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剛過,娛樂圈又雙叒有「料」了,以前的港星、TVB男神、電影古惑仔裡的浩南哥鄭伊健和其妻子蒙嘉慧近日被港媒曝出打算進軍地產界,並且不是歐美不是東南亞,而直接將目光投向了鄰國日本。
蒙嘉慧打算斥巨資在日本福岡開設房地產公司,主要經營當地的物業管理和移民服務。
我們可能錯過了2004年、2012年兩波國內房價的大幅躍遷,也可能錯過了2014年~2015年股票的「大牛市」,甚至也沒有抓住去年白酒市場的一波紅利。
但唯獨這一次,是一個「可以預見的未來」,如果2008年是上一個入場日本不動產的良機,那麼當今年這一良機再度浮現,我們又能否抓住呢?
鄭伊健和妻子蒙嘉慧視日本為「第二故鄉」
其實從2013年宣布結婚並在日本舉行婚禮,以及婚後的度假休閒就可以看出他們對日本的情有獨鍾:鄭伊健夫婦每年都會被狗仔隊拍到前往日本度假,甚至在街上騎單車的照片。
而且在這幾年,雙方待在日本的時間比待在香港的時間還要長。日本甚至都成了他們的「第二故鄉」,而香港卻是二者的「辦公室」,只在有需要拍攝工作的時候才會返回香港。
此次在福岡進行的不動產投資,無疑就是看好今後的日本房地產。
對日本情有獨鐘的,還有程式設計師
去年底,年僅28歲的程式設計師郭宇宣布從網際網路的頭部公司字節跳動「退休」。28歲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還只是人生以及財富剛起步的階段,但對於郭宇而言,卻已經可以「擁抱山間清泉與峽谷的風,去感受春夏秋冬」。
郭宇對日本的態度和情結早在任職字節跳動就已初顯,由於實行的是雙周末制,因此郭宇在上班之餘的每個周末都會飛往日本,在那裡享受溫泉。
他自己也在工作的經歷中坦言曾住過150多個日本的溫泉鄉,而旅居日本成為他最終的夢想,他也在自己28歲那年實現了這個夢想,並且現在在當地經營著一家溫泉旅行社。
2020年的第三季度,大量實力雄厚的外資財團「扎堆」湧入日本不動產市場。示意著外商的投資重心將在未來轉移至日本,對日本市場的關注度正在提高,眾所周知的巴菲特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9月,香港PAG集團(太盟投資集團)決定在未來4年內將向日本不動產最多投入約8000億日元,高調入場。
去年10月,加拿大房地產投資平臺Bentall Green Oak(BGO)也已經開始向歐美養老基金等進行募資,設立了以亞洲為投資對象的新基金,並且投入的資金總額預計達到25億美元。
其中8成投向日本市場,再加上給予的投資貸款,保守估計將向日本投資約100億美元(約合1萬億日元)。
在這個股市波動、各類經濟市場浮沉的時代,何種屬性的投資能真正博得投資者的青睞?
毫無疑問,那就是「穩」
「穩」的意義在於,在市場持續走高時能獲得最大利益,而在市場持續走低時,也依然能夠找到一個「避風港」,即在前景不確定的時期也可以使得自己的資產能有不錯的收益——日元以及日元資產就是這樣一個市場,這也是許多人會選擇在此時置業日本的原因之一。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國內的房地產行業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不穩定、隨機性的市場。通過短時間內的房價上漲賺取來自市場的浮動利益,看中的也只是某一地區、某一房源未來1、2年的潛力。
但是日本不動產市場能成為投資者眼中「避風港」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它的投資潛力可以延續到未來的10年甚至更多。尤其近幾年來,在日本主要的幾個大都市中心區域,房價、地價一直都在持續不斷地上漲。
截止至去年全年的地價排名前10中,
有9個地區漲幅持續攀升
自從泡沫經濟以後,日本房價始終處在一個低迷的時代。但是經歷過十多年的經濟發展後,日本的房地產明顯已經「觸底反彈」。
而且日本房地產投資相較於資本市場的投資,它的優勢在於不依賴、或者極少依賴投機性的增長策略和整體經濟趨勢。
我們可以理解為,投資日本的房地產市場「相對獨立」。這種獨立主要是因為日本房地產的主要收益來源是穩定的租金,並非房價和地價的猛漲(儘管近幾年日本房價和地價確實也在接連攀升,但未到猛漲的態勢)。
與此同時,收取的租金為日幣,這就引出了日本房地產「穩」的第二個優勢:日幣的避險屬性。
