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無水不秀,在山水畫中,山為骨架,水為血脈。有山有水則有靈氣。山有水則生,自然之中有江河湖海、溪澗、泉瀑,大都為平淌旋流,只有泉瀑於山巖間懸掛、奔瀉,各得其形、有其勢,故而表現山水之中技法不同。
仁美名師白崇然先生教你
《水的畫法之留白單線法》
網巾紋、波浪紋、垂頭紋、仰頭紋此四法宜用於湖泊、池塘,平靜水面微有波紋,皆以短線曲折連綿而成。
「網巾紋、波浪紋、垂頭紋、仰頭紋」畫法
洞庭細浪,秋水回波,雲生滄海,細浪漂漂,寒塘清淺,此五種水紋乃南宋馬遠水圖中之技法。
南宋馬遠水圖中之技法
雲舒浪卷,黃河逆流,馬遠水圖中之精品,寫江河疊浪、雲卷、潮湧之勢,用筆中鋒,粗線,勾出水之奔騰湧動,加之渲染虛實,浪花造構之美,使人嘆謂。
「雲舒浪卷」「黃河逆流」畫法
網巾紋水法,適於湖泊、池塘,微有漣漪,以中鋒淡勾出曲線,連貫、圓潤,不可滯澀,其線可以長短迴旋於曲欄、岸邊、石亭,上下線要陰陽相合,不可並列,呈網眼形方好。間以蘆荻,岸邊如有垂柳、叢林掩映,意境佳矣。
網巾紋水法
仰頭點浪法,春冶微風細浪或煙雨池波,以魚鱗片畫法,如小括號仰頭,用筆虛入虛收,筆筆相連,雖為短線,要有連續性,由左至右,可平行亦可錯落,行筆活潑不拘,生動有趣乃佳。
仰頭點浪法
仰頭點水法,在畫面上要注意不能連篇畫滿,橫向必有光影,光影要空白有間距,大小面積錯行、轉折,看似水平面也要把水面畫出流動態勢,虛實飄渺,遠處畫法尤其重要,須慎細觀察方知其奧妙,如能看到水中之光影折射,才能悟出勾水之法源於生活。
仰頭點水法
垂頭點法之水,短弧線下扣,與仰頭點相反,中鋒淡墨,筆筆相連,陰陽相合,如魚鱗排列,由近到遠,漸遠,漸淡,漸虛著淡青色,在網紋線上留出折光部,近深遠淡。還可以先用淡青加淡墨掃出應畫水之部位,做到胸中有數,待幹後再勾出水紋,著色法亦適用於仰頭點與網巾紋之水法。
垂頭點水法
湖岸微波,如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大湖水面,微風起後捲起波浪,雖不太大亦有起伏,岸石有致,樹木輕搖,水法中鋒勾起波紋,層層相疊。近處略高,漸遠愈平緩,也要留出空白,有轉折迴旋之勢,用淡墨青渲染浪底,使浪頭突顯,不可平均,有節奏方可。
『仁美名師』白崇然教授
白崇然,回族。1952年生於北京。中國花鳥畫研修院仁美大學堂教授。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生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供職於北京大學,兼《中國書畫收藏》雜誌學術部主任、北京大學資源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徐悲鴻畫院院士、中國王羲之藝術研究院榮譽院長。