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ose
迷影咖啡(mymovie1895):一本正經做烘焙,胡說八道聊電影
近年來,印度電影猶如網紅爆款不斷席捲國內院線。去年的《摔跤吧,爸爸》勢如破竹,拿下13億票房成績,在2017年進口片總票房中僅次於速8和變5,但口碑質量要比前兩者好很多。今年上映的《神秘巨星》、《起跑線》也有不俗的成績。近期,一部印度史詩電影續作《巴霍巴利王2》也強勢登陸內地院線!
摔跤吧爸爸vs神秘巨星vs起跑線
《巴霍巴利王2:終結》與之前現實主義題材的印度片略有不同,它是印度電影另一大類型:史詩片的重磅之作。25億盧比的投資使這個系列成為印度影史上製作成本最高的電影,共分為上集和下集,兩部時長近6小時。從表面來看讓我們聯想到好萊塢偉大的傑作《指環王》,同樣是恢宏壯闊的史詩巨作,後者已載入影史經典。
那這部印度大片,究竟是個怎樣的存在呢?言歸正傳,回到電影本身。
巴霍巴利王(上下集)
電影《巴霍巴利王2:終結》講述了巴霍巴利加冕王位後在去民間微服私訪時遭遇兄長謀權篡位,最終巴霍巴利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影片中還展示了巴霍巴利在民間體驗時遇到的一段愛情,然而他的感情之路卻坎坷非常。
看似一個非常傳統老套的宮鬥復仇記,略加點愛情元素,放在印度電影裡卻有它獨特的趣味,因為歌舞場面與神話情節的結合讓電影頓時變得五彩斑斕。
以歌舞服務故事的模式,是印度電影的固有風格之一,運用得恰到好處則有很強的觀賞性,若處理得不著邊際則會引發不適,如果情節又是陳詞老套的話,則顯得更加冗長。
《巴霍巴利王2》的歌舞元素穿插布局,非常規準。既彌補了俗套劇情的不足,又不生硬唐突,而且歌曲內容也在推動情節的發展。
歌舞與情節之間,相互影響,歌詞也是精心設計,不斷隱喻巴霍巴利王就是神。
巴霍巴利遊歷王國碰見了心目中的女神提婆犀那公主並一見鍾情。與以往傳統印度女性形象不同,她武功精湛,劍術高超,影片中公主正在與匪徒瀟灑自如打鬥時鏡頭給了她眼睛的特寫,而此時巴霍巴利正在遠處一臉著迷的看著公主。
確認過眼神,遇上對的人,歡快的旋律馬上環繞於耳,之後情感擦出火花再出現一段歌舞歡愉,這種常見的梗在印度電影當中隨處可遇,這裡的切換運用還算妥帖自然。
從社會性別的角度看,對女性的描寫也用了不少筆墨。
首先是提婆犀那公主。她主張婚姻不應受外界約束,所以即使皇親國戚帶著金山銀山放在家門口來提親也被其拒絕,公主在婚姻的選擇上衝破了傳統價值觀念的束縛——她是個自由主義戀愛者。
其次是是帝國的最高統領浠佤伽米太后。她獨具一股狠勁的統治,象徵著最高的權力地位。雖然整部影片充斥著男性荷爾蒙,但在情節上加入一部分女性主義元素的確是難得可貴。
霸氣的浠佤伽米太后
而電影裡的神話屬性或許才是最令人喜出望外的。「開掛」的情節在電影中比比皆是,比如船艇飛天、人體攻城拋石器、人從萬劍中過竟毫髮未損等等逆天操作。不僅是超越性的主角光環,影片更沒有局限於「開掛」本身,而是大開腦洞,挖掘更加新奇的思路,讓觀眾意想不到:「哇,這都可以?!」。
可能在國內觀眾看來難以感同身受,但在印度人的眼裡這部片子卻是神作。
首先他們對「開掛」的元素就沒有特別敏感,這跟印度的宗教信仰息息相關。印度民眾崇拜神靈,而眾神往往有多種化身,拯救難民於水火之中。長此以往印度人們就形成了濃厚的偶像崇拜情節,把民族英雄定義為神的化身,而英雄必有過人之處的能力,所以當電影裡出現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局面時,他們打心底裡覺得,這就是作為」神「應該具備的能力。
《巴霍巴利王》系列怎麼看都是印度史詩片的上佳之作,俗套也俗得氣勢恢宏,奇葩也奇得絢麗多姿。宮廷盛宴加戰爭史詩,電影院食用,效果最佳!
本期話題討論:
你最喜歡的神話題材電影是哪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