局而變成富翁的,日子還需踏踏實實地過。
3、沉迷於花花世界
俗話說得好,路邊的野花不要採。這句話很真實,但有一些定力不夠的人就難以拒絕誘惑。
人到了中老年,有一定的財富積累,便開始有了異心。假如招架不住的人很容易遭受外面的誘惑,並沉迷於其中。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人到了中晚年,才切身感受到家的力量和溫暖。
中老年人,是一個拎得清,活得通透明白的年紀,什麼事應該做,哪些人要遠離,都能心裡有數,尤其不要迷戀酒局、賭局、情場這三個地方,這對你毫無好處。這個年紀的人,擁有足夠的沉澱和睿智,遠離這3個地方後,你會活得更好。
當然,以上只是我對《易經》粗淺的認知罷了!
周易中的智慧,真當一生修行
人們常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讀真經一部」,就是說的《周易》。
它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儒家、道家均深受其影響;它也是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這本包羅萬象的神書,其實把你可能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都回答了。
人的這一生就應該多讀讀《周易》,懂得了《周易》的這些道理,就會堅定信念。知道自己應該把握的基本原則,進而度過人生一道道關卡的考驗。
很多人都希望從《周易》中收穫智慧,卻苦於文言文難以閱讀。但是現在有了《圖解周易》,一切的閱讀和應用難題都迎刃而解了。
《圖解周易》詳細介紹了《周易》的起源、發展歷程與基礎知識。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周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使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把難懂的古文用白話告訴你,把深奧的原理一一圖解給你看,從起卦開始,保證沒有基礎的「小白」也能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哪怕是國學小白,擁有了《圖解易經》,每天花個二十分鐘讀上一卦,用不了多久也能將整本《易經》系統地了解一遍。
《易經》是傳統文化的綱要,是傳統文化的根。是我們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石。讀《易經》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