日元是公認的避免全球經濟動蕩的「避風港」——基本不受國際貨幣波動的影響。
日元有著穩定的幣值以及較低的通脹水平,且憑藉本國內的經濟規模、結構和韌性,使得日元隔絕外部衝擊的能力很大。
日本央行為了刺激本國的經濟,不斷降低利率,使得日本的國內貨幣政策長期處於在零利率上下徘徊的環境。這也使得日元因降息而突然下跌的可能性非常小,更是日元成為目前避險貨幣的主要原因。
在過去的近10年中,像東京、橫濱、川崎、千葉等城市價值增長迅速。超級發達的交通設施、現代化的商業樓宇一應俱全,完全滿足了在這裡生活的所有日本人(這也是為什麼東京都市圈中能聚集日本整體約30%的人口)。
與此同時,每年赴日的旅遊人口都在呈指數穩定增長,從2011年的620萬遊客增加到2018年的3100萬。
這無疑給酒店、賓館、民宿以及短租公寓等日本房屋租賃行業帶來了巨大壓力以及動力,當然同時也推動完善了日本在房屋租賃中的法律規範,這些都是利好的現象。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過去一年的疫情期間,日本的旅遊業受到了嚴峻的考驗。訪日的中國遊客數量驟減,但像新冠病毒這種國際性突發事件,一來不可避免,二來這僅僅只是暫時的現象,我們不可能一直被新冠籠罩。
當疫情陰霾散去,因旅遊業聞名的日本必然也會因為大量的流動人口復甦而使自己的經濟迅速恢復。
新冠疫情之前,那些位於「市中心」且「離車站近」的公寓的資產價值有非常高的評價。自2013年開始,日本經濟逐漸緩走高,市中心、城南、海灣地區的公寓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
同時有意思的是,新冠疫情使日本人對住宅的需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一變化足以令我們的投資策略發生改變。
例如一戶建類型的住宅在去年年底開始暢銷起來,這主要是因為遠程辦公的流行,小戶型的房屋弊端就會凸顯出來:沒有安靜的辦公環境、和客戶打電話或者電話會議會妨礙到其他的家庭成員等等。
與之相對,遠離市中心的一戶建優勢變得明顯:房間數量多了也寬敞了,除了臥室以外,還可以有獨立的屋子用作辦公。這樣既能有一個獨立的辦公環境,也能迅速在「上班」和「顧家」這兩者之間進行切換,非常適應現在的工作生活。
根據2020年第三季度的一戶建銷售數據顯示,無論是新建還是二手的一戶建,銷量同比前一年都要上漲不少。
因此如果遠程辦公這一習慣在新冠被消滅後被保留,那麼一戶建的需求可能在未來的3-5年內呈現穩定且逐漸火熱的程度。
並且在各大機構統計的樣本數據來看,目前最受租客青睞的物件有這麼幾類:第一類是租金較為便宜的、地處中心邊緣的一戶建以及大戶型的公寓。此類房屋能滿足在疫情下的工作和生活「雙軌」生活。
第二類是在考慮到疫情結束後,部分公司恢復通勤式上班,所以依舊想要租在「距離公司近」或者「距離電車站近」的中心區域。不過對於房屋面積考慮的佔比要相較以往高了不少,特別是2LDK以上戶型的公寓,也開始火熱起來。
因此雖然目前上班族們對居住在市中心的需求從「極度渴望」變為「暫時觀望」,但今後的日本房地產發展中依舊不會出現市中心房價、地價暴跌的情況發生。
一方面,日本本土沒有炒房這一概念,日本人對於房子的需求主要還是用來居住,海外投資者無論是參與購買還是租賃,對日本房產市場的影響也只是微波粼粼,不會出現驚濤駭浪。
另一方面,近年來海外投資者越來越青睞日本房產市場,大多都是看中日本房產在租金方面的長期穩定收益,以及日元資產的保值特性,而非大起大落的短期投機效益。
想要獲取第一手的
日本房產市場趨勢
和內部「絕密」行業分析?
原價199,限時優惠價只要19.9
(每月更新,永久享有)
最新數據揭示日本房市現狀
助您洞察日本房產投資機遇
參考資料:
[1].網易號:鄭伊健夫婦加快定居日本步伐!蒙嘉慧在日本開公司,解決移民問題
[2].又一明星進軍日本房地產,日本究竟有何魅力
[3].日本土地價格網數據
[4].Japan’s Real Estate Property Market – a Safe Place to Ride Out the Storm
[5].才28歲就財務自由,字節跳動程式設計師郭宇到底什麼來頭?
[6].コロナ後の不動産 オフィス、戸建て、タワマン需要は「一皮むけ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